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塔山
《文史雜志》2016年第3期,刊載了富歲同志的“武則天的重農精神”一文,我再補充兩例,作為富歲一文的姐妹篇。
一、武后當朝時,每年都有一次“朝集使”聚會(各州郡進貢土產和珍奇物品的來使,叫朝集使),她親自接見來使,詢問各地農桑生產情況,并盛宴他們,發獎品。一次宴后,頒賜賞物,朝使們以為會賜各種珍品或金銀,不料卻是一本題為《兆人本業》的書。這是武后讓幾個文臣撰寫的一本農業書。她囑咐朝集使們,帶回去一定要州府官員認真閱讀、研究,酌情實施,使億兆人的本業(農業)發達起來。
二、一次,祀部侍郎徐有功帶著“銅匭”(武后設銅匭于宮門外,讓官吏、老姓投告密書)去見武后,銅匭中有一個予州(今洛陽附近)農民的奏書,說他的牛丟了,請武后為他尋牛。徐有功對武后說:“這簡直是開玩笑,戲弄陛下,應當問罪。”武后說:“我不這樣看,老百姓用牛耕田,和牛相依為命,丟了牛就無法耕種,還怎么生活呢?另外,看來予州地方并不安定。如果農民都豐衣足食,誰還無廉恥地去做賊呢?”之后,武后下詔命予州刺史賠償失主一頭牛,并放賑三日,獎勵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