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腫瘤醫院內分泌腎病科副主任醫師 蒲丹嵐
天氣開始轉冷,許多老年人喜歡用熱水泡腳、用電暖氣烤腳等,但患有糖尿病的老人要注意,由于下肢感覺功能變差,很容易就出現皮膚燙傷的情況,嚴重者,甚至有截肢的風險。因此,冬季做好足部護理十分重要。
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現有:小腿抽筋、足部蒼白、足趾冰涼、皮膚溫度低,嚴重者可因疼痛而出現跛足行走,下肢供血不足還將導致足部抵御感染和傷口自愈能力的下降,甚至導致潰瘍、壞死。因此,一旦發現以上癥狀,應及時到醫院由專科醫生做觸診檢查以判斷足部血管搏動是否減弱或消失,必要時接受足部多普勒血管、足踝血壓、足趾血壓等檢查。
糖尿病還會傷害腿部和腳的神經,神經病變可以使腳出現一些異常的感覺,如疼痛、麻木、灼熱、針刺等。同時,當出現自主神經病變時,因損傷不能正確傳導信號,腳對割傷、燒傷、碰傷、磨破、水皰等毫無感覺。此時,發生嚴重足病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應盡早到醫院做10克尼龍絲感覺檢查、40克針頭痛覺檢查及判斷皮膚對溫度、壓力和振動的感覺情況。
重點檢查足底、趾間及足部變形部位,比如各種損傷、擦傷、水皰,皮膚干燥、鄆裂,雞眼和胼胝(老繭),皮膚溫度、顏色,趾甲異常,腫脹、潰湯、感染等。但需在良好的光線下進行,如果眼睛不好,要戴上眼鏡。看不清楚的地方建議使用鏡子或請人幫忙。
用手或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不要過久浸泡雙腳,使用中性肥皂,用淺色毛巾擦干腳趾間的水分,并檢查有無出血和滲液。保持腳趾間干爽,如果腳趾間因潮濕而發白,可用酒精棉簽擦拭處理。可使用皮膚護理膏或霜,同時適當按摩足部,但注意不要將護理霜涂抹于足趾間或潰瘍傷口上。嚴重的足跟皸裂,可以使用含尿素的特殊皸裂霜。
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患者減輕體重,保持健康,降低血糖,還可以促進足部血液循環,幫助足部保持健康的形態和功能。散步就是一種比較適合糖友的運動方式,但是過度的行走會增加雙腳的局部壓力,因此應注意適度。
不要到公共浴室修腳,剪趾甲時應注意確保能看得很清楚。不要讓趾甲長得過長,剪去尖銳的部分,直著修剪,避免邊上剪得過深。此外,不要自行使用雞眼膏治療雞眼和胼胝。不要靠取暖器等熱源太近,不要在熱沙或水泥地上赤足行走,不要使用暖腳壺,也不要使用電熱毯。
糖友可以找足病醫生設計一雙具有輕便合腳、透氣良好、鞋內平整光滑、鞋底減震等特點的生物力學鞋墊。平時穿鞋要以舒適為主,但不要穿外露腳趾的涼鞋,也不要赤腳穿鞋。應穿棉線、羊毛等天然材料制成的襪子,其不宜太小,也不能太大,尤其是上口不宜太緊,否則會影響腳的血液循環,襪子的內部接縫不能太粗糙,否則會對腳造成傷害。
如果腳不慎受傷,對于小的傷口,應用清水或鹽水清洗傷口,輕輕拭干后用醫用敷料覆蓋,每天更換敷料。如果傷口在24~48小時內沒有好轉跡象,或局部出現紅、熱、腫等表現,即使感覺不到任何疼痛,也應立即去醫院找醫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