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芷涵
晴朗的星期六,我一手拿著線,一手拿著風箏,看了看風吹的方向,往順著風的方向放飛起來。它漸漸升高了一點,我擔心它掉下來,跟著后面小跑著。過了一會兒風變小了,于是我大步大步地奔跑起來,但方向不對,風箏很快就跌落了下來。
我鼓起勇氣又試了一下,但這次還是失敗了。這只風箏就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打轉(zhuǎn),最后我跑了過去,把它收了起來。
老師告訴我們,風箏要逆向放飛。我觀察了一下,改變了奔跑的方向,放出了這只風箏。風箏果然飄到了空中,穩(wěn)穩(wěn)地飛了幾分鐘都沒有掉下來。我松了一點線,那風箏飛到了半空中,我繼續(xù)放線,風箏越飛越高,最后在老師的呼喊下,我才收起了風箏。
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寫道:清明時節(jié),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我也多么想把風箏一直放到夕陽落山,直到盡興而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