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黃 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其氣流受限多呈進行性發展,與氣道和肺組織對煙草煙霧等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慢性炎癥反應增強有關。其發病率和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并給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慢阻肺的發病與吸煙、職業性粉塵和化學物質、空氣污染等原因有關,可造成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癥狀會持續加重,不僅損傷氣道、肺泡和肺血管,同時還損傷肺外組織,如骨骼、骨骼肌、心臟以及其他器官,是一種多基因的全身性疾病。
慢阻肺患者的痰液量多而黏稠,通常在咳嗽后咳出少量灰白色黏液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較多,合并感染時痰量會有所增多,常有膿性痰,但也有少數病例咳嗽不伴咳痰。
很多老年患者容易出現排痰困難的情況,痰液不及時排出,潴留在肺內危害很大。痰液內黏附很多脫落的細胞組織、病菌、顆粒、粉塵、異物等,它不僅會促使呼吸道內的微生物繁衍,使炎癥擴散,長期下來還會阻塞氣道,造成機體缺氧和呼吸困難,進而加重病情。
常有患者問:為何慢阻肺患者有那么多的痰,咳不出、咳不盡?
慢阻肺患者的氣管、支氣管和肺泡發生炎癥時,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黏液分泌增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漿液滲出,滲出物與其他物質混合就會形成黏稠的痰。最重要的原因是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有很多柱狀纖毛,慢阻肺患者的纖毛不同程度地出現倒伏、脫落和死亡的現象,無法擺動或者擺動力度不夠,不能將支氣管內的痰液擺送到咽喉部。越來越多的痰液積聚,就造成了痰堵、咳嗽的癥狀。
慢阻肺患者的痰色變化是評估氣道炎癥有效而直接的生物學標記之一,膿黃痰和氣道炎癥、全身炎癥有關,可以作為細菌入侵的提示指標。痰色加深表示氣道炎癥加重,這與疾病嚴重程度及頻發作關系密切,痰中性粒細胞增高可導致肺功能損傷。
慢阻肺患者氣道內持續存在化膿性炎癥,主動促進痰液排出、保持氣道通暢是患者長期治療的重要環節口。可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單獨或聯合應用體位引流、振動拍擊、主動呼吸訓練、霧化吸入鹽水、胸壁高頻振蕩技術等祛痰技術促進痰液排出,每日1~2次,每次持續時間不應超過20~30 分鐘,急性加重期可酌情調整持續時間和頻度。
也可在醫生指導下配合使用祛痰藥物,如氯化銨、溴己新、鹽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
吸入高滲藥物來促進痰液排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高滲鹽水(0.9%的生理鹽水是等滲透的,超過這個濃度就是高滲,低于這個濃度就是低滲透)。
除了慢阻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常見疾病均多見于老年人,這些疾病癥狀會對老年人造成嚴重的身心影響,家屬們應該引起重視,定期帶老人到正規醫院檢查,提高疾病的防護意識,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預防和護理疾病,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