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330063)
江西的傳統手工造紙業,可以追溯到元代,歷經明清兩朝的發展躍居為全國制紙中心。江西竹林茂盛、河流眾多,為傳統造紙業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全省制紙做坊分布廣泛,年產紙量大,所產紙張品種繁多如:奉新、宜春、萬載、萍鄉多生產粗紙以表芯(有大表、中表、小表多種)、花箋、火紙和其它草紙為主;細紙以毛邊、連史、泰和、關山、貢川等為代表,特別是贛東北上饒地區鉛山縣所出的連史紙成為中國傳統手工竹紙的杰出代表。它因細膩柔軟,薄而均勻,色白如玉,經久不變等紙質特點深受世人的喜愛。明代學者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詳細記錄了鉛山連史紙的詳細生產過程。“鉛山諸邑所造柬紙,則全用細竹料厚質蕩成,以射重價。最上者曰官柬,富貴之家通刺用之。”說明了鉛山連史紙品質的優秀。鴉片戰爭之后,西方機制紙大量沖擊了國內市場,江西傳統手工造紙逐漸凋零。但在上饒鉛山、萍鄉、奉新等偏遠地區,一些傳統手工制紙技藝一直保存較好,但因為宣傳保護力度不夠,江西傳統古法造紙卻很少被世人所知。
文創衍生品是指借助于科技手段和創意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再創造與設計,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提升附加值的產品。在非物質文化宣傳和旅游發展需求下,文創品設計近年來發展迅速,它已成為消費者與文化產品之間的橋梁。不僅能宣傳產品歷史文化價值而且能提供的不菲的經濟附加值。目前在歐洲和日本、韓國等地,傳統手工制紙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被當作獨特的手工藝受到政府的重視和保護。相關紙類文創品的設計開發成熟,類型多樣。江西省的文創衍生品設計開發起步較晚,特別因為許多傳統造紙作坊在地理上處于相對封閉的位置,導致江西各地傳統手工紙的文創衍生品開發幾乎為空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據筆者調查,目前江西傳統手工紙文創品分為兩個方向。質量較好的手工紙如含珠實業公司的鉛山連史紙主要銷售目標為書畫或傳統金石典籍的印刷上,開發相應的文創品多為古典書籍類,專業性強,消費受眾面小。而贛地一些旅游地區所銷售的手工紙文創品,大部分源于商家在云南麗江、安徽宣城等小商品市場中的批量采購。這些鮮花紙、皮紙、宣紙等質量一般,創意類似,設計簡單。許多作品只是將江西的建筑、名勝風景、民俗風情等形象簡單處理后直接印刷到手工紙上制作成明信片、書本、文具等做為文創品。狹隘地理解了文創品設計的創意本質。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缺乏時尚性、趣味性、藝術性、地域性的文創品因其未能對紙藝文化的深層次表達,很難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產品需求的差異性,是產品研發中要考慮的一大因素。贛傳統手工紙以竹為材特性和獨特的紙文化使其文創產品的拓展具有廣闊的空間。但目前開發僅停留在表層,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導致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沒能得到有效的傳承和推廣。目前,贛傳統手工紙文創品設計種類不多,產品的目標消費群體也比較單一。紙張實際應用多局限在書畫用紙或祭祀用紙。應該拓展紙張的設計應用領域,可以借鑒故宮文創品規劃創新。從創意的角度豐富產品種類。除了紙品外可以設計成燈具、包裝、玩具等。價位也要涵蓋各消費層的要求,產品既有價值幾元的如明信片等紀念品,又有限量版的金石典籍等,最大程度滿足消費市場的多層次需求。
目前江西傳統手工紙造紙大型企業只有上饒鉛山的含珠實業公司。但因為紙的利潤較低,公司轉而重點發展茶葉,現因為資金問題企業已經停產多日。其它紙坊經營模式多為家庭作坊式。一般由一家人經營,自給自足,維持生計。這些作坊經營者文化水平有限,企業品牌意識的淡薄。他們對產品缺乏市場化、規范化的品牌構營銷規劃,很難形成具有長遠發展戰略目標。阻礙了江西傳統紙文創產品的開發與設計。
文創品的設計重要作用是為了宣揚傳統技藝的繼承。因此文創產品應對傳統古法造紙技藝的全方位傳承。以鉛山傳統連史紙傳統的工藝為例,流程大致可分為由嫩竹到竹餅的抽絲制絲、由竹絲到紙漿的制漿發酵和由紙漿到抄紙壓榨的三大階段,按其生產周期僅前一過程約就需整整一年的時間,具體的方法也十分復雜的。盡管連史紙制作如此繁瑣,但在文創品設計之時,對紙漿原材料的選擇、到抄紙壓榨工序的改良都要尊重傳統。不能因經濟利益隨便更改。文創衍生品無論其外在形式如何變化,內在材料、工藝技術不能改變。可以將其工藝運用到繪畫、禮品裝飾、包裝、書籍等許多方面。但重點要突出手工紙的獨特性、稀缺性、收藏性,能讓消費者能感受到文創品的歷史感,并覺得購買這件文創商品物有所值。讓江西手工紙以可感知的方式進行保留傳承與推廣。
“創產品設計中應注重原創性與創新性,要避免直接照搬傳統模式的設計形式。”文創品的設計傳承不能簡單地被理解為對傳統紋樣、器型的照搬。目前國內手工紙設計的文創品為鮮花植物壓制的本子、書簽等,價格低廉制作粗糙,造型大同小異。產品缺乏新意和趣味性,很難引現代消費者眼球。另外一些產品如珍貴的古籍刻本卻由于價格昂貴缺乏實用性,成為對傳統紙文創品購買力低的另一大原因。韓國、日本等國的手工紙文創衍生品設計做開發相對成熟。紙張設計的品類非常豐富,有紙藝燈具、裝置藝術品、餐具、玩具等,傳統紙甚至被運用到建筑材料、服裝材料、禮品包裝材料中。又如臺灣地區“瘋紙文創”,它的設計理念是用紙為媒介解決生活不方便并創造美好生活。“瘋紙文創”設計了許多既有趣味又實用的紙類衍生品,如文具擺設、家居用品、桌游玩具等。如能架承重5KG環保紙衣架、寵物用品和針對棒球迷設計的“真準九宮格”桌游玩具,都特別受消費者喜愛。如“真準九宮格”桌游玩具,人們將球投進標有數字的九宮格內,借由投球的動作釋放壓力,既可重溫兒時復古童玩的回憶,也能鍛煉練小朋友的手眼協調能力。其中部分紙品文創獲得了如德國IF設計大獎、法國發明展銅牌獎等大獎。這些針對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展開的文創品設計成功案例,對江西手工紙的文創品創新具有啟示意義。
我國各地傳統手工紙都有留存,云南騰沖界界頭鄉新莊村、云南芒團傣族、四川夾江等地手工造紙各具特色并富有濃厚的域地性文化特征。要想打造具有贛文化特點的紙藝文創品,可在提煉贛地人文景觀特色的文化基因上進行藝術化再造。如鉛山河口鎮很好地保留了許多紙工坊、紙行、商號建筑,也保留許多制紙行業故事。這些特殊的商行建筑、紙商文化內容極其豐富,都可成為文創設計符號。為文化創意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背景支撐。除了連史紙文化,江西各地獨具特色的建筑、儺舞、服飾、婚俗、音樂等也是一筆豐富的文化資源。設計時可將這些元素融入紙品的創新中如將儺舞面具圖案、著名的山川建筑作為插畫印制到傳統紙上,做成明信片、燈具、餐具等各種生活用品,增加了產品實用性并擴大了紙文化在消費者中的影響力。使手工紙文創品成為傳播贛地域文化創一種新型承載物。
江西手工紙歷史悠久,紙坊、商號建筑、紙行文化保留較好,另外贛文化中的儺文化、瓷文化、贛劇、手工藝等許多方面擁有許多珍貴的人文歷史資源,在文創設計設計中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圖形設計元素的提取可以從具有紙行業文化特色元素方面入手。如圖形設計時可以直接將贛傳統手工紙中的工坊環境、典型的紙坊建筑等作為主圖形運用到文創品中。也可以將贛手工紙中的制作各種工序如砍竹、洗料、制漿。抄紙工藝場景描繪為輔助插畫,加深消費者對古法造紙技藝的理解,珍惜來之不易的手工紙。還可以將手工制紙中使用的各式專業工具將其作為設計提取點,從中提取出具象的圖形。如煮竹所用的篁鍋、焙紙的火墻、抄紙的紙簾、水碾等工具為造型素材,設計成U盤、陳列品或玩具等。另外如江西儺舞面具的各種形象、青花、粉彩瓷非常有特點,可以從中提取出特色元素進行趣味化、圖形化、扁平化設計,印制到手工紙上,為后期的設計創意轉化做好基礎。
目前,國內一些傳統紙的作坊如騰沖紙博物館、傣族傳統紙都對本地的傳統紙文創品進行了創新研發。但這些紙藝文創品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問題。因此,江西手工紙制作可以引入當代紙藝設計手法,嘗試將紙張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如可以采用滾軸壓印、版型灌漿、立體塑形、拓印、植物染色等現代設計手法對紙張進行表面藝術加工。利用現代工藝豐富傳統紙的形態肌理,使紙張產生厚薄、軟硬、粗細、平皺、凹凸等形態豐富的變化,使傳統手工紙具有全新的視覺效果和觸感。為贛手工紙文創產品的設計創新提供更為廣闊的創意方向。另外可與其他地域性的手工紙品材料進行結合設計,如與云南皮紙、安徽宣紙以及一些現代紙品綜合運用,各種肌理與觸感互為作用,形成不同的視覺效果。如江西手工紙多為竹紙,紙質輕薄柔滑,竹絲纖維靈動雋永。書籍設計時作為書頁單獨的材料進行設計,視覺上會比較單調。可將云南植物皮紙作為封面,竹紙為內頁,通過紙質產生視覺、觸覺對比,豐富了書籍形態,既能突出地域材料優勢,又突破了以往材料單一的局限性。
對傳統手工紙的傳承,不僅是保護那么簡單。要打破原有的功能性束縛,進行創新。讓讓傳統手工紙實現更多的實際使用價值。才能使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和關注這份技藝。設計可借鑒日本、韓國在傳統和紙、高麗紙現代的演變運用的經驗,為古老的手工紙藝增添更多的現代特征。如衍生品可設計為各式潮流產品如:桌游玩具、燈具、服飾品、包裝等,將傳統手工紙與現代生活真正對接,融入當代人的生活中。讓更多的人懂得它的美,才能給它更多的生存空間。如筆者設計的系列紙制系列餐具,制紙工藝和材料運用的贛地傳統連史紙竹材,原材料非常環保,運用現代翻模的方法造型,產品的外型簡約抽象現代,實用性強。圖形的設計上以抽象化的廬山云霧為圖案,成本控制消費者接受的范圍內,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另外使用鉛山連史紙制工藝制作的文具筆筒、存錢罐、、信封、手工線裝筆記本、扇子等,都能讓人感受到那份淳樸的手工溫度。
贛傳統手工紙文創衍生品的設計創新應當在充分研究當今文創產品發展潮流的基礎上,科學研判消費者的審美態度,認真分析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明確設計創新的技術路線和實現途徑。總體設計原則上,既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又要體現地域文化底蘊。在創意表現上,既要注入新鮮的設計手法,又要融合傳統手工特色。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市場化品牌運作,將具有現代設計觀念的設計師與當地傳統手工藝人聚合在一起,共同參與手工抄紙文創品的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保留手工紙本身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將這門古老迷人的傳統技藝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