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超群,陸 柳
?
社區高尿酸血癥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干預
封超群,陸 柳
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201801。
高尿酸血癥是嘌呤代謝障礙及人體內嘌呤攝入過多而引起的一種代謝性疾病。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的改變,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出現不斷上升和年輕化的趨勢。本文通過社區護理干預,使高尿酸血癥者采取合理飲食、戒煙禁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和調適心理等措施,降低危險因素,提高防治高尿酸血癥的相關知識,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從而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
社區;高尿酸血癥;危險因素;護理干預
高尿酸血癥是一種以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障礙引起尿酸在血液中堆積所致的疾病[1]。尿酸含量是機體尿酸代謝平衡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當男性尿酸含量超過420umol/L,女性超過357 umol/L時,提示發生了高尿酸血癥[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如攝入高嘌呤食物的肉類、海鮮、動物內臟、飲酒、體型肥胖等危險因素,均可使尿酸升高,而高尿酸血癥者往往無自覺癥狀。持續性高尿酸血癥可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腎結石,嚴重時可導致腎功能衰竭[3]。馬陸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歷年的體檢工作中發現,高尿酸血癥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病率一樣居高不下,對社區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由于高尿酸血癥者缺乏疾病的相關知識,對如何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控制體重、戒煙戒酒、保持樂觀心情等措施不甚理解,造成血尿酸值的升高。在社區進行護理干預,可以幫助居民掌握相關知識,采取正確的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避免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高尿酸血癥的發生和年齡有著密切關系,隨著年齡的增加,在青春期后人體內血尿酸水平逐漸上升,男性比女性升得更高。女性絕經后,血尿酸快速升高與男性持平[4]。本病的特點尤其高發于中老年、男性、久坐缺乏運動的人群中[5],是體檢中診斷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可導致痛風性關節炎、尿酸性腎結石等并發癥[6]。
使用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噻、利尿酸等,會促進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從而抑制尿酸的排泄,加重高尿酸血癥的癥狀[7]。免疫抑制劑環孢霉素、他克莫司可降低尿酸清除率,提高血尿酸含量,使血液中尿酸值升高[4]。
高尿酸血癥是引起痛風相關疾病及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險因素,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有密切關系,任其發展會引起痛風相關疾病及心血管等疾病的并發癥[8]。近年來,大量研究結果證實了血尿酸升高常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并存,并導致動脈硬化、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加重和發展[9],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1.4.1 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高蛋白飲食是體內嘌呤的主要來源。大量蛋白質攝入,是引起高尿酸血癥的重要原因,如牛、羊、豬、雞、魚等[10]。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及人口的老齡化趨勢,對富含嘌呤及核蛋白的食物攝取量大幅增加,導致高血壓、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發病率逐年增加[11]。
1.4.2 飲酒
酒精能造成體內乳酸堆積,而乳酸對尿酸的排泄有競爭性抑制作用,使血尿酸增高。另外,酒精可誘發糖異生障礙,加快體內嘌呤合成速度,使血尿酸增加[7]。啤酒在發酵過程中能產生大量的嘌呤[10],危險性遠遠高于其他酒精類飲料。
根據不同的年齡、職業和文化程度對社區高尿酸人群進行相應的指導和健康宣教,包括痛風反復發作的嚴重后果、規律用藥的重要性、控制體重及調整飲食的可操作性、避開誘因、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定期復診等方面的知識,宣教方式可以多元化,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12]。教育方法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例如面對面講述、舉辦健康小講堂、播放相關視頻資料等,內容涉及疾病的發生機制以及危害、治療的必要性等。護理人員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時了解高尿酸血癥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生活習慣,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宣教,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13]。
高尿酸血癥以及痛風發生發展過程中,飲酒、不合理的膳食(辛辣刺激、海鮮、肉質葷湯)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在護理中做好飲食指導十分有必要[14]。應控制總熱量攝入,少吃碳水化合物和蔗糖、蜂蜜等;蔬菜中的豆類含嘌呤量高,要限制食用,同時避免攝入動物內臟、蝦蟹、鳳尾魚、蛤類、豆類等高嘌呤類食物;對蛋白質的攝入量適當限制,多攝入牛奶、奶酪等,限制肉、禽、魚類的攝入,禁止黃豆、豆腐、豆干等豆制品;多吃堿性食品,蔬菜、馬鈴薯、水果等[15];酒精與尿酸水平呈直線相關,應戒煙禁酒;鼓勵患者者多飲水,體內水分增加可促進尿酸鹽的溶解,加快腎臟對尿酸鹽的排泄作用,減少尿酸鹽結晶析出或形成結石[16]。
肥胖也是高尿酸血癥的誘因之一。脂肪在體內具有抑制尿酸的排泄作用,增加高尿酸血癥的發生率。適當的運動有助于患者尿酸水平的恢復,且持續的有氧運動可增加機體的能量消耗,有利于患者控制體重,改善機體功能[17]。運動應循序漸進,從低強度開始,科學合理的進行散步、慢跑、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18]。
心理護理可促使高尿酸血癥者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全面了解其病情,從而進行心理疏導,以良好的狀態接受治療[19]。干預過程中指導患者學會自我調節和適當減壓,以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避免過度情緒波動而影響身心健康,讓患者正確對待名利。學會淡定,在日常生活中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放慢生活節奏,對生活充滿信心[10],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減少不良情緒對疾病的影響。
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受遺傳、年齡、性別、飲食習慣、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0]。社區高尿酸血癥患者特異性癥狀不明顯,因此人們通常對該病認識不足,不了解其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未能使其得到有效控制[21]。在干預時,要對患者加強相關知識的教育,使其了解高尿酸血癥的病因、治療、并發癥等知識,讓患者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22],將血尿酸指標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當今社區護士擔任著社區居民健康管理的職責,在目前推行的家庭醫生制的服務模式中,配合全科醫生全程管理簽約居民的健康問題。高尿酸血癥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一樣,發病率居高不下,社區護理工作任重而道遠。要使護理干預落實到位,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其方法和措施還需要不斷的探索。
[1] 徐艷斐, 王繼彥, 馬冬梅, 等. 健康信念模式對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病人危險行為的護理干預[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3, 13(20):3932-3934.
[2] 符麗. 護理干預對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或痛風老年患者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8(8):4-7.
[3] 董軍華, 高娜. 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影響[J]. 中國社區醫師, 2017, 33(13):127-128.
[4] 王麗紅, 黃珂, 周鑫, 等. 腎移植后高尿酸血癥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研究進展[J]. 護理研究(中旬版), 2016, 30(7):2441-2443.
[5] 顧燕琴, 沈劍賓, 史曉華, 等. 社區健康教育對無癥狀高尿酸血癥老年患者的影響[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25):132-133.
[6] 張悅, 彭洪英, 寧茂華, 等. 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的護理[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12):221.
[7] 劉愛秀, 雷利鋒.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無癥狀高尿酸血癥人群的影響[J]. 中國當代醫藥, 2015, 22(36):123-125.
[8] 龔潤秀, 萬青. 飛行人員高尿酸血癥的調查與護理干預[J]. 中國療養醫學, 2014, 23(5):462-463.
[9] 楊瑾, 于曉玲. 高尿酸血癥與冠心病之間的關系[J]. 醫學與哲學, 2014, 35(4):53-55.
[10] 劉鳳艷, 孫丹丹, 秦靜. 高尿酸血癥對血糖、血脂代謝異常的影響及護理干預[J].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5, 1(23):466-467.
[11] 周偉秀, 徐玉霞. 護理干預對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或痛風老年患者的影響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23):9-10.
[12] 徐文藝, 邱雪. 延續性護理在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病人干預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 2016, 30(9):3303-3305.
[13] 張雪, 張微. 護理人員對療養飛行人員高尿酸血癥的療效觀察[J]. 中國療養醫學, 2017, 26(7):711-713.
[14] 吳明蘭, 于明秀, 程靜, 等. 臨床路徑在高尿酸血癥飛行員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中國療養醫學, 2012, 21(11):1015-1017.
[15] 朱清秀, 張紅. 飲食干預對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血尿酸、血脂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46):82,85.
[16] 方青枝, 卓素聯, 林俊玲, 等. 家庭跟進式護理干預痛風患者的應用效果評價[J]. 中國臨床護理, 2014, 6(2):165-166.
[17] 周偉秀, 徐玉霞. 護理干預對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或痛風老年患者的影響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23):9-10.
[18] 汪麟, 晉婷, 劉培. 中藥離子導入及護理干預對高尿酸血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 中國中醫急癥, 2016, 25(1):186-188.
[19] 潘莉, 陸麗華, 沈周莉, 等.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護理[J]. 護理研究, 2013, 27(29):3272-3273.
[20] 盛梅笑, 舒亮. 降尿酸方治療慢性腎臟病伴高尿酸血癥的療效觀察[J]. 遼寧中醫雜志, 2012, 39(10):1889-1891.
[21] 杜薇. 系統性護理干預對居家痛風患者的影響[J]. 醫學信息, 2015, 28(z3):124.
[22] 鐘曉珊, 陳嘉迪, 謝澤娟, 等. 護理干預對高尿酸血癥人群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14):47-48.
Risk Factors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Hyperuricemia in Community
Hyperuricemia is a metabolic disease caused by disorder of purine metabolism and excessive intake of purine in human body.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change of dietary habits, the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has been rising and younger. Through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this paper makes hyperuricemia patients take reasonable diet, smoking cessation, alcohol prohibition, appropriate exercise, weight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measures to reduce risk factors,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so as to help patients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Community; Hyperuricemia; Risk factors; Nursing intervention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3017
1.美國Dreyfus健康基金會PSBH項目(2018010);2.中國社區健康聯盟護理中心第四期課題。
封超群(1964—),女,大專,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社區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13795428029@163.com。
陸柳(1983—),女,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社區門診護理管理工作,luliu@163.com。
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