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交通銀行財務會計工作堅定“兩化一行”戰略方向,遵循“186”戰略施工圖,聚焦創造價值,強化能力建設,扎實推進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緊密圍繞集團年度經營目標,以考核激勵工具組合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成本管理落實降本增效,以財務管理推動合規管控,以管理會計推動精細管理,以數據信息支撐經營決策,以黨建工作強化隊伍建設,繼續為集團“十三五”時期深化改革、轉型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186”戰略施工圖中提出“建最佳財富管理銀行”的戰略目標,以創造共同價值、提供最好服務為核心要義。預算管理圍繞價值創造,致力提高跨境跨業跨市場跨界跨線的服務能力,績效考核將戰略重心從“關注財務指標”到“關注價值創造”,實現集團的高質量發展。
助力發展,預算管理積極應對經營形勢變化。統籌考慮內外部經營形勢、市場預期、同業競爭等因素,有效發揮預算管理對集團經營的引導作用;嚴格落實董事會、高管層關于全行2018年集團盈利增長的要求,配合境內分行、海外分(子)行、控股子公司、總行直營機構等做好預算編制;進一步加強全行盈利進度及息差走勢的監控和分析,優化完善息差及盈利管理工具,提升管理質效,促進全行達成整體經營目標。
對接戰略,考核激勵適應經營管理新要求。全面對接戰略規劃以及“三增三降”重點工作要求,在對總行各部門及分行廣泛書面及實地調研、充分評估論證的基礎上,修訂完善考核辦法,充分對接外部監管及市場變化,健全完善差異化考核機制,促進全行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優化完善境外銀行機構和子公司考核辦法,境外銀行機構堅持“效益優先”“轉型發展”和“風險合規”的考核導向,提高跨境跨業跨幣種服務能力;子公司考核體系突出強調行業特征和經營發展特點,為客戶提供跨業跨市場乃至跨界跨線的服務。強化板塊與前臺部門、直營機構的考核,結合“條塊結合”經營理念,全面落實監管要求,提升板塊間競爭意識,持續提高直營機構利潤貢獻,助推“雙輪驅動”發展模式落地。
“186”戰略施工圖中提出從“客戶至上、兩化道路、雙輪驅動、雙線協同、科技賦能、人才引摯、風控護航、家園建設”八個方面勾畫戰略的施工方向和路徑,資源配置深化集團內聯動協同,注重建立戰略落實的傳導機制,省轄分行通過完善改革發展機制,推動轉型提升。
動態優化,政策工具適時調整加大統籌激勵力度。各政策工具均較好的遵循工具定位,從優化資產負債配置、撬動戰略型重點業務發展、深化集團內聯動協同出發,結合8 項戰略措施,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和全行業務發展狀況,及時作出優化調整,加大資源統籌激勵力度。
轉型提升,省轄分行持續完善改革發展機制。加大考核引導力度,密切跟蹤改革發展行動計劃及相關績效考核指標實施效果,推動省直分行發揮轄行轉型主體職能。從區域發展、分類分級、發展階段等維度總結省轄分行改革發展現狀,從聚焦創造價值、加強業務管理、夯實客戶基礎、強化成本管理、優化風險管控等多維度評估完善改革發展體系,激發轄行改革發展活力。
圍繞“增有效客戶、增核心負債、增轉型收入、降風險成本、降資本占用、降營運成本”6 項重點工作,在“降營運成本”方面,構建“短期目標管控、中期機制約束、長期轉型投入”管理機制;在“降資本占用”方面,做實總體規劃,進行科學、合理的預算分配,強化資本約束要求。
壓實責任,成本管控強化約束實現精細化管理。持續優化費用配置模式,費用配置實行“基礎+營銷”新“雙掛鉤”模式,在保障基本需求的同時構建緊平衡狀態,強化費用預算硬約束。構建“短期、中期、長期”與“事前、事中、事后”相結合的成本管理機制,通過集中培訓、片區調研及材料解讀等多種方式,向分行傳導成本管控理念,解讀費用配置政策。對日常營運支出、營銷費用等研究開展差異化管理,優化營運成本核算體系。嚴格控制資本性支出,持續推進存量網點面積壓降,督促分行加大閑置房產處置力度。2018年,集團成本收入比31.50%,較上年下降0.35個百分點,實現近三年來首次回落。
降資本占用,資本管理高級法持續優化完善。繼續實施經濟利潤及RWA限額績效考核,持續優化經濟資本配置機制,完善附屬機構資本評估機制,指導子公司建立資本管理自評估機制。組織開發完成交行首個經濟利潤測算模型手機APP,支持業務人員隨時隨地測算業務綜合收益及盈虧平衡點。跟進研究并完成債轉股、子公司增資轉制、IFRS9(《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IFRS16(《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等影響分析,不斷提升資本精細化計量水平,合理節約資本占用,提升資本充足率約0.5個百分點。
全力推進可轉債項目發行,從報送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到取得批復僅兩個月。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監管部門政策號召,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8年11月28日發行100 億元小微金融債,期限3年期,票面利率3.79%,創造了金融債定價新低。做好2018年30 億美元國債以及兩期共計100 億元人民幣國債發行,再次擔任美元國債的聯席主承銷商、賬簿管理人及財務代理,連續十六次牽頭人民幣國債發行工作,專業水平受到財政部高度肯定。
強化應用,數據治理夯實源頭質量整合搭建。2018年2月,交通銀行預算財務部新增數管新職能,轉變為全行數據主管部門,牽頭承擔全集團數據的統籌規劃、制度規范、標準制訂,對接前臺數據應用需求,實施跨條線數據綜合分析等工作職責。預算財務部門積極履行數管新職能,圍繞“釋放數據價值”核心目標,以組織推動治理,建立以數據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為核心的組織架構體系;以制度規范治理,構建數據治理制度框架體系;以平臺支撐治理,搭建“匯、管、用”三位一體的數據管理運用平臺體系,逐步達成質量可靠、共享有序、價值可見、安全穩定的數據治理新生態。
價值管理,“條塊結合”打造價值分析與決策平臺。完善客戶綜合貢獻評價體系,將全行業務發展聚焦到客戶的拓展、提升和留存上來,不斷提升客戶發展能力。優化績效考核工具,持續深化“條塊結合”預算管理的應用,生成多維度、自動化、可視化的管理層分析報告,構建智能化分析管理工具,全面提升經營單位決策分析能力。優化預算預測報表體系,實現動態場景模擬,開發面向前臺人員的新發生業務利潤速算模型,支持客戶經理合理定價、精準營銷,提升全行外部定價能力和綜合收益水平。
財務合規,制度建設和系統優化扎實推進。連續三年參與五大領域治理工作,對檢查發現集中采購管理不合規問題積極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實。匯編財經法規和相關監管規定,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和財經紀律,夯實制度基礎;嚴格落實監管要求,深入整治“市場亂象”,建立長效機制;開展財務合規知識競賽,匯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等218 個案例,督促干部員工提高財務合規意識,從源頭上筑牢風險防控防線。
規范采購,集中采購加強監督管理和協調服務。組織開展長期合作供應商(當前連續合作超過5年)的專項自查和檢查工作,梳理、排查1 300 余家長期供應商,建立了全行長期合作供應商清單;堅持以提升公開招標和壓降單一來源采購“一升一降”作為全年集中采購工作目標;建立集中采購問題收集診斷機制,指導各單位相關人員合規采購。
推進IFRS16,盈利預測與對外披露持續提升質效。妥善應對IFRS9 實施攻堅階段各類問題,密切關注同業新準則實施影響,補充完善IFRS9 下相關管理辦法夯實制度建設,全方位統籌推進新準則平穩落地。穩中求進持續提升披露報告編制質效,從流程、制度等多個方面加強對外披露報告編制效率和質量的把控,針對現任外部審計師5年中標有效期已滿的問題,把控審計師聘用流程保合規。立足會計核算角度研究監管新規,為創新業務合理配套核算規則,保障會計信息質量。配合全行“兩化一行”戰略步伐的加快推進,利用系統化方案提升盈利預測效率,繼續做好海外分(子)行報表和盈利預測報表質量監控工作。
稅務管理,所得稅增值稅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深入研究稅收政策,結合最新的稅收政策要求,對年度所得稅清算工作提前部署、加強指導、統籌安排,梳理小微企業貸款利息增值稅免稅條件,積極推進系統改造,實現了稅收優惠政策的合理安排、最大限度使用。有序開展增值稅各項工作,配合財政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稅務機關完成相關調研,持續推進系統優化,合理應對增值稅稅率變化政策,繼續通過配套考核加強費用類進項抵扣率管理。夯實稅務管理基礎,全面梳理各稅種政策要求及實際工作情況,結合增值稅最新政策對省分行、轄行進行培訓和答疑,外請稅務專家對稅法進行專題培訓,加強分行稅務管理指導及培訓。
完善人才交流機制,委派優秀干部和業務骨干去基層鍛煉或支持海外分行建設,接收多批次分行業務骨干到總行鍛煉;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積極打造專家型人才隊伍,提高員工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加強部門文化建設和人文關懷,通過組織戶外拓展培訓活動、開展跨部門文體活動等方式,增強部門凝聚力和員工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