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以來,區塊鏈技術發展迅速,各行各業對該項新技術都十分關注。商業銀行作為金融機構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也積極投入到區塊鏈技術的研究中。本文對區塊鏈技術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的機遇、挑戰和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商業銀行;應用
2016年以來區塊鏈技術發展迅速,我國國有銀行都已經開始了對區塊鏈的研究,在區塊鏈技術上也有了一些成果,甚至有些成果已經申請了專利,并且運用區塊鏈技術的項目也已開始運營。比如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精準扶貧、貿易金融、供應鏈金融、數字票據、金融詐騙和雄安新區租房應用等場景中。
一、區塊鏈概念及特點
區塊鏈是一個公開的分布式賬簿系統。區塊鏈平臺上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是一個節點,每一個節點做的任何行為都會受到平臺上參與者的監督,其他的參與者對這個行為進行記錄并取得相應的報酬。本質上,區塊鏈是一個新型數據庫,它對這個平臺上參與者的信息進行收集,形成一個數據庫,并且在這個平臺上的成員具有共同的信息。區塊鏈具有三個主要特點。1.去中心化。區塊鏈是除去了中間樞紐從而實現點對點交互,任何節點都具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這種點對點的交互既節省了信息搜集的時間,又排除了中間代理人或者代理機構產生的風險。2.信息透明度高。區塊鏈這個平臺上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進入這個平臺查詢和應用他想要的數據,這樣也就使這個平臺信息高度透明。3.可追溯、不易篡改。區塊鏈技術采用的是哈希算法,每個區塊都有一個哈希值,一旦這個區塊中信息發生更改,那么哈希值就會發生明顯改變,接下來節點就會與之前的哈希值進行對比就會發現信息被更改。并且每個區塊是按時間順序產生的,時間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可篡改性,可以有效扼制不法分子的犯罪動機。
二、區塊鏈技術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一)區塊鏈技術給銀行帶來的機遇
1.區塊鏈技術有利于組織結構調整
當前由于區塊鏈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銀行區塊鏈應用僅僅集中在經營業務領域。但是根據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如果能夠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商業銀行的組織結構方面,商業銀行的組織結構將會發生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企業組織結構經歷了幾個階段:直線制、職能制、直線——職能制、事業部制、模擬分權制和矩陣結構,據詞演變歷程來看,企業組織結構向著扁平式方向發展。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和信息透明特點,可幫助公司實現組織結構的扁平化。由于傳統的組織結構是縱向、多層次的信息傳遞模式,所以必然存在中間傳遞者因為自身利益而對信息進行隱藏或者更改等行為,這種信息不對稱會導致管理者做出錯誤決策。區塊鏈技術可以使企業員工之間實現點對點的交流,上下級之間能夠無障礙的進行信息傳遞,從而有效避免管理者因信息不對稱而做出錯誤決策。
2.區塊鏈技術給商業銀行提供新盈利途徑
隨著國家對銀行業準入要求的逐漸放開,銀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盈利模式已經不能給銀行帶來足夠的利潤了,銀行業需要尋找新的創造利潤的途徑。按照過去的經驗來看,新技術的產生都能使企業的現有的產品或業務與新的技術進行融合,從而降低企業的成本,或者能夠利用新技術開發出新產品,給銀行帶來新的利潤源泉。區塊鏈技術作為現階段的新技術,同樣具有給商業銀行帶來獲取利潤新途徑的潛力。從目前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銀行的應用來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銀行已經將區塊鏈技術與一部分業務結合在一起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區塊鏈技術在精準扶貧、貿易金融、供應鏈金融、數字積分、雄安住房租賃、數字票據和抵押貸款估值等方面的應用。
3.區塊鏈技術有利于企業制度的完善
制度的完善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商業銀行也不例外。商業銀行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的一人做事受區塊鏈平臺上所有人的監督的特點,進行崗位的調整,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監督崗位。其次,區塊鏈能夠收集到每一位員工的信息及工作能力,管理者就可以實現較為精準的人崗匹配和較公平的升遷制度。對于一件工作的責任人也能夠進行精準識別,然后給予相應的獎懲措施。再者,由于區塊鏈對每一個行為進行記錄,所以,可以對薪酬制度進行量化。
(二)區塊鏈技術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挑戰
1.區塊鏈技術可能會使商業銀行的角色弱化
(1)弱化銀行的信用中介功能。區塊鏈技術本身具有去中心化特點,如果根據區塊鏈技術打造出了一個分布式記賬、信息完全共享的系統,那么每個人都有進入和退出系統的權利,整個社會上企業和個人就可以直接進行投融資活動,銀行信用中介功能將不再具有意義。(2)弱化銀行支付中介功能。由于區塊鏈技術具有可追溯、不可篡改特點,當債權債務關系產生時,這個系統中的參與者就會對這個債權債務活動進行記錄,產生一個區塊,這個區塊會產生一個哈希值,區塊中的信息一旦被更改這個哈希值就會被更改,并且每個區塊會根據時間進行排列,因為時間也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可篡改性,所以每個債權債務活動都在這個系統上的每一個節點見證下產生,這個活動的任何一方不守信用都會產生巨大代價,這樣銀行的支付功能也將受到挑戰。(3)弱化銀行信用創造功能。由于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職能是在信用中介職能和支付中介職能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銀行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功能一旦受到挑戰,那么銀行信用創造功能也將失去。
2.區塊鏈技術會對商業銀行收益來源造成沖擊
商業銀行的主要收益來源之一便是存貸利差收益,而區塊鏈技術的誕生,將使商業銀行的這項重要收益來源受到極大地限制甚至徹底失去。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特點可能會使銀行的投融資業務消失,那么這項重要的收益來源自然也會隨之消失,企業需要尋找新的利潤來源。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成果不斷涌現以及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人們也會更加關注區塊鏈,有可能會使銀行業進行一次重新洗牌,這對商業銀行來說將會是非常嚴峻的挑戰。
三、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銀行中的發展應用策略
(一)商業銀行和科技公司合作或者收購科技公司
商業銀行可以和科技公司進行合作,這樣能夠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這些大的科技公司擁有大量優秀的技術人才,并且有一些現有的成果可以直接運用,而商業銀行又有十分了解銀行運作的人才,這樣的強強聯合會使研究的效率大大提高。中農工建交五大行都采取這種模式,這對于一些民營銀行類企業來說也具有借鑒意義。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收購金融科技企業,與一些知名投資機構或金融機構組成聯合體。這樣對于銀行來說就有了更加優越的技術人才來專注研究與銀行相關的技術,會使銀行的發展更快。
(二)商業銀行可以參與組建區塊鏈聯盟
商業銀行應該積極參與組建并完善銀行業的區塊鏈大聯盟,建立行業監管及相應的技術標準,引導監管并制定金融體系新規則,從而把握市場先機。比如像國外的R3組織和PTDL聯盟(全球貿易分布式賬本聯盟)、國內的ChinaLedger (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和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有了統一的制度標準才能使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向著使社會發展更好的發展,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商業銀行可以擴展區塊鏈技術在多個業務領域的應用
現在,區塊鏈技術已在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保險、資產證券化等領域逐漸應用。當區塊鏈技術逐漸成熟時,區塊鏈技術也將應用到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上,例如理財業務。理財業務方面的應用,由于信息透明、公開,實現信息穿透,從而會降低客戶的風險。區塊鏈技術也可以支持銀行反洗錢工作。銀行反洗錢義務的履行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能夠利用穿透的特點,便捷、準確地掌握客戶的信息及財產的流向。
結論
商業銀行在經濟運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的進步能提升現代經濟運行效率,所以新技術在商業銀行的應用不容忽視。現階段,區塊鏈技術還不夠成熟,商業銀行可采取與科技公司合作或者收購金融科技公司的方式進行區塊鏈技術研究,然后將其運用到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提高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向陽等.區塊鏈對傳統銀行業務的影響與對策[J].征信,2018,36(01):76-82.
[2]張攀.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和對策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01):13-14.
[3]蔡然.區塊鏈金融的發展趨勢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18(01):37-41.
[4]張榮.區塊鏈金融:結構分析與前景展望[J].南方金融,2017(02):57-63.
[5]陳佳薪.區塊鏈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全國流通經濟,2017(23):69-70.
作者簡介:
郭丹(1994.7-? ),女,漢族,河南省漯河市人,海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公司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