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夏季來臨后,氣溫逐漸提高,致使人體外周小動脈擴張,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壓;此外,夏季出汗較多,相應地減少了血容量,也是降低血壓的有利因素。然而,人們有所不知的是,夏季也有升高血壓的環境因素。天氣熱容易導致胃口不好,因此不少人習慣用醬菜、咸鴨蛋等腌制食品來佐餐;而喜好運動飲料的人更不在少數,這些人往往會攝入大量的鈉而引起血壓升高。
除了飲食因素,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晝長夜短,容易使人夜臥不寧,睡眠質量不佳會誘發血壓升高。此外,如果空調溫度調得過低,頻繁進出空調房間,也會讓人體的血管平滑肌疲于應對,產生血壓的波動。
由此可見,夏季血壓的變動取決于哪一種影響因素占據主要地位。至于是否應該減藥,個人感覺完全靠不住,而是要以科學的測量為準,一次測得血壓升高或降低都不能作為判斷的依據。
如果經過科學的測量和評估,夏季血壓確有明顯且穩定的降低,可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審慎地調整藥物劑量。任何自我判斷都不能作為減藥的依據,否則極有可能引發血壓反跳,甚至產生心梗、腦梗、腦溢血等嚴重后果。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和病理過程十分復雜,因此相當多的患者,特別是中、重度高血壓患者僅靠服用單一藥物,難以有效控制血壓,往往需要聯合使用2種甚至3種藥物。目前臨床常用的降壓藥可歸屬于鈣離子拮抗劑(地平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普利類)、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沙坦類)、β受體阻滯劑(洛爾類)和利尿劑。每一種降壓藥的作用機制和靶點都各不相同,而且更重要的是,上述各類藥物除了降低血壓外,更有保護心、腦、。腎等高血壓靶器官的作用,而且每一種藥物保護的器官及功能各有側重。因此,高血壓患者在夏季減藥時,應遵循“先降低一種藥物的劑量,再減少用藥種類”的原則。高血壓患者務必記?。憾喾N降壓藥小劑量聯合使用,其效果和保護作用要好過單一藥物用到極量。
最后提醒高血壓病人,必須學會自測血壓,最好一天三次,感到不適時應測血壓,并根據結果,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降血壓藥的服用量。減少藥物的標準一般根據年齡、并發癥的嚴重程度以及由此而出現的低灌注癥狀而定。一般來說,高血壓病人的血壓不應低于110/70毫米汞柱,老年高血壓患者可以稍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