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指情況越來越壞,越來越糟糕。
【辨析】
“愈”在古文里有更加的意思。用于“每況愈下”“愈演愈烈”。注意不要和“越”搞混。
【起源與演變】
“愈”從心。《說文解字》中將其解釋為“病瘳(chou)也”。“瘳”是病愈的意思。所以“愈”的本義是病好,用于“痊愈”“愈合”。《孟子·公孫丑下》中有“昔者疾,今日愈”,意思就是以前的疾病現在痊愈。“愈”也可用作副詞,作為遞進,有更加之義。“每況愈下”這個詞最初是“每下愈況”,出自《莊子·知北游》:“正·獲之問于監市履豨也,每下愈況。”其中的“況”也并非情況,而是指因為對比而更加明顯。
【例句】
的確,老輩一天少似一天,人才好像每況愈下。——錢鐘書《圍城》
【字里字外】
有一天,東郭子問莊子:“你說的‘道’,到底在哪里呢?”莊子說:“無所不在。”
東郭子不解,繼續追問道:“您能具體指清楚在哪里嗎?您說清楚我才能懂。”
莊子答道:“在螻蟻中。”
東郭子很吃驚:“道那么玄妙的東西,怎么可能存在于螻蟻這么卑微的小生命中呢?”
莊子繼續說道:“道在野草里,在磚瓦里。”
東郭子愈加迷糊了:“野草和磚瓦,這比螻蟻還要卑下。道怎么會在這里?”
誰料莊子接著說道:“道在屎尿里。”
看到莊子越說越把道往更低下更卑賤的東西上說,東郭子疑惑不解,沉默不語。
莊子這才解釋道:“市場管理員司正和司獲問監市,到底怎么才能判斷豬的肥瘦呢?監市告訴他每下愈況。要把腳往下再往下,踩在豬下部的腳脛上,因為越靠下越是難長肉的地方。所以越往下踩,越能判斷豬最真實的肥瘦。這就是‘每下愈況’。道也是如此,越在卑微的地方越能顯示出道的本質。”
“原來如此。”聽了莊子一番解釋,東郭子這才了解到莊子的用意,心悅誠服。
后來,“每下愈況”在傳播中慢慢變成了“每況愈下”,并演變為越來越糟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