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管理學院 201620)
打造一個文化與養老相結合的全新養老模式迫在眉睫,在滿足老人物質需求的基礎上, 更加關注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實解決老年人的“低精神收入”問題。文化館作為開展群體文化活動的場所,社會性強、文化傳播速度快,新階段文化館的免費開放給老年人學習文化知識提供了一個優質的環境,對提高老年人的知識素養和精神境界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同時對于我國的文化養老模式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文化養老是為了滿足老年人的內在精神文化需要而打造的高層次養老模式,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人文關懷相結合并在養老方式上加以表現的形式。文化館免費開放給文化養老模式的發展提供了機會,有著重要的現代化意義。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倡導文化養老可以有效緩解這一問題。文化館的免費開放給老年人獲取知識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空間,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指數,降低老年人不良情緒的誘發,頤養身心,延年益壽,也是緩解老齡化問題的有效途徑。同時,文化館的免費開放會使老人“有處可去、有人可陪”,減少老人的孤獨感和寂寞感,積極應對了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有利于健康中國目標的形成。文化館免費開放打造以文養老的新格局,提升了老年人的自我人生價值感和獲得感,實現老年人全方位、多樣化的需求,有助于“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等更高目標的構建。
隨著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革新,國家越來越關注老年人的生活如何過得更有意義和更有價值,因此免費開放文化館來培養老年人的文化知識水平和樂趣。這一方面可以把老年人聚集到一起,應用到文化建設當中, 共同涉足于老年文化的籌建。另一方面在老年人當中有一部分人在歷史的長河中積累下來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實踐經驗,可以讓這一部分老人帶動其他老人一起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倡導文化養老,積極發展“銀發文化”,提高我國的文化效益。文化館的免費開放,增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拓寬了信息的發布渠道,老年人的道德修養和藝術情操都得到升華,為有效傳播文化養老拓寬了道路。
文化館作為發展文化養老的重要渠道之一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館的免費開放,一定程度上給予了老人精神慰藉,加強了文化養老的傳播。但就目前來講,由于我國文化館的發展速度慢、影響力小,文化養老模式起步較晚,政府機構作為養老事業的領導者,還存在重物質養老輕精神養老的傾向。現階段大部分老年人還不懂得什么是文化養老,因此就不愿意去文化館。加之老人受“居家養老”模式和“養兒防老”觀念的影響,認為晚年和自己的子女生活在一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選擇在家頤養天年。這就導致了文化館的利用程度不夠,對文化養老模式的傳播力度較小。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文化館的建設有省級市級縣級不同層級的文化館,這些文化館的建設和發展讓老人們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彌補了他們這一輩沒進過高等學堂的遺憾。但現階段文化館之間依然存在著封閉的特征,各個文化館之間的信息資源未達到共享,由于文化館的等級不一樣,文化資源的覆蓋率也就不一樣,各個地區甚至同城之間的老年人接受著不均等的文化服務,就難于保證老年人們在精神文化層面的需要,一定層面上阻礙了文化養老模式的蓬勃發展。
倡導文化養老可以增強老人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時還能協助老人們樹立一個健康積極的老年價值觀。但文化館免費開放助力文化養老必須要有合理的策略支持才能助其發展。
文化館在助力文化養老發展時應該以老人的自身需求為導向,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分析,遲暮之年的老人更加追求的是精神層面上的需要,他們需要的是歸屬感和安全感,渴望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撫。文化館可以讓老年人進行投票的方式來開展能讓老年人頤養身心并且被老年大眾所接受的展會和講座。同時,不同的老年人接受過的知識文化水平不同,對各種文化的需求就不同,擅長的文學藝術也不同。對文化精神的追求是老年人的心愿,文化館在免費開放的時候應該提供多種多樣的娛樂活動,只要老人愛好的,不管是傳統文化還是現代文化文化館都應該提供給老人,給老人普及讓老人吸收,讓老年人能夠真正的從“老有所學”到“老有成就”的轉變,同時也助推文化養老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每個文化館內部的文化都有差異,隨著老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影響,他們在接受本地文化的同時也需要普及全國各地的文化,因此就必須要統籌各個地區文化館的文化資源以達到資源共享來滿足老人們的需求。互聯網所帶來的開放、合作、共享觀念的發展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出現,給文化館的文化資源共享提供了機遇。因此,可以借助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來促進文化館的轉型升級,建設多元化文化館大數據平臺,把各個地區文化館的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實現線上線下的文化交流與互動,更好的籌集和利用各地區文化資源,使得每個地區的文化館都可以通過該平臺讓老人學習到全國各地的文化知識,實現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和互補的效果。
當今我國人口密度大,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我國文化館普及程度小、覆蓋范圍窄、文化館內部設施不齊全,還不能完全滿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要。文化館免費開放助力文化養老就必須加大資金投入,由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經濟實力落后,顯然很難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如果建設資金鏈上出現了問題,將無法滿足老年人們與日俱增的文化需求。并且文化館的建設周期長,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回報,加之我國文化館的融資渠道不暢通,進一步阻礙了文化館的建設,從而制約著文化養老的有效發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老年人口規模大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而我國文化館的建設基本上只覆蓋到縣里,國家把更多經濟和精力投入到了城鎮,忽視了農村老人的文化養老,農村老人的文化養老最缺乏的是像文化館這樣的集優秀文化知識和娛樂活動為一體的一個好的平臺,沒有這一平臺來給他們普及文化知識,生活在農村的老年人口很難享受到文化館的文化知識熏陶,難以認識到文化養老的涵義所在,這不僅影響著農村老人的身心健康,同時也阻礙了文化養老模式的發展。
文化館的免費開放對于老人來說,既是實現更大夢想的舞臺,也是一個文化養老的平臺。相關部門應該要不斷的完善和彌補文化館的不足,把文化館建設成一個老年人樂意接受且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養老平臺,讓文化館成為老年人發揮余熱的空間和平臺,促進文化養老向更深層次的方向推進。借助文化館來搭建一個好的文化養老平臺,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養老環境,提高文化養老的科學化和實踐性水平,去為更多的老年人點燃起另一片生命的春天,讓文化養老創造絢麗多彩老年生活,構建一個和諧的養老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