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中旬,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趙堌堆鄉黃河灘區3000多畝西瓜進入收獲期,吸引了濟寧、菏澤、聊城及河南濮陽等周邊四五百里地的客商及游客。雖比同類大型西瓜批發價每公斤高近0.2元,但全鄉每日銷售200多噸供不應求。黃河灘西瓜如此暢銷,這其中,有蚯蚓的一份功勞。
這些蚯蚓,靜靜地耕耘在趙堌堆鄉沿黃速生林里。它們的主人,是返鄉創業的70后孟慶玉,他成立了步步高蚯蚓養殖合作社。
孟慶玉曾多年銷售圖書,偶然一次機會看到山東農業大學一位教授培育的蚯蚓。2014年,他毅然回到家鄉,在趙堌堆鄉王老君村養起了蚯蚓。
回到家鄉養蚯蚓,有兩大優勢。一是當地沿黃大堤有豐富的速生林資源,林下養殖地方不用愁;二是當地養牛業發達,而牛糞是蚯蚓最喜歡的生存環境。調整濕度,適時增加蚯蚓床寬度,把握收獲時機……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孟慶玉掌握了蚯蚓養殖的基本技術,并初步打開了蚯蚓的銷路。蚯蚓賣出去了,蚯蚓糞生產有機肥怎么樣?
沿黃灘區土質疏松,適宜種植西瓜,僅趙堌堆鄉就有3000多畝田。孟慶玉找到了范那里村瓜農馬德民。
馬德民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種西瓜,熱心,愛鉆研。從種西瓜開始,他和其他瓜農一樣,育苗和底肥全部用腐熟好的雞糞。看到孟慶玉找上門,馬德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從蚯蚓養殖基地拉回滿滿一三輪車蚯蚓糞有機肥,鋪在了育苗床上。“用蚯蚓糞有機肥,不燒苗,西瓜口感也更好了。”馬德民經過精心對比,得出結論。
種瓜老把式的話,最有說服力,其他瓜農紛紛效仿,并且不少人嘗試用蚯蚓糞和雞糞摻在一起做底肥。讓瓜農們驚喜的是,蚯蚓糞有機肥加到底肥中,地里土壤板結明顯減輕,病害也減少了。
看到瓜農接受了蚯蚓糞有機肥,孟慶玉成立了步步高蚯蚓養殖合作社,帶動200多農戶一起養殖,現在面積達到3000多畝,年產蚯蚓糞有機肥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