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成

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報告顯示,在男性惡性腫瘤發病譜中,前列腺癌近年來上升趨勢較為明顯,在未來的腫瘤防控中應當格外關注。
前列腺癌發病譜的顯著改變,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其發病年齡在50歲后逐漸增加,高峰年齡在75歲左右。其次,“三高一低”的飲食習慣,即高脂肪、高蛋白質、高熱量和低纖維;缺乏運動。另外,一級親屬(兄弟或父親)中有患前列腺癌的患者,其發病風險比一般人高5~6倍,發病年齡會提前6~7年。
因此,專家建議,平時生活中應避免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減少高動物脂肪食物的攝入,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避免食用過于辛辣的食物,否則會造成前列腺的過度充血;日常生活中多飲水,勤小便,避免憋尿,久坐不動;建議適度體育運動。
需要警惕的是,前列腺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早期沒有太多明顯的癥狀。且此后逐漸開始出現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易和前列腺增生相混淆的癥狀,所以臨床上見到許多患者因骨痛前來就診,檢查后才發現是前列腺癌骨轉移,但此時已經晚了。專家表示,早期前列腺癌術后5年生存率在90%以上,甚至能達到完全治愈的可能,而晚期總體治療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主動篩查是最好的預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