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乘萱
縱觀天下成功人士無一不心懷理想且為之付出努力之人。
鮮花嬌艷,離不開肥沃的土壤;鷹擊長空,離不開翱翔的翅膀;大廈摩天,離不開宏偉的藍圖。人才杰出,也離不開遠大的志向。多少偉人用理想點亮了智慧的火把,找到了奮斗的動力之源。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無數人肅然起敬。正是這個偉大的理想,給了他不竭 的動力,讓他艱苦求學,學富五車。擔任總理后,他更是業績輝煌,為人們所稱贊。毛主席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之志,所以,名副其實,“達則兼齊天下”,把恩澤滋潤東方。他為民而起,為民出力,將“中華民國”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幾個字的改動卻是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作為學生的我們更是要早早樹立目標,因為只有心懷遠大的理想,才能擁有乘風破浪的勇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文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耳在《老子》中講明了要想成功,努力拼搏是必不可少的。先輩們已為我們做好了表率,前有孔圣人韋編三絕 ,熟讀易經;后有車胤、孫康囊螢映雪,孫敬懸梁刺股,祖逖聞雞起舞。他們為我們樹立了求知好學,堅韌頑強的榜樣。登高賞勝,需兩腳攀登;入淵探幽,需雙臂博擊。沒有誰的成功來得輕松自在,數學天才華羅庚,初中畢業時數學曾考零分,以致同學笑他沒有數學細胞。只因這一句嘲諷之言,刺激了他的自尊心,于是他奮起讀書,刻苦鉆研。從攻下數學歷史上第一個難題到成為全世界知名數學家,他的每一步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習近平強調:“新時代是奮斗的時代。”活在當下,奮斗、拼搏才是最有力的戰斧。
然而,理想之果只能長在行動的樹上,沒有行動的理想是空想,沒有理想的行動是盲動。習近平總書記說:“2018年是全面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共十九大描繪了我國發展今臺30多年的美好藍圖。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要把這個藍圖變為現實,必須不馳于空想,不鶩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總書記的講話不僅講明了理想與行動不可分割的關系,也告訴我們走向成功的另一個條件是要持之以恒。
正如明代學者胡居仁所言:“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求知求學是一個艱難且漫長的過程,不能因為怕苦怕累而半途而廢,要堅定信念,對自己,對自己的目標和能力充滿信心,堅定不移地向前進。
人生需要理想,更需要行動,不懈堅持,會讓我們走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