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二楊,尹艷
(1.中國海洋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0;2.青島市技師學院旅游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0;3.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海帶(Laminariajaponica),又名綸布、昆布、江白菜,是多年生大型食用藻類。海帶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海藻,素有“長壽菜”、“含碘冠軍”之稱[1,2]。它的營養價值豐富,據測定,每100 g干海帶中含1.8 g蛋白質、0.1 g脂肪、23.4 g碳水化合物、6.1 g膳食纖維、0.57 mg胡蘿卜素、347 mg鈣、4.7 mg鐵、52 mg磷,碘含量高達240~720 mg,含有甘露醇、海帶聚糖、藻膠素、維生素A、維生素B2及其他微量元素[3]。
市售新鮮海帶、海鮮湯(由花蛤、海蟶按1∶1.5加水開鍋后,小火煮30 min,過濾即可)、花生油、黑胡椒粉、花椒粉、孜然粉、白糖、鹽、熟白芝麻。
教學天平、電磁爐、高壓鍋、高速組織搗碎機、平底鍋。
海帶→清洗切絲→高壓蒸煮→打漿→調味→炒制→成品→品評。
經過預實驗得出:海帶醬的咸鮮味主要由精鹽、海帶漿和海鮮湯提供;麻辣味由花椒粉和黑胡椒粉提供;甜味由白糖提供。為了更加豐富海帶醬的口味,另外添加孜然粉。因此,將黑胡椒粉、花椒粉、孜然粉、白糖作為正交實驗的因素,分別記作:因素A(黑胡椒粉)、因素B(花椒粉)、因素C(孜然粉)、因素D(白糖)。綜合考慮后,確定的位級因素表,見表1。

表1 位級因素表
為使實驗評分更加科學、準確,本次評分設計采用九點標度法。品評員觀察9種不同的海帶醬樣品,依據表2對9份海帶醬樣品的口味、質感進行分項評價和綜合評價,具體評價標準見表2。

表2 海帶醬口味、質感評價標準
本次正交實驗在選擇品評員時,選擇了10名在校期間都學習過食品調味技術這門課程的學生,并且都參加過相似的品評活動。保持評價環境的安靜、光線充足、無異味。品評員身體健康,感覺正常,有一定的分析型感官評價經驗。品評員獨立判斷,避免相互干擾。
10位品評員通過感官評價對9份樣品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分,并計算出了9份海帶醬口味樣品的綜合得分,分別列出綜合評分記錄,評分匯總表,見表3。

表3 正交實驗結果
注:指標和保留小數點后一位,平均值與極差保留小數點后三位。
根據表3進行理論值與試驗值的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第6組得分最高,為6.6分,所對應的因素是A2,B3,C1,D2,而理論值所對應的因素是A2,B2,C1,D2。影響實驗口味的因素主次順序為A>C>B>D,因此可排除D因素對產品口味的影響。

圖1 正交實驗影響趨勢圖
由圖1可知,因素位級在A2,B2,C1,D2時得分最高,符合本實驗,所以不需要進行下一輪實驗研究。
經實驗得出制作海帶醬的最佳工藝參數是:鮮海帶500 g、海鮮湯1000 g、食鹽75 g、黑胡椒粉22.5g、花椒粉15g、孜然粉15g、白糖105g、芝麻75g、花生油50g。將調好味的海帶漿體,倒入油溫為120℃左右的鍋中進行炒制,炒制時間為120s。成品以咸、鮮味為主,有濃厚的麻、辣味,并且口味回甜,咀嚼時能夠感受到海帶的存在并且有芝麻的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