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日醫院中醫風濕病科主任醫師 陶慶文 主治醫師 鄢澤然 圖片提供/壹 圖

老王是大學教授,平時除了上課外,最喜歡的就是戶外運動,一有時間就邀約“驢友”們外出遠足、登山、騎行,年過六十依舊身體硬朗,連校醫院幾乎都沒去過。近期因教學任務較重,老王沒能按計劃外出運動,加之立秋后天氣漸涼,覺得膝蓋隱隱作痛。他還以為是長期沒有運動,關節“生銹了”,想著活動活動就好了,于是老王立即邀約“驢友”安排了一次登山。登山回來膝蓋卻沒有如他所愿疼痛減輕,反而出現了腫脹、疼痛加重,平時爬樓健步如飛的他只能望樓興嘆,感慨“廉頗老矣”了。那是什么原因引起王教授的膝蓋疼痛呢?經校醫院轉診來到中日友好醫院的老王,到中醫風濕病科的專家門診就診,我們初步判斷他是骨關節炎引起的膝蓋疼痛。
正常人體的關節骨面都覆蓋著一層薄薄的軟骨,軟骨由軟骨細胞和基質構成,能起到緩沖和減少摩擦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加,磨損加重,軟骨變薄,就像汽車減震彈簧,使用時間長了,彈簧彈性減退,減震效果就會減弱。軟骨變薄則骨面間的緩沖地帶減少,運動產生的沖擊和摩擦將直接作用在相鄰的骨面,引起骨面的損傷,長此以往就會導致關節間隙狹窄、骨刺形成、關節腫痛。這種隨著年齡的增加,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和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被稱為骨關節炎。像王教授這樣的患者為數可不少,據統計,60歲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能達到50%,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2017年末全國60歲以上人口約2.4億,也就是說60歲以上的人中至少有1.2億正在忍受骨關節炎的病痛。
原發性骨關節炎主要與衰老、生活方式、遺傳和體質因素有關,比如高齡人群,長跑、舉重運動員和重體力勞動者,更容易患骨關節炎;如果外婆、母親患有骨關節炎,那么女兒隨著年齡增加也容易患上骨關節炎。繼發性骨關節炎則繼發于其他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由于反復發作的關節炎可能會加速軟骨的破壞,導致關節過早出現骨關節炎的改變。
骨關節炎主要累及人體的負重關節,最常見的是膝關節、髖關節和脊柱。膝關節是人體承重和運動的主要關節,像王教授這種年齡60歲以上、長期運動損耗膝關節的人容易患上膝骨關節炎。在后續的檢查中發現,王教授的雙膝X線、超聲檢查發現了膝關節間隙變窄、關節周邊出現骨質增生等一系列改變,符合典型的膝骨關節炎影像學表現,印證了我們的判斷。王教授這下有點蒙,不是說好的“生命在于運動”嗎?怎么運動反倒成了骨關節炎的“幫兇”了?
生命在于運動是永恒的真理,但運動對于骨關節炎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適宜的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軟骨細胞的活力,鍛煉關節周圍肌肉和韌帶的力量,維持關節穩定;劇烈的運動則可加重關節損耗,可能促進骨關節炎的病情進展。
遠離骨關節炎,關節的養、護、治需要有機地結合,就像三重奏的樂譜一樣,才能為關節的保養演奏出動聽的樂章。骨關節炎急性期的治療需要快速地緩解疼痛、減輕關節炎癥反應,這樣可以減少關節的破壞、改善預后,待疼痛解除、患者情緒舒緩后,再來制訂養護方案。對于老年人來說,年輕時的運動方式并非完全適宜,特別是已有骨關節炎的老年人,需要有針對性地調整運動方式。下面我們結合王教授的實際情況,來看看如何制訂關節“養護治”三重奏。
首先,為了保養膝蓋、減少磨損,我們為老王列出了生活方式的負面清單。
●擯棄劇烈運動老年人的關節已進入遲暮,各項機能已逐漸衰退,劇烈的運動不但起不到鍛煉的作用,反而可能會對關節、肌肉、韌帶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單就膝關節來說,登山、爬樓、負重騎車、負重蹲起、長跑、長期開車,以及羽毛球、足球、籃球這些劇烈運動需要避免。
●適當遠離潮流王教授雖然年過六十,但年輕時留學美國的經歷和長期任職于大學的工作履歷,使得老王生活方式也很”潮“,經常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iPAD)、手機不離身,喜歡喝咖啡和碳酸飲料,冬天為了保持風度而放棄溫度。這些生活方式都被列入負面清單,要求老王減少電腦、手機的使用頻率,避免久坐,減少咖啡和碳酸飲料的攝入,注意關節的保暖。
同時,為了減輕老王的關節疼痛癥狀,改善生活質量,我們還給老王制訂了養護關節、預防骨關節炎加重的正面清單。
●保養關節,休息為主,運動為輔老年人新陳代謝減慢,軟骨細胞的更新已趨緩,開源受限,那么只能從節流入手了,因而增加休息時間、減少關節損耗是老年人養護關節的關鍵。每日1小時左右的散步、慢跑、游泳、太極拳、廣播體操是推薦運動項目,每日半小時左右的乒乓球、騎行、器材健身是有條件的推薦項目,條件是運動舒緩。同時建議盡量乘電梯上下樓,外出盡量減少負重。
●呵護關節,溫度為主,風度為輔氣溫下降后,早晚外出和夜間休息要注意關節的保暖,切忌貪涼。中醫認為,風寒濕邪是引起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一旦感受風寒,在外表現為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在內則可能引起關節腫痛、屈伸不利,保持局部關節的溫暖可以抵御風寒入侵。
最后,結合老王關節喜暖、舌淡苔白、脈沉等特點進行中醫辨證,在老王關節炎急性期,給予他補腎祛寒、通絡止痛的內服中藥和溫陽通絡、活血化瘀的外敷中藥,內外兼治,調理陰陽平衡。
其實不只是老年人,現在中青年人的許多生活方式也是不利于養護關節的,已經成為隱襲年輕人關節的“兇手”。
●耍酷一族有的年輕人喜歡掰手指以放松關節,其實是錯誤的做法,長期反復過度屈伸手指容易加劇關節軟骨的磨損,造成關節周圍韌帶的損傷,也可能引起肌腱拉傷和關節脫位,引起早發的手指骨關節炎。
●拇指一族長期使用電腦鍵盤、鼠標以及手機的人群被稱為拇指一族,長期固定一個姿勢容易誘發手部關節疼痛、手指麻木,反復如此則容易引起腱鞘炎、腕管綜合征,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出現手部關節的骨關節炎。

●有車一族行車過程中由于頻繁踩踏油門和剎車,腿部肌肉和關節必須時刻保持緊張,加之車內空調開啟,就容易引起下肢關節的關節炎和筋膜炎。
●愛美一族以女性較為多見,有些女性朋友為了漂亮喜歡盲目減肥、挎單肩包、穿裙子、穿高跟鞋,這些對于關節都有不利的一面。盲目減肥的女性瘦弱、營養不良,不能提供關節軟骨代謝必需的養分,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也較為薄弱,一旦受力不均(崴腳、跌倒)即容易造成關節損傷;背單肩包則容易造成一側肩部受力不均,磨損加重,引起關節炎和骨贅形成;穿裙子暴露膝蓋,容易招風受涼;穿高跟鞋則破壞了人體足部的受力點,使得跟骨更容易出現骨刺。
以上這些因素都為以后的骨關節炎早發埋下了伏筆,所以中青年人最好能把這些生活方式列入您的負面清單,對于預防骨關節炎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