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珂
(阿壩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四川 阿壩 623002)
隨著經濟形勢的變革,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社會就業需求之間存在著一定矛盾,“同質化”成為現代教育的困境。一方面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就業質量不高,另一方面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生產和服務急需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與社會產業的升級,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蛾P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在2015年由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出臺,在《意見》中,著重指出國家對高校教育發展的新要求和新的指導思想,強調“推動轉型發展高校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全面提高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1]”至此,我國眾多高校開始積極探尋高等教育的發展新路徑,以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高校美術學專業的發展,也著不可避免面臨時代對美術人才的新訴求,需要不斷提升和變革、轉型美術人才培養模式。
2017年11月“第三屆全國師范大學美術教育教學現狀與發展研討會”在山東師范大學千佛山校區報告廳舉行。此次會議由全國27所大學美術學院聯合主辦,在研討會上,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殷雙喜、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古棕教授、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劉赦教授等專家及各高校教師就高校美術學教育現狀與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在研討中,各位專家學者提出,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社會生活的不斷提升,高校美術專業的發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順應時代需求,高校美術學教育模式需要在改革中不斷提升和轉變。在此次會議上,各位專家學者還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美術教育應當保留地域特色,為進一步推動高等師范美術教育博得一個更深層次的發展;要注意因材施教,全方位培養人才,為社會服務;要建立教師學生交流平臺,促進內地與邊疆地區的文化交流。[2]” 各高校對于美術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如火如荼,在國家教育部的指導下,我們清楚的認識到美術學專業的轉型發展,必須采取有力措施破解過去高校教育頂層設計中存在問題和教育改革過程中的諸多體制束縛。著眼現在文化產業經濟、互聯網+、一帶一路文化發展經濟,地方高校應該增強為現代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高校美術學專業人才培養要適應和引領現代文化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為社會培養和輸送應用型美術人才。
服務地方經濟的視野下,我國民族地區高校的發展非常重要。民族地區高校主要是指我國高校中地處少數民族地區的一般本科院校,這類院校由所在省和地市州共同管理。相對于研究型大學主要側重于高級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屬于一般本科的民族地區高校更側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阿壩師范學院為例,作為四川省阿壩州唯一一所本科院校,雖本科辦學歷史不長,且地處阿壩州少數民族地區,但院校的辦學地方特色明顯。受地理環境影響,相對于中心城市的重點本科院校而言,優質教育資源的吸附能力較弱,阿壩師范學院不盲目追尋“高水平、大規模、全學科”的高大全式發展方式,而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另辟蹊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發展,是民族地區高校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辦學理念的更新,將人才培養方案與辦學實踐統一,通過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和實施,探尋適合民族地區高校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新路徑。阿壩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在學校應用型本科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多種形式開展全院教學研討會探索研究美術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并且由學院領導帶領教研室主任及美術學骨干教師到各高校去調研和學習取經,全方位剖析本學院美術學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制定新的美術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不斷研究與修改,以適應地區經濟和社會對美術學人才的需求。
阿壩師范學院美術學院的美術學本科專業,是由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系美術教育專科專業升本后重置專業。在??齐A段的美術教育專業是以培養中小學美術教師為目的,培養目標較單一。而阿壩師范學院升本后的美術學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上由單一中小學美術教師師資培養為主,轉變為復合型、應用型美術人才培養。培養目標設定為:“培養思想政治覺悟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面向四川民族地區及四川盆周地區,能在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美術創作、美術教育、藝術管理及其它美術工作,有較強社會適應性和專業發展潛力,以及較強的實踐與創新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課程設置上,主干課程不僅有美術基礎理論課程和美術專業技能課程,還有應用性很強的一些課程,適用于現代美術創新應用型崗位。在2018年版阿壩師范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討中,注重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發展。其中知識指標的設定涵蓋了美術基礎理論知識、美術專業技法技能知識、中小學美術教育基礎知識、通識工具性知識、交叉學科知識;在能力指標中,不僅要求培養學生具備本專業扎實基本功和一定造型能力,了解和掌握該專業創作技法和形式特征的能力,應用一定的美術學方法開展研究、創作、鑒賞及評價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具有從事基礎美術教學能力,掌握先進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手段,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學、教育管理、教育研究能力。同時更重視學生實踐應用的能力,著重培養學生以所掌握的美術學知識和技能為基礎,開展一定的創作實踐能力,能開展一定的學術交流與團隊合作,能比較完整地表達學術思想,展示學習研究成果。為提高實踐能力,開設畢業創作、畢業論文、美術課程教學技能訓練、職業認知見習、畢業實習、教育學課程綜合實踐、心理學課程綜合實踐以及課程課內實訓、民族民間美術文化考察、藝術創新創意綜合實踐等課程。重視美術學人才的理論與技能的培養,也加強美術學人才實踐應用能力的鍛煉,阿壩師范學院美術學院結合所在民族地區教育環境,還重視民族特色文化對教育的融入,立足服務阿壩州地方人才需求,在美術學人才培養方案設置中綜合考慮,不斷精進。
社會經濟的更新與發展,對美術人才的需求發生很大改變,率先建構美術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才可快速轉變高校美術學教學模式,更好完善人才培養機制,以利于高校培養的人才更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高校應該積極建構建美術學專業模塊教學課程體系.”[3]現不少高校調都開始實施“模塊化教學”,能融合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阿壩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在2018版美術學人才培養方案中,也采用模塊化教學。設置四大模塊:“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學科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技術課程模塊、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模塊”。[4]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包括通識必修課程和通識選修課程;學科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包括學科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和學科專業基礎選修課程;專業技術課程模塊包括美術教育模塊、國畫模塊、油畫模塊;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模塊包括藝術創新創意綜合實踐、美育創新創意綜合實踐等。模塊化教學改革探索,目的在于使美術學專業的人才能在全面學習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更好的提升意識認知與藝術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藝術創新能力,能實現美術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阿壩師范學院在 2018版人才培養方案指導意見解讀中指出,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要遵循四個原則:“一體化設計原則、堅持職業能力導向原則、特色發展原則、協同聯動原則”。[5]在一體化原則的概念設定中,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評估考核、培養過程、教學條件都要求一體化設計,在課程內外及各教學環境都要實現知識與能力、素質教育的緊密結合。阿壩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在美術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中,也非常重視遵循這一體化設計原則,建構美術學專業模塊教學課程體系,就是為了人才培養一體化目標滲透在教學各環節,而評價人才培養的重要指標也要考核是否實現一體化設計原則。
美術學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以美術學職業要求為導向,建構美術學實踐教學與考核評價機制,重視項目化教學方式,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形式培養美術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6]如阿壩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已與省內多個文化企業和機構建立校企合作實踐基地項目,在教學過程中,以實踐性質課程方式,向相關的文化藝術企業輸送美術學專業人才。人才培養的格局不再單一局限在課堂中,而延伸到校外實踐實訓中,根據校外企業以及實踐基地學校的反饋意見,分析美術學人才培養方案實施過程中的優劣之處,不斷改進和完善。
美術學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順應當代社會發展對美術專業人才的新要求。美術學應用型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美術基礎知識與技能以及素養,同時具備適應現代文化產業時代對美術創意與創新能力的需求,美術學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現處于不斷摸索和改進的階段,各高校都在依托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方式的變革,積極探尋美術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新路徑。目前各高校對于美術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都處于探索階段,有很多方面都需要不斷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和完善,阿壩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對于美術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也處于起步階段,但筆者相信在國家及學校各方教育力量指導與支持下,美術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會更好的發展,更好適應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