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華
今年世界認可日的主題聚焦供應鏈,旨在更深層次上發揮認證認可促進供應鏈提升價值的基礎作用。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供應鏈在規模、速度、深度和廣度上日益復雜,供應鏈的有效高效運行愈加需要有效高效的質量安全信任傳遞機制提供基礎保障。認證認可有助于提高供應鏈效率,保障供應鏈安全,提升供應鏈價值。認證認可依據標準、法規等要求,運用多種質量管理方法,對產品、服務、管理體系是否符合標準規范進行評價,為供方、需方、監管者、消費者等供應鏈相關各方建立和傳遞信任,有助于促進供應鏈不同環節的有效對接和良性互動,有助于企業提升競爭力、融入供應鏈,有助于政府監管提高效能、減少風險,有助于促進國際貿易發展,促進高質量發展。
在全球范圍協調檢驗檢測認證和認可程序,有利于提升全球供應鏈效率,對國際貿易具有普遍的長遠利益。國際認可論壇(IAF)和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是國際上兩大認可合作組織,主要通過建立運行國際認可互認制度,促進全球合格評定標準的一致實施,促進國際經濟貿易和社會可持續發展。IAF/ILAC現有成員機構來自12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占世界經濟總量的96%以上。這些成員機構在全球范圍認可了7400多家認證機構、9500多家檢驗機構、68000多家實驗室,形成了一個廣泛的國際互認網絡,有利于幫助供應鏈的各相關方減少重復檢測、重復認證,幫助他們減少風險、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從而為促進國際貿易便利化提供支撐。
近年來,認證認可的質量基礎作用得到了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專業性或供應鏈市場主體國際組織建立行業性檢驗檢測認證等國際合格評定制度,并與國際認可互認制度相銜接,為提升行業質量水平、降低供應鏈成本、提高供應鏈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區域性政府間組織、國家政府部門采用檢驗檢測認證和認可為履行監管職責提供支撐,在相關產品的市場準入規則和監管中,采信經認可的檢驗檢測認證來提高監管的效能,減少監管的風險,降低市場主體的成本,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認證認可是國際通行的市場運行工具,是市場有效運行的質量基礎設施,服務供應鏈建設、服務貿易發展的作用日益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