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梅
摘要:隨著新時期的全面到來,市場競爭的越發激烈,一個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的生存與發展,就要提高自身競爭實力,做好財務風險的防控工作。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企業就要認識到財務風險防控的重要性,找出財務風險的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防范
由于企業的財務風險具有隨機性、偶然性、嚴重性等,會阻礙企業的安全平穩發展。因此在今后的財務工作中,就要做好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工作,將風險降到最低,促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穩定開展。
一、企業財務風險防控的重要性
(一)穩定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在任何一個企業中,如果出現了財務風險,將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而財務風險的出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與隨機性,因此無法有效避免,只能做好控制與防范工作,才能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只有主動展開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穩定企業財務活動,加快資金周轉,縮短資金運轉時間,就能夠穩定財務工作,穩定生產經營活動。
(二)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開展,離不開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也是發揮每一位員工最大潛能與優勢的關鍵所在,必須受到高度重視。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通過做好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就能加強企業員工之間的溝通聯系,讓每一位員工都高度重視財務風險管控工作,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識,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為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三)維護企業的經濟效益
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如果企業的經濟效益低下,那么企業將會無法維持下去。因此,通過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就能夠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與發展目標,促使管理者與基層員工共同為企業的發展所努力,將財務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使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宏觀環境復雜
企業財務宏觀環境復雜,是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法律環境、經濟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這些都將影響著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由于這些因素都是無法避免以及無法準確預測的,因此帶來的影響也比較大,會帶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主要是因為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基礎工作不夠完善,機構設置不合理,管理人員的素質較低,管理制度體系有待健全等。
(二)管理人員認識不足
人員是影響財務風險的基本因素,也是可以避免的一項因素。由于很多管理層與領導層無法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沒有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導致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與表現,導致財務風險的出現。
(三)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
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將會直接導致決策失誤,最終出現財務風險。主要是因為現階段很多企業都是根據自身的決策經驗與主觀意象來展開決策工作,并沒有進行數據信息的收集、分析、歸納,然后展開財務決策。再加上各個部門的工作聯系不夠緊密,無法實現數據信息的高效、及時傳輸,導致決策出現很多失誤。此外,由于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模式落后,無法高效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導致工作流程、工作技能等存在很多問題,無法保障資金的安全與完整。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措施
(一)強化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
思想觀念在一個人的行為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先端正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強化其意識,才能保障后續工作的井然有序開展。正所謂意識決定行動,只有強化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才能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因此企業要想做好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工作,就需要不斷強化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在企業內形成一個良好的財務風險管理與防范環境[1]。首先,作為企業領導,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帶頭引導作用。企業領導要認識到財務風險管控的價值與作用,將其納入到企業的發展綱程中。然后主動參與到學習培訓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其次,積極借助會議、企業網、宣傳欄等方式,將其深入到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心中,鼓勵員工之間展開相互監督,相互幫扶,共同做好風險管控,杜絕任何失誤的出現。
(二)健全財務風險管理機制
近年來,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我國的社會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提高自身競爭實力,進行發展戰略的調整,做好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工作。這時就可以通過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的建立,來深化內部治理結構改革,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充分發揮工作人員的價值與功能。首先,企業可以通過崗位責任制的建立,要求每一位財務人員清楚認識到自身職責與義務,將管理工作落實到每一項環節中,貫穿到每一位人員身上,做到權責分明,責任明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企業可以通過專業風險管理機構的設立,由專業自身人員來擔任。對企業整個財務風險工作展開密切監管,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找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最后,企業還要通過人員培訓機制,鼓勵所有財務人員積極主動參與到教育培訓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做好風險管理工作。
(三)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在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中,需要用全面與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這樣才能降低財務風險,促使企業獲得安全平穩發展。在實際工作中,就需要通過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與完善,來有效控制風險。第一步,建立完善的現金風險預警機制。首先,作為企業的財務人員,就必須樹立高強度的現金風險管理意識,然后結合企業的發展情況,展開現金流動情況的詳細合理分析。其次,要加大現金預算的編制制度、執行力度,找出影響現金流量的因素,然后制定科學合理的防范措施與解決方法。最后,需要密切關注企業現金流動情況,做好記錄與管理,并且加強財務人員的溝通交流,建立準確的風險預警機制。第二步,建立庫存產品風險預警機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離不開產品的制造與銷售。而銷售的前提是要有庫存產品,這樣才能保障生產經營活動的科學合理。首先,根據企業流動資產的實際情況,合理把控庫存產品的庫存比例。其次,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產品,降低財務風險。最后,根據企業的業務目標,把控庫存產品的比例。并且展開密切的跟蹤、記錄與管理,及時查找其中的影響因素,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與應急預案,降低庫存產品帶來的財務風險。第三步,完善應收賬款預警系統。隨著新時期的全面到來,很多行業與領域都紛紛使用了互聯網信息技術,并且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在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中,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來完善企業的應收賬款預警系統,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首先,可以根據市場的發展情況展開網絡銷售,提高企業的銷售量,減少庫存產品。其次,對每一位客戶的需求與個性特點有一個全面了解,基于客戶的需求與喜好上,進行產品的設計、生產與銷售,來降低財務風險。最后,可以通過信用調查工作的開展,規范應收賬款的處理程序,保障信貸政策的合理可靠,最終降低風險,實現防患于未然。
結語
綜上所述,做好企業的財務風險防控工作,其價值與影響重大。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就要通過強化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健全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等策略,來降低財務風險,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賴明慧.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及防范措施[J].黑龍江科學,2019,10(11):114-115.
[2]韓丹.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及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9(01):189-190.
[3]解秀芝.淺析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及防范[J].全國流通經濟,2018(36):117-118.
[4]仲其安.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23):195-196.
[5]何萌,臧建玲.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研究[J].現代商業,2018(20):146-147.
[6]李想,吳寶宏.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J].商場現代化,2019(0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