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黎標
我國的傳統體育活動中,太極拳可以被認為是傳統武術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兼容并蓄有一般武術的攻擊功能、防御功能,同時也富有觀賞性和藝術性,是人們鍛煉身體的良好途徑。也正是因此,太極拳受眾廣泛,愛好者幾乎遍布各個年齡群體,在歷史演變中成為文化傳統的一面鮮明旗幟。它誕生的根基是中國千年的文化與歷史,其中的動作招式更是蘊含著陰陽相輔的哲學原理。更多的時候,太極拳體現著道家的精神涵養,推崇人類與外部社會和大自然的和諧共存,天道無常、天人合一等,都是其存在與發展的核心理念。隨著太極拳的推廣,這些觀念也逐漸為人們所接受。當代社會是碎片信息狂歡的時代,人們無暇顧及與自然和社會的溝通,而更多的是在工作與網絡之間疲于奔命,繁重的工作、長期的緊張伴隨著巨大的壓力,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無論是青年人還是已經退出戰線的老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健康問題,而凝聚古人智慧的太極拳再一次受到了人們的重視。陳式太極拳在我國的發展基本與上文趨勢相似,在了解其應用價值之后,下文我們將詳解文化地理在陳式太極拳發展中的作用與影響。
一、發展流派影響
陳式太極拳起源于河南溫縣陳家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發展較早,體系較為完善,在后來的演變中逐漸衍生形成了其他流派的太極拳,這些新的流派不斷壯大,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原有陳式太極拳的壯大推廣,并且也成就了太極拳文化的多元豐富特點。這個時期許多與太極拳相關的文學、理論作品走入人們的視野。流派的分型發展,保存了不同流派彼此間的獨特性,在一定時間內有著促進推動效果。
但是流派隨時間流逝不斷衍生,大量的派別彼此不同,打破表面平衡之后,聲名榮譽成為各流派爭斗的導火索,其中起源問題更是爭執數年無果,各種立場的觀點見仁見智,各方紛紛尋找歷史煙云中的蛛絲馬跡證明自己,但至今仍有幾種主流觀念并存。所以流派衍生發展到后期,消極作用已經開始漸漸取代原有的積極影響。
二、地理條件影響
探查資料不難發現,陳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發展研究誕生在陳家溝。陳家溝是黃河附近中下游地帶的一個村落,這里地理條件優越,土地肥厚,作物生長養分充足,氣候沒有嚴寒也不用擔心酷暑,這樣的地帶自然也是古代軍家必爭之地。為了保護家園,保護自己,這里的人大多會練習一些武藝,其中尤以拳術見長。從古至今,中原地域都推崇太極的文化意識,而觀察陳家溝附近的社會風俗文化,更是氛圍濃厚,尤其在陳王廷把拳法與太極文化融合之后,當地人民更加自給自足不與外界相爭。
陳家溝的地貌多溝壑,交通在這個地區是很大的難題,也因而古時與外界信息交流少,武術也缺乏溝通。隨著近年來太極拳的再次盛行,人們爭論太極拳發展起源的同時,陳家溝成為人們眼中的太極拳圣地。聲名鵲起之后,閉塞的村落開始打開大門,迎接紛至沓來的旅人,旅行之余人們也開始在這里進行太極拳的交流,或者舉辦一些太極拳的賽事。顯然陳式太極拳能脫離地域桎梏,與其本身的時間選擇有莫大的聯系。
而后,太極拳進入北平傳播,北平地處祖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大量的人口為其傳播提供了有效的幫助,這一時期的太極拳也呈現出隱隱的高速發展傾向。
三、文化傳統影響
陳式太極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承載的是濃郁厚重的哲理文化理念和獨特的文明精神內涵。道家以“太極”生陰陽兩象為主要思想觀念,而太極拳吸收了道家的太極思想,并結合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兼愛非攻同樣是太極拳的顯著特點。我國古書《周易》認為,自然界萬事萬物有陰有陽,陰陽并存,卻又代表著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太極拳順從了這種思想,陰陽變換,一拳一式都顯示著這樣的道理,而這也是太極拳三百年來一直被人們不斷癡迷研究的原因之一。同樣是文化作用,古代練習武術的人大多地位低下,明清時期武術更是成為人們謀生求財的手段,使得許多人不愿接觸武術。同時封建倫理認為女子出嫁為人妻,不便傳授自家武藝,多重因素,使太極拳在我國的傳承不盡如人意。
綜上,陳式太極拳是我國厚重歷史文化的傳承代表,也是強身健體的良好途徑。發展中,陳式太極拳受到文化地理、流派分割多種因素影響,經歷波折,但仍然保持著生機活力,希望人們認真思考其未來發展,使其進一步繁榮,造福人民。
(編輯/劉強)
我國古書《周易》認為,自然界萬事萬物有陰有陽,陰陽并存,卻又代表著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太極拳順從了這種思想,陰陽變換,一拳一式都顯示著這樣的道理,而這也是太極拳三百年來一直被人們不斷癡迷研究的原因之一。
太極拳體現著道家的精神涵養,推崇人類與外部社會和大自然的和諧共存,天道無常、天人合一等,都是其存在與發展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