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臻



一款產品,要如何在一個技術變化不快,各方面都發展得比較成熟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希捷就在移動存儲市場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Fast SSD,一款“有顏有料”的便攜式固態硬盤。
顏值擔當,口袋便捷
在移動存儲市場中,隨著SSD價格的不斷走低,消費者能夠看到越來越多便攜式固態硬盤新品面世。相比傳統采用HDD作為存儲介質的移動硬盤,便攜式固態硬盤在便攜性上有著明顯優勢。Fast SSD自然也不例外,它的長度跟一張名片差不多,寬度不到一張半,厚度則與如今的主流智能手機處于同一水平。我可以單手輕松握持它,也可以很容易地將它揣進衣兜或褲袋中隨身攜帶,82g的重量遠比一部手機輕,不會給用戶帶來負擔。如果說在同類產品中,尺寸與重量所帶來的便攜程度都在伯仲之間的話,那么Fast SSD會讓人一眼注意到它的關鍵原因還是顏值。深灰色機身輔以正面的大面積銀色鋁合金面板,銀灰雙色帶來顯著的視覺層次感。鋁合金面板的觸感細膩,質感強烈,亮銀色的希捷Logo為其整體視效增色不少。希捷在Fast SSD設計中很好地體現了“Less than More”的理念,兼具了時尚與專業氣質,我覺得和蘋果的MacBook會很搭。
在Fast SSD的底部,設計有狀態指示燈和一個USB接口。其中USB接口基于USB 3.0標準,采用了如今流行的USB Type-C接口。希捷也很體貼地提供了兩種數據線——USB Type-C數據線和USBType-C to Type-A數據線,確保了用戶在將Fast SSD連接到不同設備上時對數據線的需要。Fast SSD除了可以在采用macOS和Windows系統的電腦上即插即用,也可以直接連接采用USB Type-C接口的智能手機,能在我們常用的設備間傳遞、備份數據。
讓數據同步“動起來”
Fast SSD可不僅僅是一個便攜式固態硬盤這么簡單,希捷為其提供的Seagate Toolkit軟件可以讓它化身成一個移動的數據同步工具。我在電腦上安裝好Toolkit,并進行相關設置之后,它會在Fast SSD與電腦上同時創建一個名為“Mirror”的文件夾。這時Toolkit就會自動監控“Mirror”文件夾中的任何文件添加、刪除或更改等動作,只需要接上Fast SSD,它便會自動同步該真<牛夾中最新的內容到Fast SSD上,是不是與我們平時用的同步云盤很像?只不過這個同步操作從云端轉移到了Fast SSD上,適合需要經常在不同設備上處理事務的用戶使用。除了鏡像同步功能,Toolkit還可以一鍵備份、還原電腦硬盤中的數據。目前Toolkit有Windows和macOS兩個版本,暫時還沒有手機系統的版本,希望后續能增加。
性能體驗
我特別找來一款具備USB Type-C接口的筆記本電腦華碩靈耀2來測試Fast SSD的性能。從CrystalDiSkMark的測試結果來看,Fast SSD的連續讀寫速度均在500MB/s以上,分別為564.5MB/s和518.2MB/s,4K隨機讀寫速度也都超過230MB/S。在另一款測試軟件AS SSD Benchmark上,Fast SSD也基本上維持了差不多的水準。接著用FastCopy考察Fast SSD在傳輸實際文件時的表現。首先傳輸22GB的單個高清電影文件,其讀寫速度讓人滿意,傳輸這么大一部電影,也僅僅花費了40.7秒和57.6秒,都沒超過1分鐘,傳輸大文件的體驗很棒。再來傳輸文件數318,總容量7GB的音樂文件夾,讀取和寫入的時間也只有21秒和29.6秒,連半分鐘都不用等。最后我也試著用Fast SSD連接手機,嘗試了在手機上傳輸數據。從Fast SSD上復制7GB的音樂文件夾到手機上,所花費的時間是36秒,從手機上拷貝同樣的文件夾到Fast SSD上則需要48秒。雖然比在連接電腦時候的傳輸速度稍慢,但整體表現依舊出色。
小結
希捷Fast SSD有著讓人眼前一亮的時尚簡約設計風格,結合出眾的便攜性以及良好的做工用料,我想用戶會愿意隨時將它帶在身邊。有了SSD加持的Fast SSD在性能上相比傳統移動硬盤提升數倍,更能確保容量越來越大的高清視頻、游戲文件等數據在不同設備間的快速傳輸。USB Type-C接口以及適配不同設備的數據線,加上配套Seagate Toolkit軟件的實用性,FastSSD能夠幫助用戶在PC、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等多種設備間輕松傳遞、備份數據,這使得它的應用范圍變得更廣。鑒于希捷Fast SSD便攜式固態硬盤的全面表現,MC評測室也決定授予它“《微型計算機》編輯選擇獎”,并將它推薦給正準備購買移動存儲設備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