何文明
最近,黑龍江省教育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必須依法保障實習學生基本權利,任何單位或部門不得干預學校正常安排實習,不得強制安排學生到指定單位實習,嚴禁組織未滿16 周歲學生參加頂崗實習,嚴禁借學生實習與實習單位、勞務中介機構進行利益輸送,收取勞務費、中介費。(《中國教育報》,2019-06-24)
黑龍江省教育廳發布的這一通知對規范學生實習、保障學生權益以及規范學校辦學行為、樹立職業教育良好社會形象具有重要意義,也體現了黑龍江省教育廳的擔當與責任。
實習本是職業院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2019 年教育部新頒布的《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強調,要“加強實踐性教學,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占總學時數50%以上”。這其中的“實踐性教學”就包括認識實習、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早在2016 年教育部等五部門頒布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就對職業院校學生實習作了明確要求,比如“實習崗位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與學生所學專業對口或相近”,“頂崗實習一般為6 個月”,“不得安排一年級在校學生頂崗實習”。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必須以育人為目標,必須學以致用,即與所學專業對口或相近。顯然,職業院校的實習與社會上的就業、打工有著明顯的區別。
然而,總有一些學校漠視《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把學生實習當作賺錢的工具,打著“校企合作”“實踐性教學”和“頂崗實習”的旗號,將實習這根專業教學“延長線”畫彎畫斜,甚至畫反。比如,據2019 年5 月24 日《工人日報》報道,海南某民辦職校以“認識實習”的名義,將一年級郵輪乘務、計算機專業學生送到廣東佛山一家光學器材公司,讓學生每天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在流水線上干著與所學專業毫無關聯的鏡片加工質檢工作。認識實習是學生到實習單位參觀、觀摩和體驗,目的是幫助學生在專業學習前期對實習單位和相關崗位形成初步認識,實習時間一般為一周左右。顯然,這所學校所謂的“認識實習”完全背離了“認識實習”的本義和要求。這樣的“實習”甚至連頂崗實習也算不上:一是不允許一年級學生頂崗實習,二是實習崗位與學生所學專業完全沒有關聯。后據當地教育部門及警方調查,該所學校還安排了未滿16 周歲的學生“實習”,涉嫌偽造臨時身份證和違反國務院《禁止使用童工規定》。可見,現階段加強實習監管、維護正常教學秩序、規范辦學行為,絲毫也不能松懈。
一要加強實習政策宣傳,做到人人皆知。總體來說,這幾年隨著《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頒布和《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 年)》等系列專項整治行動的實施,職業院校的實習工作越來越規范,但是違反實習規定的行為并沒有根絕。根據近幾年出現的問題,我們發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家長和社會不了解職業院校實習政策,因此,建議各級學校主管部門在加強職業教育重要意義宣傳的同時,通過多種途徑對實習政策與實習要求進行宣傳,讓學生和家長提高自我認知水平,避免上當受騙。
二要嚴把專業準入關,防止不合格專業招生。雖然現在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實行備案制,但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依然要履行嚴格審核專業設置條件的職責,對達不到設置標準的專業不予備案,對已招生專業要進行指導、檢查和監督。如果發現專業辦學條件不達標、教學管理混亂、教學質量低下、就業率過低的,應該責令學校限期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要暫停該專業招生。目前之所以時不時出現學生實習亂象,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一些學校師資數量不足、實訓工位不夠,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需要,因而無法開齊、開足、開好必修課程,只好以校企合作、實踐性教學和頂崗實習之名,提前將學生送到企業“實習”。因為學生在學校根本沒有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無法到專業對口的、有一定技術技能含量的崗位實習,只好被送到流水線或不需要任何學習就可以上崗的崗位上。這樣的“打工”為學校節約了教學、管理成本不說,學校還可向企業收取一筆可觀的人頭費,向學生收取一筆不少的學雜費。如果規范專業設置與管理,按辦學條件控制招生規模,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實習亂象。
三要落實實習考核鑒定,保證實習質量。實習有名無實的另一個原因是學校對學生的實習未認真進行考核鑒定,使學生對實習專業對不對口、有沒有收獲無所謂。基于此,首先學校要加強實習過程管理。學校要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詳細的專業實習計劃,將實習內容與專業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要安排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實習全程指導,督促學生完成實習日志。實習結束時,要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和專業技能等實習情況進行考核鑒定,將學生實習成績納入學業成績,作為學生畢業的重要依據。其次,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教學過程管理。要通過教學視導等形式,隨機深入課堂,檢查人才培養方案執行與落實情況。通過查看課堂有無學生上課,可以及時發現和阻止學校未經批準將學生送出“實習”的行為,避免每次都是在學生或家長舉報、媒體曝光后主管部門才被動應戰。要對學生實習檔案資料進行專項抽查,看學生實習協議、實習計劃、實習報告、實習考核結果、實習日志、實習檢查記錄、實習總結等材料是否齊全,是否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一致,確保學生實習各個環節落到實處,從而實現規范實習、保證質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