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媛 (南京書畫院 210006)
何謂藝術意境,藝術學界尚未對此形成通說,本文認為。藝術意境主要是指社會個體在接觸文藝作品,在文藝作品中感受到的情感境界以及思想境界。一方面,“意”主要是指情和理的有機統一;另一方面,“境”則強調神和形的有機協調。國家中的藝術意境不僅單純指國畫中所蘊含的而藝術美感,也表現出國畫作品中體現了靈魂美和情感美。實質上,國畫的意境是無窮無盡的,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典型如,許多國畫作品中,國畫創作者在國畫中留下留白之處。這些留白之處并不是藝術家隨之繪制的,而是蘊含著藝術家一定的深意以及藝術家對意境的理解。相較于西洋畫,國畫更加注重畫家的主觀情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隱含的意境。
國畫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被道家、釋家、儒家等思想影響,其藝術意境的內涵不斷得到豐富。現階段,我國國畫藝術創作中,不同藝術作品的藝術意境也整體表現出道家、佛家、儒家等思想。總體而言,我國國畫藝術意境的表現手法變遷如下:
墨是國畫藝術創作中常見的要素之一,也被稱為國畫藝術的精髓。從古至今,墨和彩的有機結合,深刻影響著國畫的藝術意境。尤其是水墨畫中,國畫藝術創作者通過調配墨和水的比例關系來創作國畫,使水墨畫具有一種色彩飄逸的意境,也給觀賞者無窮無盡的聯想。在宋朝,水墨畫迎來了發展的高峰,這一朝代的國畫藝術創作者們通常對自然景物進行觀賞后,在腦海中對藝術進行構圖。這種創作模式在水墨畫中延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直至受到藝術家馬遠以及夏圭的邊角式影響后,這種創作模式以及意境表現手法才發生了改變。
從古至今,線條一直被國畫創作者們用于表現一種古樸的意境。這是因為,線條的處理能夠讓觀賞者在觀看藝術作品時體會到繪畫作品中的一種空間美感,引發觀賞者對于國畫藝術作品無盡的遐想。伴隨時代的發展,國畫藝術創作者們對于線條的處理也愈發的嫻熟,到了東晉時期,國畫藝術創作者主要是通過線條來表現出一種形神觀。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國畫創作者們則主要是將線條上升到精神表達的高度,線條備受大量國畫藝術創作者的喜愛和追求。
伴隨現代繪畫技法以及繪畫理念的創新,潘天壽以及徐悲鴻等著名國畫創作者們通過簡筆素描等方式來繪制國畫,并表現出一種隨意意境。簡筆素描能夠營造一種簡單典雅、自然隨意的藝術意境。除此之外,許多國畫創作者在采用簡筆素描的方式創作國畫時,通常還會運用一定的繪畫技巧并融入自身的藝術思想,使國畫作品看起來更加隨意。
眾所周知,構圖是國畫藝術創作的核心部分和基礎部分。國畫藝術創作者們精心的進行構圖,可以讓國畫呈現出別有一番風味的意境。第一,國畫藝術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要適用留白這種方式,為畫面整體賦予更多的內涵,激發觀賞者對于國畫藝術創作者的思考。第二,國畫藝術創作者要提升自己對于平面設計的理解,不斷提升自身的構圖能力。第三,國畫藝術創作者要加深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同景物寓意的理解。例如,仙鶴、亭臺樓閣以及青松翠柏通常具有長期不老的寓意。國畫藝術創作者們在構圖時,可以將其搭配以其他的相關性要素,讓人們體現到一種清新素雅的意境。
毛筆作為國畫創作中最基本的工具,對國畫藝術意境的表現具有影響。第一,國畫藝術創作者想要表現出清新綺麗的意境時,可以適用細致的筆鋒,讓國畫表現的更為精致。第二,國畫藝術創作者想要表現出渾然一體的意境時,則要講究用筆的力度,通過控制用筆的力度來表現出不同的線。第三,國畫藝術創作者要善于綜合使用不同的毛筆,通過不同型號的毛筆來進行繪畫創作。例如,我國著名國畫《清明上河圖》中,由于要營造一種情境交融的意境。因此,創作者使用了不同型號的毛筆對國畫進行創作,用大毛筆進行整體著色,用小毛筆對人物進行勾勒,保證畫面清晰細致的同時,給人以一種情境交融的意境。綜上所述,用筆的技法以及巧妙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國畫的意境。因此,國畫創作者在創作時要靈活運用毛筆這一工具,充分發揮毛筆在藝術意境表現中所發揮的價值。
用墨的技巧與國畫中藝術意境是緊密相連的,尤其是在著色過程中,用墨的技巧更是會起到一個關鍵性的作用。第一,國畫藝術創作者想要表現出較為強烈的意境時,在用墨時就要主義畫面的鮮艷度和飽和度,用墨稍重。第二,國畫藝術創作者想要表現出較為清雅、恬靜以及簡約的意境時,則應當用墨稍輕。典型如,我國著名國畫作品《滿江紅》中,作者為了表現出濃厚的愛國情懷,使用了較為濃重的墨色,讓觀賞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實現情感交融的目的。第三,國畫藝術創作者要注意宣紙以及墨汁的選用,在了解宣紙以及墨汁特性的基礎上來駕馭筆墨,更好地吸引觀賞者的目光。
虛實相結合是國畫藝術創作中一種高深的創作技巧。國畫藝術創作者恰到好處的運用這種表現手法,進一步對景物空間進行拓展,可以給觀賞者以一種視覺沖擊感以及視覺震撼感。典型如,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所繪制的國畫作品《蝦》中,對蝦頭進行寫實的處理,對蝦須以及蝦身進行寫虛的處理,最大限度的表現出蝦鮮活的特點,給人以一種活靈活現以及輕盈靈動的感覺。因此,國畫創作者在創作國畫過程中,要善于從既往優秀作品中汲取經驗,將虛實相結合的意境表現手法運用到國畫當中,讓自然界的各種靜物能夠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呈現出來。
從古至今,許多國畫創作者在創作國畫過程中也會賦上相關的詩、詞,實現寓景于情、寓景于詩以及寓景于畫,讓讀者更加直觀的了解作品的特點以及想要表達的內涵和情感。由于現代藝術學強調國畫創作的情感性、藝術價值性,所以即使對同一自然景觀或者其他事物,不同的繪畫者們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在國畫中配以相關的詩、詞,能夠更好地表現出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意境,給觀賞者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基于此,國畫藝術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靈活性地賦上不同的詩詞,加強自身文學底蘊,實現國畫創新。
為了更好地提升國畫整體的質量和可觀賞性,國畫創作者在繪畫過程中要善于塑造意境和創作意境,使用意境表現手法了增強國畫本身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進而使國畫本身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除此之外,國畫創作者也要將情感融入其中,增強國畫的藝術魅力,使我國這一傳統藝術能夠不斷在傳承的基礎上實現創新,充分體現我國國畫在世界畫壇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