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出芽率不高、農作物減產,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認為種子有問題,然而,沒有足夠的證據,索賠也難以成功。
2017 年,安徽省濉溪縣五溝鎮一種糧大戶從當地一家種子公司購買了2 萬多斤麥種,播種后發現出芽率很低。他當時就找到種子公司,公司派人進行了現場查看,做了指導,并進行了補種,但出芽率還是很低。2018年,午季小麥收割完發現減產嚴重,五溝鎮黨委領導、縣農委執法大隊都曾進行過協調,但問題始終沒處理好。
據參與調處此事的濉溪縣農委執法大隊仲某透露,種糧大戶認為種子出芽率低是因為種子不合格,而種子公司認為是因為地整得不合格,雙方都沒有申請“農作物種子質量田間糾紛鑒定”,沒有鑒定結論,很難證明種子有質量問題。
記者了解到,《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辦法》規定,農作物種子在大田種植后,因種子質量或者栽培、氣候等原因,導致田間出苗、植株生長、作物產量、產品品質等受到影響,雙方當事人對造成事故的原因或者損失程度存在分歧,為確定事故原因或(和)損失程度可以進行田間現場技術鑒定。種子質量糾紛處理機構根據需要可以申請現場鑒定,種子質量糾紛當事人可以共同申請現場鑒定,也可以單獨申請現場鑒定。
記者在此提醒種糧大戶和種子經銷戶、種子公司,如果發生糾紛,在具備鑒定條件時,盡快申請鑒定,搞清楚各自責任,為以后依法維護權益取得有利證據。否則,等最佳鑒定時間過去,就是想鑒定也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