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欣梅 肥西縣國土資源局 安徽合肥 231200
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鎮化涉及到區域協調發展,更是擴大內需、調整產業結構、增進幸福指數的關鍵因素,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新型城鎮化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一項長遠戰略。在新型城鎮化模式上,要實現從傳統的“粗放擴張型”向“內涵集約型”轉變,走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在城鎮化格局上,從空間和規模格局的“雙失衡”逐漸走向東中西部地區相對均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可見,新型城鎮化在模式選擇及發展格局方面,都與傳統城鎮化有很大不同,實現傳統城鎮化向新型城鎮化的轉變,產業發展是根本動力和基本保障。只有產業持續發展,才能實現城鎮吸納能力的增強,科學確定城市發展的地域邊界。
同時,也只有內生的而不是外生的產業支撐,才能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目前,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既存在產業層次低、服務業推動城鎮化動力不足的問題,也存在由于產業價值鏈低端、產業發展與城鎮化進程脫節等帶來的城鎮化質量不佳、效益低下等問題。因此,新型城鎮化對產業發展的要求不僅包括產業結構演進,還包括產業升級、產業布局優化、產業與空間的融合以及產業發展方式轉變。
從全局來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了改革的決心。隨后,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改革創新主要陣地為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落定;再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敲定的“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經濟工作總基調。
不過,中國城鎮化在快速發展推進中也暴露出尖銳的矛盾和問題:
如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濫占耕地、亂設開發區,不斷擴大城市面積,依靠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投入的高投資、高增長模式受到質疑;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增長方式怎樣扭轉,產業轉型升級能否成功;區域和城鄉發展不均衡格局如何改變;人的綜合發展需求能否得到充分的滿足和尊重?
如何化解這些問題,走出一條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是中國各城市未來5-10年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命題。面對發展變局,“聰明”的城市決不能犯刻舟求劍、盲人摸象,甚至南轅北轍的錯誤,而必須尋找值得鏡鑒的樣本。
天安數碼城的思考與實踐,頗具意義,其形成的獨特經驗,正記錄著一座座城市關于產業轉型、城市復興的夢想。
1990年以來,天安數碼城從傳統工業園到城市產業綜合體一路走來,在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配置與新型城鎮化的演進過程中,形成了良性循環。
在佛山南海,以都市型工業再塑制造業,以創意產業集群促進城市升級,加速佛山加快融入廣佛肇城市群;
在東莞南城,孵化創業者的夢想,將產業轉型與城市升級視為園區的使命,培育創新創業文化,打造科技、產業與金融相融合發展的先行區;
肥西縣產城融合示范區于2013年8月啟動,按照合肥市委、市政府要求,形成了“兩翼保護、中間突破”的規劃空間結構,“兩翼保護”即對環巢湖片區和紫蓬山片區以生態保護為主,“中間突破”片區即為花崗鎮中北部區域,向南發展,一、二、三產聯動,“兩化”融合,“四化”同步,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區、城鄉統籌的新載體。規劃建設控制面積100 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面積42.61 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規劃9.52 平方公里。
肥西縣抓住合肥建設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的歷史機遇,進一步優化城鄉空間發展布局,推進產城高度融合發展,著力構建“新城、美鄉”城鄉空間格局。重點依托合肥主城西南片區、產城融合示范片區等區域,強化產業集聚、提升現代工業、商貿物流、生活居住等功能,形成宜居宜業的合肥西南國際化新城區的核心區。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區、城鄉統籌新載體,實現“田、園、城”有機融合,協調互動發展。
產城融合不僅能緩解大城市的一些“城市病”,而且更有助于小城鎮的進一步完善。對于小城鎮來說,應從以下方面進一步推進產城整合發展。
小城鎮的建設要有自己的思路,特別是主導產業的扶持與打造,需要地方政府認真籌劃、應注重產業規劃與小城鎮發展規劃相結合。小城鎮政府應弱化GDP 等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導向的指標,強化一些新型的集約型的經濟評價指標,比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當地居民的收入增長與GDP 增長的比率、當地居民的收入增長與財政收入增長的比率等等這些真正造福百姓、為人民謀福祉的指標。
與此同時,加快產業培育,提升小城鎮發展的內生動力、借助專家團隊的力量。充分挖掘當地的各類資源,分析本地發展的優劣勢,大力宣傳,引導企業發展、引導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強化優勢。
據有關部門測算,每增加1 個城鎮人口可以帶動投資近3 萬元,每進行1 平方公里的市政建設可帶動1.5 億元的投資.鄉鎮合并,人口、土地、經濟等規模馬上增加,便于基礎設施的建設,也便于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在小城鎮的建設過程中,要發揮好中心城區(縣城)的輻射作用,在產業發展方面進行引領,大力支持小城鎮特色品牌的打造、當農業向規模化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住宅向社區集中后,新型城鎮化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互聯網趨勢已不可逆轉,它能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又可通過現代物流實現商品的快速流通;利用互聯網的創新思維,小城鎮的特色產業打造既可依托當地優勢資源,又可“無中生有”,著力打造特色小鎮,培育互聯網創業、旅游風情、文化創意小鎮。在產城融合發展新型小城鎮的過程中,要活學活用互聯網思維,為小城鎮的發展闖出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