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洪棉 朱世龍 朱曉菲 韋芳 羅麗鳳
【摘要】 甲狀腺癌在臨床中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惡性腫瘤, 近年來患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在臨床中備受關注。其發病原因尚不清楚, 有相關研究顯示, 甲狀腺癌發病受多種因素如性別、年齡、地域、種族等差異的相關影響, 主要發病因素如電離輻射、碘攝取過多或過少、遺傳因素等。在甲狀腺癌的發生和發展中microRNA(miRNA)作為關鍵環節。除此外其可能作為診斷甲狀腺癌的標記分子, 在治療甲狀腺癌中有新的突破。
【關鍵詞】 甲狀腺腫瘤;microRNA;進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6.106
在外科病中甲狀腺瘤作為較常見的病種之一, 目前階段隨大家生活方式及條件大大改善, 其發病率呈不斷大幅增高現象, 具有發病急聚、病情變化速度快、病情嚴重等特點,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 因此需及早對其進行診斷治療。發病人群較廣泛, 其發病機制較復雜, 患者若不及時接受治療, 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有相關研究發現miRNA對甲狀腺癌的發生和發展起關鍵作用, 因此對其綜述如下。
1 miRNA概述
微小RNA(miRNA)其長度約是由22個核苷酸構成的非編碼單鏈分子RNA, 通過內源基因編碼積極參與植物、動物轉錄后基因簇組成基因組等。人體中30%的蛋白質是經其進行參與調節表達的, 與此同時在細胞發育、增殖、分化及凋亡中扮演重要角色[1]。miRNA的結構特征包括:真核生物內存有非編碼序列是由21~23個核苷酸單鏈構成, 且在3末端部位存在1~2個堿基長度;物種間具有高度保守性、時間性、組織特異性;結合基因序列的側翼區可進行互補配對, 同時抑制或抑制靶miRNA翻譯;基因簇中多數的miRNA基因存在形式通常為順反式結構;核酸酶Dicer作用在前體雙鏈部位, 所取得的產物含5端磷酸基、核苷酸3端羥基[2]。核內及細胞質的同時加工產生miRNA。
miRNA基因主要在RNA聚合酶Ⅱ的作用下, 直接轉錄形成pri-miRNA, 后再通過細胞核中Drosha酶的切割產生miRNA前體——pre-miRNA。轉運蛋白-5主要是經Dicer通過pre-miRNA轉運到細胞質內部的, 經Dicer切割形成雙鏈miRNA[3]。
2 miRNA與腫瘤關系
經對各類腫瘤如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深入研究, 結果發現腫瘤細胞中存在多種類型miRNA的表達異常[4]。隨不斷深入研究, 在人類腫瘤的發生中, miRNA作用漸漸顯現出來, 如在腫瘤細胞中一些miRNAs被上調, 推測此類miRNA可能是經負調控對其發揮原癌基因作用;在自身的基因組中編碼miRNA還存在部分致癌病毒, 也可使用宿主細胞對miRNA進行編碼。與分化良好腫瘤相比, 部分miRNA經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5]。雖腫瘤細胞內miRNA的表達生物學機制尚未完全清晰, 但相關報道分析50%可參與癌癥發展, 已發展miRNA基因主要存在于癌細胞基因組的易突變區域范圍, 如雜合等位基因區范圍、癌基因擴增區范圍、腫瘤基因組斷點、脆弱位點。因此, 在腫瘤患者的發生發展中miRNA基因起重要關鍵作用。
3 miRNA與甲狀腺腫瘤
3. 1 miRNA 與甲狀腺乳頭狀癌(PTC) 在醫院甲狀腺功能檢查中, PTC為一類最常見、多發的甲狀腺惡性腫瘤。選取50例PTC患者, 經甲狀腺手術予以分析, 癌組織中miRNA-146b、miRNA-221和miRNA-222的表達比鄰近正常組織高幾倍。還發現PTC中的miRNA-146b和miRNA-221、miRNA-222的高表達伴隨著KIT基因的下調, 且在多數病例中已發現變異KIT基因。經TargetSean、miRanda、Pictar軟件預測miRNA-146b、miRNA-221、miRNA-222靶基因為c-KIT。KIT基因為一種酪氨酸蛋白激酶受體, 為重要致癌基因之一。miRNA-146b、miRNA-221、miRNA-222上調與KIT基因下調主要參與PTC, 且同時miRNA結合位點基因序列發生變化為可能發生PTC的因素。還有研究顯示不僅PTC癌組織部位miRNA-221呈高表達, 未被PTC癌組織侵襲組織內部miRNA-221也呈高表達, 且如果在正常甲狀腺中檢測到miRNA-221的高表達組織, 這被認為是正常的。甲狀腺組織有致癌的傾向。
3. 2 miRNA與甲狀腺濾泡狀癌(FTC) 與PTC比較, FTC較少見, 其主要約甲狀腺癌的20%, 位居甲狀腺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二位。分析甲狀腺術后標本30個:13個 FTC, 10個甲狀腺濾泡腺瘤(FA), 7個正常甲狀腺組織, miRNA-192、miRNA-197、miRNA-328及miRNA-346在FTC中較甲狀腺FA呈高表達狀態。且miRNA-197、MI-346基因高表達可促使HEK293T細胞大量增殖, 若兩者表達被同時抑制, 其FTC細胞生長受到極大影響。據此認為在FTC的發生中MI-197及miRNA-346呈高表達, 其可能為FTC診斷的一種特異性標志物。miRNA-197高表達極易致靶基因ACVR1、TSPAN3表達降低;miRNA-346高表達可使其靶基因EFEMP2表達降低, 說明ACVR1、TSPAN3、EFEMP2基因可能受到miRNA的干擾。
4 討論
在臨床, 甲狀腺瘤經甲狀腺濾泡細胞轉化而成, 在常見的頭頸部腫瘤中多發, 主要分為良性腫瘤、惡性腫瘤, 其發病年齡較廣, 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 但多數患者均為良性, 惡性較少。良性與惡性具有較大的差別, 良性質地柔軟, 多數單發, 生長慢;惡性堅硬, 呈圓形或橢圓形, 可隨吞咽動作進行上下移動, 邊界清楚光滑。若能對良性甲狀腺瘤進行及早發現治療, 可降低轉化為惡性腫瘤的幾率。女性發病率較男性高, 在患者頸前正中部位存有明顯腫塊, 部分患者伴呼吸、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癥狀。因此, 對甲狀腺瘤進行對癥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需要首先了解其作用機制。
隨著對 miRNA 研究的不斷深入, 現在臨床對其作用及機制越來越了解[6]。最近幾年, 在甲狀腺癌研究領域中, miRNA的研究越來越深入, 其在甲狀腺癌分型、分期及有無侵襲或轉移等診斷中的重要價值被認可, 通過對 miRNA的進一步研究, 能夠幫助臨床對患者指定個體化治療以及后期開發新型治療方法。但miRNA主要經過哪條途徑對甲狀腺癌實現調控, 目前其機制還未被充分認識。隨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 miRNA在甲狀腺癌診斷、治療、預后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miRNA成為腫瘤診斷的新標志物, 且同時可用在新藥開發領域, 為腫瘤治療開發新的治療手段奠定基礎[7-10]。
參考文獻
[1] 陳愛民, 駱獻陽. 分化型甲狀腺癌侵犯喉氣管食管臨床分析.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7, 31(10):71-72.
[2] 周亞麗, 郭向華, 邵莉, 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中miR-146a及miR-155的表達變化. 山東醫藥, 2016, 56(45):83-85.
[3] 曾長青, 黃良祥, 鄭羽, 等. miR-146a在結腸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2014, 34(3):396-400.
[4] 遲慶霞, 王顏剛, 趙文娟, 等. 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及外周血中miR-146a含量變化. 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 2013, 7(1):56-59.
[5] 關善斌, 黃新若, 李加偉, 等. miRNA-203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的表達及其對WRO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6, 30(22):1769-1773.
[6] 彭永華, 楊文飛, 盧紹偉, 等. miRNA在喉癌中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7, 31(14):83-88.
[7] 李寅輝. MicroRNA與甲狀腺癌的關系. 醫學綜述, 2014, 20(10):1732-1734.
[8] 李安妮, 魯明騫. microRNA在甲狀腺癌中的研究進展.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8, 32(5):397-400.
[9] 梁良. 淺談microRNA與甲狀腺癌的關系.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 17(80):150, 152.
[10] 秦青青, 李婷婷, 鄭永欽, 等. microRNA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基礎醫學與臨床, 2017, 37(8):1184-1189.
[收稿日期: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