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穎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8)
受傳統教學管理制度的影響及教學觀念的限制,現階段的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及漏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多數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教學管理制度及教學理念的影響,習慣采用以老師自我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1]。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現階段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相違背,無法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及專業實踐能力。大多數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未能很好地將產教融合教學理念更新并優化自己的教學策略,只有在學生們實習階段才能實施校企合作的教學形式,且學生們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缺乏獨立思考及深入探究物流管理專業相關知識的機會,久而久之就導致學生養成了依賴老師講解的學習習慣,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現階段的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日新月異的發展趨勢,較多的物流管理相關理念及相關管理模式變化速度較快,課本中部分物流管理知識點較為過時,導致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需求不匹配,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缺乏學習興趣。并且在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老師過于重視課本中理論知識的教學,對學生的轉崗創業、職業規劃及立項等教學較為忽略,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及知識點不符合市場發展需求及專業人才終身發展的需求,物流管理專業相關知識未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專業知識及技能的學習,影響學生的綜合發展。
在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老師未能很好地發揮信息技術水平的優勢開展相應的案例分析教學、物流話題討論教學及多媒體信息教學,使得學生無法獲取最新的物流管理專業的相關知識,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及學習模式的優化。因此,在高等職業教育物流專業教學過程中基于產教融合實施相應的現代學徒制教學實踐顯得尤為重要。
現代學徒制在應用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特點,主要表現為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作為前提,西方國家在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的政策、法律及制度支持才能開展相應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我國在發展過程中與西方國家在教學管理制度、背景及表現形式上都存在著差異。現代學徒制教學要求在用人單位招工及學校招生相聯合的基礎上進行,當地教育部門應為這類高等職業教育院校提供較為優惠的招生政策及支持手段,實現利益相關的制度保障[2]。且還需要在雙重合法身份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學生們在學校上課時屬于學生的身份,在用人單位學習時屬于學徒的身份,在獲得雙重身份的制度保障基礎上才能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現代學徒制屬于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現代學徒制較為重視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對于學生們專業技能的培養較為重視,以提高學生及學徒的專業素質、個人發展及實現自我為教學目標,按照學生及學徒的需求、個人發展需求等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現代學徒制屬于我國基于國外教學經驗前提下探究的一種創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將學生及用人單位作為重要的主體,結合學校與用人單位的優勢,實現產教融合,學校是用人單位實踐的基礎保障,用人單位是學校知識與技能拓展的重要場地。
在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物流專業的現代學徒制教學過程中,還應重視在校內外合作用人單位中開創相應的實訓基地,引導學生們主動融入其中學習及實踐更多物流管理環節中較為先進的設備及信息,對實訓基地進行拓展,還可以實現各大高校之間資源共享的教學優勢,為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建設奠定基礎。在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下,僅僅依靠高等職業教育院校自身的教學水平及師資力量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現代學徒制教學過程中應發展及建設專業的教學團隊,讓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在擁有自己院校專門的物流教學老師基礎上融合來自于各大用人單位中優秀的物流師傅,實現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技能培訓的統一發展。引導學生在物流專業教學團隊學習過程中能夠實現學與工的相互融合,充分發揮教學團隊的教學優勢,幫助學生們全面認識物流管理專業相關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增進用人單位與學校之間的聯系,促進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水平及教學效率的提高。
應通過各種手段調動用人單位參與現代學徒制教學積極性。相關法規及政策要求用人單位必須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以某種形式參與現代學徒制教學,用人單位無法自主選擇,但在參與現代學徒制過程中其參與廣度用人單位是可以自己決定的[3]。應從現代學徒制招生制度入手,針對現代學徒制特點及教學需求構建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用人單位招工及高校招生相結合的制度,實現招生招工一體化的原則。通過聯合用人單位、學校及學生,全方面以簽訂協議的方式明確學生及學徒的身份,為學徒提供相應的崗位及福利待遇,由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全程負責監督,提高現代學徒制的管理的有效性及合法性。此外,用人單位應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及人才需求等決定用人單位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是否需要通過參與現代學徒制培養相應的人才,且在參與過程中將人力資源回報及社會回報、學徒主動跳槽或被挖走等投資風險等作為考慮因素。面對這種現象,相關政府應通過實施各方面的獎勵、免稅及補貼等形式調動用人單位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積極性,促使用人單位在選擇現代學徒制過程中實現自身效益的提升。
在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在產教融合的教學理念基礎上,以現代學徒制為教學指導,通過重新構建專業課程教學體系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重新構建課程教學體系應在遵循現代學徒體制的發展性、職業性及實踐性等原則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現狀及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創新及優化。要重新規劃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培訓的課程時間,實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用人單位調研活動適當地融入相應的理論知識學習過程中去,在實踐培訓過程中要求以鍛煉學生們的實踐操作能力為主,在一定的理論知識學習之后設計相應的綜合實踐訓練環節,使學生認識到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技能訓練相結合教學的重要性。通過科學合理的重新構建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體系,達到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目標,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為現代學徒制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在開展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應在產教融合的教學基礎上以多元化現代學徒制教學實踐途徑,如根據現代學徒制教學目標重新構建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體系、解除學徒雙重身份問題、采用多元化的創新的教學模式及拓展校內外的實訓基地、優化教學團隊等創新教學實踐措施,促進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水平及教學質量的提高,為社會的發展及用人單位的進步提供全能型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