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翔
(天津渤化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193)
企業經濟管理指的是企業通過對自身的經濟狀況進行全面了解和調查,從而對自己之后的經濟活動和預算支出進行合理的規劃和管控,維持企業的良好發展。經濟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企業本身和企業服務的客戶創造最大化的經濟價值。企業要重視經濟管理,積極尋找現有的經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并及時進行整改和完善,從而做到促進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命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為了緊跟改革開放的步伐,我國各類型的企業正在不斷開展企業改革,化工企業也是其中的一員。然而化工企業雖然進行了一定的企業改革,改變了部分規章和制度要求,但是許多管理層的人員思想仍然停留在改革前的層次,沒有及時對思想理念進行更新,這就導致企業改革采用了機械而不科學的方式來進行,即使完成了制度的更新,也很可能局限于表面,在真正進行工作時往往會沿用舊有的經濟運行制度,從而使得改革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并且不僅僅是管理層,從管理層到員工都沒能做到真正有效的進行理念改革,沒能真正跟上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形勢,雖然社會總體經濟發展了,但是企業仍然沿用舊有體制,從而導致改革后的企業出現仍然沒能做到提高經濟收入效益,甚至有所降低的現象。除了這一點,我國化工企業部分管理人員還存在著急功近利的思想,過于重視改革后的經濟效益從而不重視時間問題,忽略了科學性,再加上前文所述的改革思想的落后,很容易導致在經濟工作上出現問題,影響整個企業的經濟穩定性。
企業經濟管理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對企業所持資金進行嚴格的管控,對每一筆資金的去向、流動方向和籌集方式等都要做到完全的了解和控制,除此之外還要做好市場風險和危機的預防等工作,對市場風險做出及時的預估和評判,對貨幣匯率等也要做好整理。資金是企業的命脈之一,如果企業的管理層對資金的管理和市場匯率不能做好了解和掌控的話就會導致企業的資金方面出現問題,資金調動方面不能及時完成,進一步就可能會出現一系列連鎖反應,甚至能威脅到企業的未來發展。例如,在化工企業的生產方面,產品從生產到運輸都需要非常多的資金申請和調動項目,并且頻率很高,如果企業的資金管理出現了問題,則很可能會導致企業生產方面出現問題也影響效率,同時也會造成企業資金不能及時集中,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在成本規劃方面,很多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忽視成本方面的資金控制,不重視成本的有效縮減,而成本對最終利潤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重視資金管理也不重視成本控制,很容易導致企業生產出現混亂現象,成本嚴重超標,從而對企業的生存產生損害[1]。
很多化工企業在進行經濟管理時往往只注意流程而不能做到真正做好工作,在風險預估方面這個問題尤其嚴重。許多化工企業往往只在表面上提出風險預測這項內容但是并不把它落實到工作中去,各個部門之間也不能做好及時有效的溝通,如果出現了經濟風險,這樣的企業很難及時作出反應,無法做好應對工作。在危機應對體系方面化工企業自然也存在問題,制定的財務風險應對工作體系往往在現實工作中不能有效應用。在企業的管理層中,部分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也不夠,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經濟風險預防體系,對風險預防和應對方面的預算也較少。這種種原因共同導致了一旦化工企業出現經濟或者內部財務方面的突發性危機,很難做好處理工作,從而威脅到企業的健康度。
除了經濟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問題,在人事制度方面我國化工企業也存在著不小的問題,這也給企業的經濟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例如,在進行企業經濟管理人員的選拔時,由于在招納員工時未進行充足的員工培訓,導致選拔上來的管理人員中有很多缺乏工作經驗的相關人員,實際工作時在經濟方面的工作能力完全達不到應有的要求,從而進一步導致在高層管理層對經濟進行分層管控時,這些人員會出現問題,對市場不敏感,不能根據市場的調整靈活改變方案,使得企業總體的經濟決策出現缺陷環節,導致經濟決策失誤,不能達到應有的作用。另外,與其它類型的企業相比,化工企業的總體規模往往是較小的,這就意味著相應的工作人員可能會出現質量問題,例如財務人員,化工企業的財務人員在專業素質方面往往存在著缺陷,人才數量不足,也影響了經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企業的經濟管理與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是息息相關的,社會的經濟發展大方向和經濟政策的調整方向往往決定著企業經濟管理的調整方向,因此進行經濟管理需要有時代發展意識和全局戰略意識,企業管理者應當尤其注意這一點。前文已經提到,經濟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命脈,掌握著一個企業的未來,因此經濟管理層在進行經濟管理時要注意時代走向,不要把眼光局限于當前的經濟局勢,要具備經濟大局觀和戰略性思維,敏銳地捕捉到將來的經濟走向,用這種深度思想去對化工企業的經濟進行管理[1]。
對企業而言,總體經濟管理比通常的某項工程的財務賬目管理復雜性是要高得多的,因此對經濟管理時可能出現的風險也要更加注意,工程風險抵御經驗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借鑒,但是絕對不能照搬。在進行管理時要對所有項目進行統籌規劃,做好全面的了解和準備,在進行計劃制定時要將風險內容作為重點之一,還要把各項工程項目風險和資金調動風險匯率風險等都考慮進去。制定好風險應對體系之后要進行有效的計劃落實,將計劃運用到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并做好事后的監督工作,從而保證企業經濟運行時的安全性穩定性。除此之外,還要注重企業運行成本方面的內容,將各項項目的成本進行效益最大化對比計算。在發現經濟管理的失誤后要及時總結經驗和改正,防止此類失誤再次出現。通過這些工作來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風險應對能力。
資金的正常運作是企業運行和項目正常開展的保證,是企業管理方面的重中之重,在進行財務管理時,對資金流動的掌控和監管是經濟管理中的重點。如果企業所持資金不能正常流通勢必會危及企業的日常工程開展,影響工程的效率和質量。要對每一筆外撥的資金進行核對和整理,在大筆資金進行流動時還要調配專人進行管理和監控,防止資金流出現問題。在企業運作的項目完成時也要校對資金數量,查驗有無異常超額情況發生。除了會計部門外還可以設立會計監管部門,通過雙重監管措施來保證資金的安全,實現有備無患。
對經濟管理進行完善,首先就要進行經濟管理體系的完善,只有建立起健全而科學的經管體系才能進行之后的內容。在進行企業的經濟管理時要注意管理的集中化,管理權不應過于分散,要做到少而精,對財務的各個方面內容進行統一而集中的管理,防止出現因各管理部門之間的不協調而影響到管理效率的現象。在進行經濟財務撥款時也要做好規劃,對這方面內容要格外注意,詳細確定好撥款金額、去向和復核等內容。此外,在進行經濟管理體系的制定時要注意分清各個部分的職責和管理范圍,避免發生管理沖突。
針對財務管理人員方面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對其進行專業素質培訓,強化他們的專業素質和管理意識。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素養與企業經濟管理效果是成正相關的,管理人員的低水平會直接導致經濟管理的作用低下。經濟管理是時效性非常強的,在對經濟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和選拔時要格外注意其時代超前意識,此外在選拔人員時就要盡可能的選拔基礎知識和專業素質較高的人員[2]。在選拔出專門的經濟管理人員之后也要定期對其進行培訓,將隨時代進步而產生的經濟知識內容及時傳達,從而加強他們的財務管理能力。企業是一個整體,除了對管理人員進行培養,對總體人力的管理和培訓也要注意開展。
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在不斷地發展完善,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化工企業應當尤其注意和時代接軌,在進行經濟管理時要注意與時俱進,不能固步自封,及時了解新的政策內容,結合企業的運行現狀和財務現狀及時進行整改和調整,完善好自身的經管體系,這樣才能做到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增強企業生命活力。我國化工企業目前總體處于發展良好階段,但是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和缺陷,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化工企業要對自己的經濟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完善,轉變舊有的管理思想,從而保證化工企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