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君
摘? 要:該文通過對脫硫脫硝系統生產指標對標工作的開展情況,闡述在脫硫脫硝特許經營企業內部推進生產指標對標機制的意義及取得的成效,指導企業建立完善的脫硫脫硝對標體系,搭建生產指標對標分析和競賽平臺,滿足精準定位、精細管理、精確考核的管理要求。實現同類機組生產指標對標分析研究,客觀反映各項目部脫硫脫硝指標在行業中的位置及存在的差距,促進企業生產指標管控水平不斷提高,培育具有極強競爭力的經營型對標團隊,提升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
關鍵詞:脫硫脫硝;特許經營;生產指標;對標
中圖分類號:TM621? ? ? ? ? 文獻標志碼:A
1 對標管理的內涵
對標管理也稱標桿管理,是現代化企業最主要的管理工具之一,其實質是一種促進績效改進和提高的工具,是學習和創新的過程。實施對標管理有利于加強成本控制、目標管理和績效考評。
2 脫硫脫硝系統生產指標對標管理的意義
大唐環境特許經營分公司主要從事火電廠脫硫脫硝系統的生產運營工作,目前共有28個運營項目部,分布在全國16個省市,項目高度分散,點多、線長、面廣,管理難度較大,因此建立完善的生產指標對標體系,實現生產指標對標規范化,對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特許經營專業化管控能力十分必要。
3 脫硫脫硝系統生產指標對標實施方案
3.1 對標總體思路
以生產指標對標為抓手,廣泛開展“立標、對標、達標、創標”管理活動,依托“環保設施生產運營監控平臺”,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指標數據庫,探索對標評價辦法,制定統一標準,通過運行和設備優化措施,全面提高脫硫脫硝生產指標管控水平。
3.2 對標指標選定
選擇重要的、關鍵的、覆蓋面廣、可以分解量化的指標,能夠以綜合反映項目部優化運行整體水平的生產指標作為建標標準。主要包括8個指標:單位減排脫硫電耗率、單位減排脫硫劑耗率、單位減排脫硫水耗率、單位減排脫硝劑耗率、單位發電脫硫電耗率、單位發電脫硫劑耗率、單位發電脫硫水耗率、單位發電脫硝劑耗率。
3.3 對標方法
按照不同的爐型、發電方式、脫硫技術、吸收塔布置、脫硫劑種類、脫硝劑種類,建立標桿值,每月開展對標工作。
3.3.1 以項目部為主體開展對標
項目部對標方式包括3種。1)同一機組單項指標對標:各項對標指標同比和環比對標。2)同一機組單項指標與設計值對標。3)同一項目部、同容量不同機組間單項指標對標:各項對標指標機組間對標。
3.3.2 以特許經營分公司為主體開展對標
分公司對標方式包括2種。1) 同容量(按300 MW、600 MW、1 000 MW分類)機組、同一入口濃度區間(不大于2 000 mg/Nm3;2 000 mg/Nm3~5 000 mg/Nm3;5 000 ~ 8 000 mg/Nm3)單項指標對標。2)按項目部各項指標基準值得分對各項目部綜合指標進行排序。
3.3.3 行業單項指標對標
依托中電聯節能環保分會燃煤電廠第三方治理脫硫脫硝生產指標對標平臺,建立指標分析診斷的常態機制,完善指標分析制度,將指標績效動態分析工作分解細化到生產管理的每個系統、每臺設備,使各系統及輔助設備在各種工況下安全高效地運行。
3.4 對標實施步驟
3.4.1 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對標管理,形成共識
建立分管領導歸口抓,部門具體抓的長效機制。成立以分管生產副總經理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設置由生產管理部負責的對標管理辦公室,負責對標管理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指標對標結果納入月度績效管理內容,形成層層傳遞壓力,人人關心指標,人人重視指標,千方百計完成指標的責任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
3.4.2 抓好對標管理重要環節,構建對標管理體系
3.4.2.1 深入調研,集思廣益,規范建標
根據各項目部脫硫系統技術路線和實際情況的差別,力求探索指標對標工作的客觀性,通過廣泛調研和召開現場會,確定將發電單位能耗和減排單位能耗作為評價項目部優化運行成效的一級指標。項目部積極開展小指標競賽活動,嚴控脫硫效率、排放濃度、漿液pH值、漿液密度等二級和三級指標。三級指標的建立,基本做到了橫向全面覆蓋,縱向分解到底,突出了指標的重要性,形成較為完整的對標指標體系,使體系內的指標可比較,既有合理性、又有挑戰性。
3.4.2.2 統籌兼顧,確定原則,科學定標
為了體現特許經營專業化管理,改變原有的較為粗放的指標管理辦法,樹立評選標桿機組和標桿項目部的目標,指導各項目部全面開展分機組生產參數和變動成本的月度收集和報送,確定項目部歷史最好值、分公司內最優值。在參考對比值的基礎上,以不高于分公司同期平均值、年度累計實際值為定標原則,經過反復協商,討論研究,確立不同等級機組每項指標的標桿值。
3.4.2.3 突出重點,優化運行,嚴格達標
對標辦公室組織對項目部的優化運行和技術改造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就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制定預防措施;督導項目部開展優化運行工作,完成漿液循環泵不同組合方式所對應的二氧化硫處理能力試驗,試驗數據分析同步進行;指導自營項目部積極開展小指標競賽活動。
3.4.2.4 完善機制,實踐特色,著力解決對標管理難題
在實施對標管理的過程中,集中研究解決對標管理中遇到的指標設定、指標考核、指標統計分析等難題,確保對標管理的有序推進。
3.4.2.5 建立運營工作群
堅持在群內對環保排放指標進行日通報,周排名,月兌現指標考核和獎勵,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3.4.2.6 依靠生產運營監控平臺,實現指標統計智能化、簡單化
因對標數據繁多,靠人工統計工作量大,評價分析滯后,為解決此問題,制定報表模板27個,實現生產指標網上填報和自動生成功能,確保了對標管理信息化、易操作。
4 對標效果
4.1 項目部對標成效
以三門峽項目部為例,優化運行、降本增效工作取得突出成果,項目競爭力全面提高,減排三耗連續兩年位居分公司前列,單位減排脫硫電耗、單位減排脫硫劑耗、單位減排脫硫水耗分別減少0.32 kWh/kg、0.23 kg/kg、4.49 kg/kg,二氧化硫瞬時超標有效控制,年度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降低1.2 mg/m3。
4.2 分公司內部對標成效
2018年,分公司單位減排脫硫電耗降低0.14 kWh/kg,節約電量約13萬kWh,單位減排脫硫劑耗降低0.04 kg/kg,節省石灰石用量約10萬噸。
5 對標中應注意的問題
5.1 標桿值設定的合理性
脫硫脫硝系統生產指標呈動態變化趨勢,且同類型機組因系統設計差異,各項能耗指標相差較大,設定標桿值的合理性應仔細商榷。
5.2 技術路線的節能優化
受設計技術路線和地方環保政策影響,超低排放改造后,設備冗余大,運行調整空間小,污染物出口排放濃度保持較低,不利于優化運行和指標對標工作,宜及時推廣節能新技術。
5.3 指標的準確可靠度
應保證生產現場各項指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計量表計確保準確,數據統計方法和周期應規范統一是開展能耗指標對標的關鍵因素。
6 結語
開展脫硫脫硝系統生產指標對標工作,可充分調動各級生產管理人員的積極性,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和先進的技術手段,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對標過程中,要積極探索對標的有效形式,集中精力解決對標管理中的難題,以對標促達標,以對標促管理,以對標創效益,全面提高生產指標管控水平。
參考文獻
[1]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火電機組生產指標對標管理方法指南[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