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吳玉華
從偏居一隅的小縣城登上國際大舞臺,兗礦集團經歷了二十余年。
2018年10月,在古城太原舉辦的財富峰會上,兗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希勇在作主旨演講時說:“‘十三五’以來,兗礦集團通過實施布局優化、轉型調整、鞏固提升‘三步走’戰略,成為國內首家開放程度最高的能源企業、我國唯一一家擁有四地上市平臺的煤炭企業,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協同效應充分發揮,全球產業布局能力、國際競爭實力更加凸顯,國際化創新引領、資本運作模式加速形成。”
從開始“走出去”到正式落地生根,兗礦用了近10年時間。
兗礦毗鄰東南亞最大的煤炭消費市場日本、韓國,這使得上世紀80年代末兗礦在國內煤炭行業一枝獨秀。彼時,兗礦年產量3500萬噸,1/3出口到日韓。后來,隨著出口煤利潤變薄幾近無利可圖,兗礦縮減出口煤量直至為零。東南亞特別是日本對煤炭質量的苛刻要求,不僅奠定了兗礦煤的國際品牌,也觸發了兗礦“走出去”的意識。
90年代初,兗礦邁出海外第一步。沒想到,這只邁出去的腳,10年后的2004年才在澳大利亞的南田煤礦落下。南田礦因自然發火,已經九易其主,礦主急于低價出手。兗礦抓住這次機遇,以3200萬澳元的“撿漏”價拿下海外第一單。2006年9月,該礦恢復生產,2009年收回全部投資。改名澳斯達后,該礦每年貢獻200萬噸原煤,奉獻效益近1億澳元。
兗礦收購澳斯達成為中國企業標志性事件:中國第一家“走出去”全資開發海外煤炭資源的企業;在澳洲歷史上第一個采用綜采放頂煤生產工藝;實現中國煤炭行業由人才、技術、資金“三輸入”向“三輸出”轉變。關鍵的是,兗礦構建了海外業務開發和資本運作新平臺。
2008年后,兗礦先后考察調研了二十余個境外項目。至2017年底,兗礦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煤炭生產和供應商,擁有澳大利亞前10大煤礦中的3個;持有紐卡斯爾港27%股權、威金斯島煤炭碼頭5.6%股權,擁有港口配額3000萬噸。
在澳大利亞步步為營穩打穩扎的同時,兗礦把國際化視野瞄向其他國家的其他資產。2011年,兗礦當機立斷拿下加拿大85.76億噸的優質鉀礦資源。
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落地生根的同時,兗礦把戰略目光瞄向“富得流油”的拉美,尋找新的戰略發展平臺。
1999年,兗礦鐵運處參與委內瑞拉鐵路項目建設期間,發現了40多年深受水患困擾、境遇和南田煤礦類似的索薩·門得斯金礦,隨即以23%股份與山東黃金集團成立“金兗股份”,協助委內瑞拉處理該金礦水患,歷時3年3個月恢復生產。在與委內瑞拉結下金子般友誼的同時,他們也發現委內瑞拉黃金礦品位非常高,值得開采,遂向國家開發銀行匯報并得到支持。2017年2月13日,兗礦集團總經理李偉代表兗礦與委內瑞拉生態礦業發展部簽署《關于組建合資公司合理開發委內瑞拉黃金礦業的路線圖》。

兗礦加拿大公司鉀礦項目鉆探現場
李希勇認為,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對黃金儲備及消費需求巨大,黃金產業在今后相當長時期內不會成為沒落、蕭條的產業。“委內瑞拉黃金資源勘探程度低,開采選冶技術落后,國民經濟極度低迷,當前估值相對較低,有利于兗礦以較低成本實現合作開發。”
2016年8月,李希勇去南美考察,一眼就看中了這里。他提出把南美建成“兗礦戰略新區”的構想。
隨即,兗礦派出一支由3名年輕博士組成的平均年齡僅33歲的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團隊,奔赴素有“絲路驛站”之稱的南美國家厄瓜多爾,開啟了艱苦的有色金屬資源踏勘征程。在經過國內地質、采礦、勘探、環保、經濟等專家組反復論證、對比篩選、實地考察的基礎上,2017年4月,《厄瓜多爾礦業綠地區塊風險勘探可行性研究報告》順利通過審查,正式通過立項。
基于對厄瓜多爾國家即將實施資源普查而又缺乏必要的勘探技術支持的認真考量,兗礦提出一個大膽而自信的設想:以技術換礦權。通過與包括時任厄瓜多爾總統、厄瓜多爾國家礦業部等高層的密集溝通洽商,兗礦一舉擊敗澳大利亞的漢瑞公司和EMG公司兩個強勁對手,以技術服務輸出贏得綠地區塊風勘項目合作協議談判權。
厄瓜多爾第一次把100%的礦權轉讓給他人。這也是中國大型能源企業首次在厄瓜多爾持有100%礦權。這一歷史性突破,彰顯出正在走上世界舞臺中央的新時代中國的國力國威,展示出兗礦集團作為世界500強國際化能源集團的雄厚實力。
黑的煤炭,白的鉀肥,黃的金子,綠的資源,兗礦“多點支撐,多元創效”的國際化格局已悄然形成。
在財富峰會上,李希勇回顧了兗礦國際化歷程,也分享了兗礦國際化的體會和感悟。
高效的資源整合能力,是培育國際一流企業的制勝關鍵。兗礦充分發揮技術、品牌、管理等比較優勢,大力實施“產融結合、雙輪驅動”戰略,優化布局煤炭、鉀鹽、有色金屬產業,擁有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回報率高、競爭力強的礦產資源。澳洲建成最大煤炭上市公司,先后進行7次重大并購,累計投資80億美元,控制煤炭資源100億噸,年生產能力8000萬噸。北美擁有豐富鉀礦資源,收購加拿大薩省19項鉀礦探礦權,擁有鉀礦資源85億噸,達到儲量級別的資源20億噸,是國內鉀鹽總量的兩倍。南美打造國際發展戰略新區,在厄瓜多爾獲取520平方公里金屬礦采礦權,其中銅礦資源220平方公里,金礦資源300平方公里。全球搭建現代跨境電商平臺,兗煤澳斯達與兗礦易佳組建跨境電商,“全融通新零售”模式初步形成,經銷產品500余種,年營業收入突破1億元。
突出的技術創新能力,是培育國際一流企業的強勁引擎。兗礦先后建成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工程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院士工作站,“十三五”以來累計投入118億元,研發應用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甚至具有世界首創意義的科技創新成果,企業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0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綜放開采技術全球領先,露天開采技術世界一流,氣化液化技術持續領跑,高端制造技術獨具優勢,數據信息技術取得突破。
全球的融合發展能力,是培育國際一流企業的重要法寶。實施國際化發展,必須堅持國際化視野、國際化管理團隊、國際化管控體系,著力抓好屬地融合、人才融合、文化融合、管控融合“四個融合”,學會“給外國人當老板”。
系統風險管控能力,是培育國際一流企業的根本保障。由于國際視野、民族情感、宗教習慣、人文環境的巨大差異,中國企業開展境外投資、經營,要科學研判地緣政治風險、法律風險、匯率風險、文化風險和社情風俗風險“五大風險”,建立健全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風險監測、風險控制、風險改進提升的全流程管理體系“五個體系”,確保企業穩健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