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書法教育的推進,課堂成了千萬中小學生學習書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成效關乎每位學生的書法學習,因而,優化書法課堂教學具有廣泛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每周一節書法課,使書法教學呈現出學習時間短、間隔時間長、教學任務重、學習見效慢的態勢,同時,書法學習面臨漢字結構復雜、數量龐大、筆法豐富、不易理解等特點,如果不講方法、不善歸納、不究根本、不明道理,則不會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故而,根據書法學科的教與學,有針對性地進行探索與研究,不斷強化書法教學的專業特征,推進書法課型創新,優化書法課堂教學,打造高效的書法課堂,成為書法教學的重中之重。
優化書法課堂教學,一要在轉變思想上下功夫。在深入理解《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同時,教師要認真學習正在推行的其他學科的課程標準、課程方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相互借鑒,彼此融通,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弄清書法課堂的優化方向,營造問題情境,體現思維訓練和能力培養,讓學習真正發生。二要在學科系統性上下功夫。不在體系統領下的課堂,只能帶給學生碎片化的知識,其課堂效能必然大打折扣,孤立地以課論課往往有以點代面之嫌。三要在課堂教學的科學性、有效性上下功夫。教師要研究書法學科的專業特征,并將其和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結合,形成具有鮮明學科特征的課堂教學。比如臨摹,學生要具備深入觀察的能力,深入觀察的能力是如何形成的?觀察的方法是什么?觀察的順序是什么?觀察的要點是什么?怎樣進行觀察力的訓練?觀察后怎樣進行信息歸納?其結果又怎樣在實踐中運用等。四要在書法審美、書法理論和書法技能上下功夫。只學技術的課堂是沒有靈魂的,書法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審美和情感因素,是中國人表達內心世界最為有效的藝術形式,具有深刻的文化性。書法教學的關鍵是弄清道理、揭示規律、見微知著、舉一反三,要寫得好、說得清、有真本領。五要在教學評價上下功夫。課堂教學評價不能一片叫好,教師既要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又要小心呵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要側重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情感、學習態度、學習效果等方面的評價,教學效果不在于教師講得多精彩、多投入,基本功多扎實,而在于有沒有激活學生,使他們產生強大的動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狀態,收獲預期的學習成效。
書法是一門藝術,文化修養、審美能力、書寫技能決定了一件書法作品的優劣;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文化修養、教育理念、專業技能決定了課堂的品質。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我們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