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學生開展評價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經常出現的環節,是對學生的發展狀態與水平進行多渠道認證的教學指導方式。這種評價可以促進學生從多方面有效提升自身水平,其綜合性體現在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和評價渠道的多樣化。教師應該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去對待每個學生,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發展性評價。
關鍵詞:綜合性;發展性評價;語文素質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提高中學生語文素質,不但要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而且要注重他們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更要注重學生的逐步發展和成長。這種發展性評價重點放在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真正進步和提高。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以發展性評價為導向,注重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實施中做到“有意、有心、有法”,從而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我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對中學生的綜合評價:
一、 開展自主探究的過程性評價
通過教學實踐,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會運用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解決學習、生活中問題的能力,逐漸摸索出一個便于培養學生素質成長的方法。以學習八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獻給母親的歌》為例,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實施:
(一) 制訂研究方案,搜集資料。為保證學習效果,我提前一周時間布置,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準備,真正把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落到實處。我首先指導學生依據專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角度,自愿結合分成小組;然后各組制訂各自的研究方案,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考查進行調查研究。利用多種題材展現主題:例如詩歌、小說、散文、歌曲、新聞報道、攝影、繪畫等形式。在查閱、搜集的過程中,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二) 采取多種形式展示成果。根據研究方案,學生們在課上通過小組形式來展示自己豐富多彩的成果:比如詩歌有冰心的《紙船》《母愛》,孟郊的《游子吟》等;小說有老舍的《我的母親》、高爾基的《母親》等;散文有《母親的回憶》《往事》《心祭》等;歌曲有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滿文軍的《懂你》;電影有《我的丑娘》《媽媽再愛我一次》等;舞蹈有《感恩的心》《讓世界充滿愛》等。我結合主題,針對學生在陳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分別作出切合實際的評價。通過這種主動學習方式不但使同學們獲得知識、樂趣和成就感,更開闊了學生視野和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三) 培養發掘現實生活的能力。在展示成果后,結合已有資料,我感覺有必要對本課學習內容做進一步的拓展與提高。我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社會、人生的認識,把環境中的人、物和情等結合起來,發表自己的感受。既可以是片段描寫,也可以是一篇完整作文;既可以敘述真情實感,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寫出所獲所感。通過寫作練習,讓學生把對自然、社會、人生等的認識融為一體,進而體悟人生,發現生命的價值、生存的艱難,發現社會的豐富多彩,在困境中鍛煉自己,學會與人相處。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的評價應與指導同步進行。教師要找準活動中課內外知識的結合點,發現他們的真實需求,采用多種形式,做到引在活動前、導在活動中、評在活動后,全程評價學生的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通過開展過程性評價,加強了教師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中的主導地位。
二、 開展多元方式的激勵性評價
開展多元評價方式對促進學生形成發散思維能起到積極作用,我在教學中注重采用多種評價方式,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激發學生產生高質量的思維,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思想,讓學生通過獲得積極評價,勇于表達、樂于表達。
在講授《散步》時,我放開手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討論交流,進行自讀自評。整堂課以讀為本,采用了自由讀、默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所以既能聽到學生朗朗的讀書聲,又通過表演、故事推介等環節,培養了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我采用“自評”“互評”“教師評”等方式開展評價,讓學生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我也及時作出鼓勵性評價,比如說:“你說話真有藝術性!”“你理解得很到位!”等,讓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充分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辯證分析能力。整節課氣氛活躍,教學環節銜接自然,教學過程牢牢把握基本技能的訓練。通過采取多元激勵性評價方式,既鼓勵學生們表達出精彩紛呈的見解,又促進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達到了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
三、 開展靈活多樣的點撥式評價
評價是為了學生更好成長。學生是各具特點的,因而評價的手段和形式也應是多樣化的,那種通過考試評價促進學生成長的方式應該得到改變。
在作業批改中,有的學生創意好,對事物有獨到見解;有的雖有創意,但字詞有錯誤等。我根據學生發展的不同狀況,給出與其學習層次相適應的評語,讓每個學生既能感受到自身的不足,又能看到進步的希望。對開放性題目的解答,我對思維質量高的解題方法給予特別嘉獎,并在全班推薦。因此,從作業中發掘學生不同側面的長處,有利于學生樹立信心,使點撥式評價更好地發揮激勵、促進作用。
我們應該根據每次學習活動的目標與內容,確定不同的評價重點,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體驗感悟式活動,應采用描述性評價方式,注重“學習態度”方面評價;言語實踐式的活動,應選用量化評價方式,注重“知識與能力”方面評價;情境式的學習活動,應采用質性與量化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注重“學習方法”的評價。
總之,對中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手段。它改變著課堂教學環境,調節著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教師要注重運用切實可行的發展性評價方式,使評價真正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用多元、希望的眼光看待學生,促進學生語文素質良性發展。我們只要注重綜合運用發展性評價方式,敢于在教學中披荊斬棘,甘當實踐者和弄潮兒,一定會開創出一片新天地,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
參考文獻:
[1]溫彭年,賈國英.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改革[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5).
[2]崔巒.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深化語文教學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4(4).
[3]祝新華.語文能力結構研究[J].教育研究,1995(11).
[4]王漢瀾.教育評價學[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李春生,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