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松

(圖/李玉華)
手指是人們使用頻率最高的部位。手指結構精細度較高,并且具有強大的功能。手指一旦出現損傷導致骨折的發生,會給人們正常生活、學習及工作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治療不及時還會使手指落下殘疾。因而,對手指關節內骨折進行治療一定要慎重,且加大對手指功能恢復的鍛煉。
手指關節內骨折包括的類型眾多,根據其發生部位可分為Pilon骨折、掌側緣骨折、背側緣骨折、側方單髁骨折等。此類骨折復雜程度較高,加上關節部位穩定性不高,固定及復位難度都較大,關節畸形及關節僵硬發生率較高。對這種骨折治療的重點應放在關節穩定性及完整性的重建上,并早期進行活動鍛煉,使關節發生攣縮和僵硬等情況得以降低或避免。
由于手指功能復雜程度較高,加之其內部結構精細度較高,因而在對手部骨折進行治療時要求較為嚴格。尤其是手部關節內骨折的治療,假若處理不當,使手部功能遭受打擊,會給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臨床上治療該類骨折主要是選取恰當的手術方式,以保證治療效果。
臨床上指間關節內撕脫性骨折極為常見,骨折復位必須要做到精準,使骨關節的形態得以恢復,并使其穩定性得到保證。關節不穩定主要受指間關節脫位和韌帶撕脫性骨折的影響,治療的重點應放在關節穩定性及完整性的重建上。當前治療手指關節內骨折的主要方法為手術,且手術方法眾多,包括克氏針夾扣法固定、微型螺釘固定術、張力帶鋼絲固定等。但是還需要依據患者骨折情況,選用相應手術方法,才能保證治療效果,使患者生活、工作質量得到提高。
張力帶鋼絲固定術 關節的張力帶側是手指撕脫性骨折的主要發生部位,可運用張力帶鋼絲固定方法,與內固定張力帶原則相符合,維持關節的穩定性。膠原纖維同肌腱中的血管和側副韌帶平行進入骨中,鋼絲穿越骨折基底僅有一個平面,對骨折片血液供應造成的影響不大,與指側方撕脫骨折固定要求相符合。而對于掌側骨折或者是背側骨折,由于骨折片不大,操作難度大,應用張力帶鋼絲固定術的受限性較大,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另外,由于指背皮膚較為淺薄,在指背側撕脫骨折中應用張力帶鋼絲,容易發生指背皮膚感染和皮膚壞死等現象。
微型螺釘固定術 微型螺釘固定術治療手指關節內骨折,有效率很高。臨床研究顯示,當骨折塊大小可以接受微型螺絲釘固定時,此方法對指間關節撕脫骨折固定的牢固性是可靠的。該固定術主要優勢在于能夠連續加壓,骨折斷端移位發生率較低,有利于進行關節的早期恢復訓練。另外,該手術方法還具有操作簡捷、創傷小、并發癥發生率低、安全可靠等優勢。其條件限制是要求骨折塊大小必須能容納螺絲釘,同時不屬于粉碎性骨折,利于螺絲釘的擰入和固定。如果在手術操作中存在骨折塊破裂的風險,螺釘很可能會進入其中或對關節造成干擾,進而發生關節退行性病變,主要表現為伸屈活動不自由、關節腫大等。另外,將微型螺釘固定術應用到節指骨底掌側骨折塊中容易出現一些并發癥,其中掌板痙攣是主要的一種。對此,在治療過程中還要加強對并發癥的關注,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為患者骨折的恢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克氏針夾扣法固定術 該方法在臨床中治療手指關節內骨折的應用頻率較高,并且起到的治療效果較佳。其優點一是克氏針固定操作難度不高,費用不高;二是骨折塊無需直接固定,避免了骨折塊破裂等情況的出現;三是該術式固定方式由扣壓替代了阻擋,遠側指骨基底與骨折塊之間接觸較多,有利于解剖和復位;四是克氏針夾扣固定,可使夾扣壓力增加,影響力量的集中,有效避免骨折塊移位的發生,便于盡早開展手指功能訓練;五是該項術式對甲基質和伸肌腱造成的損傷較小。手術適應證是遠節指骨背側基底穩定性不高的骨折,以及有較大的骨折塊和關節面累及較多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準確確定進針位置、選取合適的固定位、準確的穿刺等,以保證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手術方式在治療手指關節內骨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臨床上必須要高度重視,對患者手指關節內骨折發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選擇有效的手術方法給予治療。對于指間關節側方骨折脫位,可選用微型螺釘固定術;對于指間關節掌側和背側撕脫性骨折,可選用克氏針夾扣法固定術。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以促使患者骨折的盡快恢復和盡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