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西門

楊鳳喜(右)慰問困難職工。
從飛機上看下去,迪慶群山連綿,遠處的雪峰遼闊高遠,蔚為壯觀。
他們擁有大美的風景,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文化資源,擁有獨一無二的高原特色農業,同時也意味著天高云淡,山高谷深,意味著基礎建設的受限。
正在建設的麗香鐵路、麗香高速公路,以及進入前期準備的滇藏鐵路、滇藏高速公路,香格里拉至稻城、香格里拉至西昌等滇川高速公路、梅里雪山民用機場等重大項目的建設,讓這片雪域高原看到了無限美好的未來。
未來,需要廣大職工建功立業,需要廣大職工的素質提升。
工會使命光榮,任重道遠。
10月31日—11月2日,香麗高速建設現場,一大早的工地上,雖然陽光明媚,卻透著陣陣寒意。由迪慶州總工會承辦的云南省第十五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2018重點工程香麗高速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公路測量工決賽如期舉行。公路通車后,將徹底結束迪慶不通高速路的歷史。筑路工人頂著高寒缺氧、強紫外線的惡劣條件,攻堅克難,將這條“發展路”“脫貧路”不斷推進。技能大賽的舉辦,進一步激發了香麗高速廣大建設者的主人翁意識,以賽促學,提升了施工人員的技術技能水平,提高了施工質量,加快了工程進度,為公路早日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旅游是藏區的主業。曾經,州總工會請來了昆明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的形象禮儀培訓師,對普達措、文博中心、虎跳峽和梅里雪山景區485名職工進行了職業道德規范和文明禮儀服務培訓;與旅游相關的前臺服務、安保、消防、客房服務等工種,技能競賽見縫插針,不遺余力。
2018年6月23日—28日,州總工會聯合普達措國家公園開展公園第一屆職工技能大賽,景區各部門的100多名職工代表參加了消防技能、游船駕駛技能、大巴車駕駛技能、點鈔點票速算技能、檢票技能、廚藝技能、行政業務技能、知識技能等8個競賽項目的比拼,提升了5A級景區標準化服務。
在建功立業的隊伍中,教育和醫療戰線的職工必不可少,他們的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到職工群眾的幸福感。
8月9日—11日,州總工會聯合州衛計委在香格里拉市舉辦了全州衛生應急技能競賽,來自州直、德欽、維西、香格里拉共36名選手就理論筆試、技能操作、桌面推演及知識競答進行了為期2天緊張激烈的競賽;11月,全州醫護人員臨床技能大賽在州人民醫院順利舉行,來自州人民醫院、州藏醫院、3個縣級醫院共40名隊員參加比賽,他們以競賽為契機,奮勇爭先,展示出全州醫護人員“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的奉獻精神。
事業發展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關鍵在教育。而在迪慶,教師力量的薄弱、教研水平的滯后,正是全州教育的短板。
從2013年開始,迪慶州與曲靖市達成對口援助支教協議,一方面由曲靖市選派優秀骨干教師到迪慶支教,另一方面抽調迪慶教師和學生到曲靖進行跟崗培訓、跟班學習。
與迪慶達成支教協議的,還有昆明的衡水中學。
而在迪慶的課堂里,2017年11月,工會組織的教師崗位技能競賽,先從粉筆字的書寫開始,逐步覆蓋到語文、數學、外語等各科課程,教職員工的整體素質明顯提升。
迪慶州政協副主席、州總工會主席楊鳳喜形象地說:“職工素質的提升,好比給他種一顆種子,點燃一團星星之火,日積月累,種子會發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職工會變成另外一個人,從門外漢逐步成長為行家里手,工會的技能競賽舉辦一次,職工可能受用一生。”
迪慶州職工服務中心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勞動爭議調解、農民工維權服務、職工法律援助、困難職工幫扶、職工醫療互助的職能作用,切實解除職工群眾的后顧之憂。
2014年,迪慶州新華書店的一位女職工,從農村家庭來到城市打拼,因患重病產生了高額醫療費用,使得自己的生活陷入艱難。隨后,她還需住院治療,只能向單位借了一大筆錢。正當她犯愁之際,新華書店的代辦員將這名女職工的住院單據拿到州總工會職工醫療互助辦事處,讓這名女職工獲得了12871元的補助金。
迪慶州公安交警支隊的職工李萬紅因一次交通意外造成顱腦嚴重損傷,住院治療產生了數十萬元的費用。在當年醫保中心上線封頂無法報銷的情況下,家屬拿著住院單據來到州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經審核,李萬紅獲得了107699元的職工醫療互助補助金,大大減輕了全家人因一場意外帶來的經濟負擔。
2015年4月,迪慶公路管理總段的退休老工人寸維熾,因患帕金森綜合癥,住院治療產生了26萬多元的費用,除去醫保的報銷,自付部分仍然不少。他參加了職工醫療互助,聽說到工會還能有報銷,于是讓兒子拿著住院的相關單據到職工醫療互助窗口來詢問,經審核后獲得了19561元的補助。拿到現金的那一刻,老人的兒子激動地說:“感謝州總工會一直以來為生病困難職工辦的好事實事,工會真的就是我們職工的家啊!”
州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李曉琪說:“迪慶地處三江并流腹地,自然風光得天獨厚,但同時面臨交通不便、氣候異常、高海拔缺氧的生存環境,經濟發展滯后,貧困面大,職工生病更需要有人幫助,醫療互助是服務職工群眾的重要載體和切入點,對于保障民生、凝聚人心、促進社會和諧、密切黨和職工群眾的血肉聯系,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正在建設的麗香鐵路、香麗高速公路,是迪慶聯通內地的經濟路、富民路,建設意義重大。2018年新年之時,州總工會聯合州文化館,來到麗香鐵路、香麗高速項目建設工地,把文藝送到生產建設現場,把黨和政府以及工會組織的溫暖送到一線農民工手中。
就在工地上,藝術家們帶來了13個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書法家現場揮毫,書寫了春聯贈予一線農民工,工會給農民工送上貼心暖心的慰問金,感謝他們的辛勤勞動。
今年中秋國慶期間,州總工會積極開展了送溫暖活動,通過走訪慰問、座談等形式,為困難職工、一線職工和農民工送上月餅、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須品和慰問金,全州共計慰問困難職工187人,發放幫扶慰問金33.6萬元。各級工會還走訪了在檔困難職工和一線環衛工人、景區站所農民工。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迪慶州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主任馬琳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藏族女孩,在她的腦海中,祖輩們世代傳承的,就是佛家的以善為本,以及感恩之心、救濟之心——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是人生的幸福。
當她走上職工服務中心的工作崗位后,為困難職工發放補助金、醫療互助金、金秋助學金、節日慰問金,就是一份份與人為善、扶貧幫困的愛心事業。來自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兄弟眼中的感激之情,讓她自己也深受感動。她曾在一份發言中動情地寫道:“著力解決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職工特別是困難職工最關心、最期盼、最迫切的突出問題,是工會幫扶工作永恒不變的主題,相信高原職工之家的愛也會像連綿的雪山情一般永恒不變,做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讓雪域高原處處充滿愛!”

李曉琪(右)為貧困戶送溫暖。
記者來到這片雪域高原采訪時,正趕上州總工會為職工群眾開展的三場活動。
2018年10月22日,在州總工會寬敞明亮的大會議室里,一場以“尊法守法·攜手筑夢”為主題的農民工法律知識競賽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
一直以來,農民工離開故鄉,到城市打拼,法治觀念和維權意識的淡薄,讓他們在討要“血汗錢”等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道路上吃了不少虧。
只有先學法尊法、守法用法,農民工的維權才會雄起。
迪慶州總工會聯合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州司法局在全州各縣市總工會、企業工會舉辦的這場法律知識競賽,經過初賽選拔,產生了32名農民工參加全州復賽。復賽以《憲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就業促進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涉及農民工勞動爭議、仲裁、工傷保險、社會保障、安全生產等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為主要內容,采取閉卷考試的形式進行。
為減少農民工來回奔波,此次競賽當場閱卷,當天公布成績和頒獎,同時選出了4名優秀選手參加省級決賽,展示了活動組織的高效。
10月26日,藍藍的天空有白云飄過,狼毒花紅遍草原。
在香格里拉石卡雪山腳下,一身迷彩服帥氣英朗的小伙子和身著絢爛服裝的美女在草原上圍了一個大圈,載歌載舞。
遠山近景惹人醉,歡聲笑語結姻緣。這是一場由州總工會和州民政局聯合舉辦的“浪漫十月·情定金秋”軍地青年聯誼活動,吸引了來自駐迪部隊和州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一百多名優秀青年男女,他們通過破冰游戲、才藝展示、趣味運動等互動環節,放松身心,敞開心扉,收獲友誼,當然,最好邂逅愛情。
州總工會副主席楊翠英出席活動,看到部隊的小伙子和職工玩得很開心,她高興地說:“現在機關單位考進來的女職工很多,而且好些單身,我們組織的聯誼活動,就是為部隊官兵和地方優秀單身女職工搭建一個相互了解、聯結情緣的平臺,關注職工的戀愛婚姻,讓她們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也是我們工會娘家人應有的責任。”
同樣是在10月26日,還有一場活動并不浪漫,而是你來我往的搏殺。
這就是由州總工會組織的州黨群系統職工男子籃球賽。
由于迪慶州的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堅沖刺階段,工作任務十分繁重,為不影響脫貧工作的正常開展,籃球比賽均安排在中午和晚上時間,但全體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熱情高漲,認真備戰,比賽打得如火如荼。
138名運動員歷時10天的廝殺,已到了最后的決戰時刻。
一身紅色比賽服的州總工會和州政協、州科協組成的第九聯隊經過頑強拼搏,榮獲冠軍。
州總工會副主席向正平作為一名參賽運動員,登上了冠軍領獎臺,笑得尤為開心:“工會有活動,職工才有活力,迪慶州的職工群眾擁有很好的運動基礎,各類運動會的舉辦,能夠讓職工通過比賽放松緊繃的工作之弦,激發他們更加昂揚的斗志,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迪慶州以集中辦學為重點的教育改革已有幾年時間,按照新的辦學思路,全州設置3所普通高中、7所初中、37所完全小學等50所學校。集中辦學的校舍建設,都按照“八級抗震設防、五十年不過時、藏區一流”的標準設計施工。
藏區最好的房子,就是學校。
對那些原先在鄉下教書、周末才回家的教職工而言,集中辦學讓夫妻告別了牛郎織女的生活。不同年齡的教職工聚在一起,學校一時熱鬧起來。
迪慶的冬天很冷,教職工的戶外健身活動基本不可能,如何在相對溫暖的室內也能開展健身活動,工會幫他們考慮到了。
州總工會自籌資金300多萬元,同時爭取到省總工會、上海市總工會援建資金的支持,為全州50所學校配備了健身器材。
2017年的最后一天,維西縣中路鄉中心完小,一年一度的迎新年職工文化體育活動在學校職工之家舉行。走進職工之家,教職工們發現自家的活動場所進駐了新的“客人”:跑步機、杠鈴、健騎機、組合訓練器,應有盡有。
他們的健身器材,就是由各級工會購買配送的,不僅在全州的中小學,就是每一所幼兒園也有。“服務基層、服務職工,心想著職工,錢花在基層”就是打通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的共同思路。
這樣的健身器材,州總工會在全州20多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也有配送,那些鍛煉身體的職工,大冬天的就不用跑到室外了。
香格里拉市上江鄉格蘭村,是一個以傈僳族為主的多民族雜居村,距市區136公里。經過精準識別,村里的47戶貧困戶,就是州總工會和香格里拉市檔案局共同的掛鉤幫扶對象。
2016年4—6月,州總工會出資與大理技師學院合作,聘請了挖掘機教練,在格蘭村舉辦挖掘機培訓班,經過一個多月的理論和實踐學習,43人拿到了挖掘機從業資格證書。
在格蘭村里,山野農家不乏臘肉、羊肉、野生菌等山珍美味,只是手藝欠佳,江邊的村子還好一些,山上的人家,吃法就比較粗放。
州總工會請來民族中專的廚師,在村里舉辦了廚師培訓班,教村里的婦女烹制菜肴,對12道家常菜的做法進行現場教學指導,讓舌尖上的美味大放光彩。
貧困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專以上的,工會通過金秋助學,連續2年,人均每年可獲得3000元的助學補助,幫助他們順利入學。
村民飼養的土雞和野生的蜂蜜,都是難得的原生態美味食品,掛鉤干部通過各自的朋友圈一曬,在群里一聲吆喝,食品都會成為搶手貨,也為村民脫貧致富助了一臂之力。
如今在格蘭村,州總工會通過支部聯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發揮,通過引導建設省級文明村、美麗庭院等活動,一個世外桃源般寧靜的山村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向正平掛包的一戶人家,全家7口人,其中3人分別遭遇了視力、聽力殘疾和精神疾病,兩位老人都已60多歲,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唯有戶主唐春喜是全勞力。
原本以為看不到希望的,但全家人并未自甘墮落,而是迎難而上,艱苦奮斗。戶主開拖拉機,幫村民運輸砂石料,患病者中,有人種植中藥材,有人養蜂,老人操持家務,把里里外外的事情經營得井井有條,他們脫貧以后的幸福日子,可以說是大家一起奮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