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緒勇

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改革是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也是市場監管的一項主要課題。在基層市場監管工作中推進綜合執法是國家大政方針,全國上下都在研究制定深化地方市場監管領域綜合執法改革的政策思路,開展綜合執法改革,推動市場綜合監管。由于各地方改革模式不統一,部門執法要求不一致,基層人員任務重、壓力大,改革不配套不到位等原因,嚴重阻礙了基層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工作的有序開展。
目前為止,各地對執法機構的設置,對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的改革一直沒有停止,造成了市場監管機構設置的多樣性、不確定性,給基層執法人員帶來了困擾。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體制無論是大刀闊斧地推倒重建還是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完善,都應當進行充分地調查研究,無論采用哪一種監管模式,都是為了更好地方便市場監管執法工作,更好地履行市場監管職責,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了適應綜合執法監管新要求,作為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應當轉變思維、改變工作方法,以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要求。
一、目前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的現狀
目前的監管模式主要是在原工商以行為監管為主的模式基礎上進行改進,補充原食品、藥品、質量監督等監管內容,監管重心已由行為監管向食品、藥品等社會關注度高的行業監管轉移。目前主要執法機構由監管室、執法隊和市場所三部分組成。我局12個監管室主要負責相關職責范圍內的業務辦理、指導、專項檢查方案的制定和相關數據的統計上報等工作;4個專業執法隊負責相關行業或行為的違法案件查處工作;9個市場所主要負責各自轄區內個體工商戶的登記、開展相關行業的監督檢查及相關數據的統計上報等工作。
采用的執法監管方式主要是指導、檢查、辦案分離制,即各監管室負責業務指導,既指導各市場所如何開展相關執法檢查活動,也指導各專業執法隊如何對辦案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各市場所負責監督檢查,既接受相關監管室的業務指導,也按照規定將有關案件線索移送相關執法隊進行處理;各專業執法隊具體負責執法辦案,既接受各市場所移交的案件線索,也接受相關監管室的專業業務指導;三者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監督。各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展網上審批、網上辦案、網上公示等相關工作并積極落實國家“互聯網+”各種先進監管方式。
二、目前綜合執法體制的利弊
優點:一是基本實現對外一個部門執法,避免以往多頭執法的問題,減輕市場主體的負擔,有利優化營環境。二是對內厘清各部門的職責,基本上避免室、所、隊交叉執法的情況,防止各部門之間出現互相推卸責任等現象。三是起到互相幫助、互相監督的作用。各業務室不再負責辦理處罰案件,減輕日常工作量,能夠抽出更多的時間更好地指導基層市場所開展相關執法檢查;執法人員受到更多的指導和培訓,執法水平不斷提高,市場監管工作質量不斷提升。
雖然目前的市場監管體制能夠適應目前的執法要求,但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增加基層市場所的監管難度和范圍,對監管人員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以前只管一些普通事項,現在要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對基層執法人員尤其是老執法人員來說,困難較大。二是部分監管領域出現監管不到位、監管力度下降等現象,由于沒有執法辦案權,容易出現市場所對一些違法睜一眼閉一眼,不將有關違法案件線索移送相關執法隊處理的現象。長此以往會出現基層市場所執法人員不懂執法、不會辦案的情形。三是由于與上級部門職責不對稱、不對應等原因,各部門執法工作沒有形成合力,各干各的,不能很好適應國家對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的相關要求。
三、國家對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的要求
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以市場監管信息化推動市場監管現代化,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背景下的監管創新,降低監管成本,提高監管效率,增強市場監管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進一步理順市場監管體制,完善監管機制,優化執法資源,統一執法規則,建立協調配合、運轉高效的市場監管體制機制,形成大市場、大監管、大服務的新格局。
四、適應市場監管執法的要求
改變原有執法方式,整合現有工商登記、質量安全監管、食品安全、藥品管理、特價監管、知識產權、消費維權、企業公示和涉企信息等相關執法平臺數據,建立統一的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平臺。
統一受理各項投訴舉報等相關案件線索。通過綜合執法平臺,統一受理各種投訴舉報,利用信息化手段對投訴、申訴、舉報、其他機關移送、上級機關交辦以及巡查檢查發現的各類案源信息,按照案件分級管轄的原則轉交相關執法部門處理,并對分配流轉出的案源信息進行全程電子化跟蹤,督促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辦理。充分利用執法平臺優勢,實現“互聯網+投訴舉報”。
統一市場監管執法事項。以市場監管信息化推動市場監管現代化,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降低監管成本,提高監管效率,實現“互聯網+監管”。推進跨部門聯合監管和“互聯網+監管”,制定自上而上、統一規范的監管事項目錄和檢查實施清單,并及時進行修訂,實現規范監管、精準監管、綜合監管、“智慧監管”,做到“一次檢查、全面體檢”。充分利用“互聯網+監管”子系統,為強化市場主體事中事后監管提供技術平臺支撐。
統一登記許可平臺,實現一網通辦。整合現有各類登記、許可、確認等事項,將其納入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平臺中,為市場主體監管執法提供主體數據依據。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各項便民服務,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將行政審批事項、公共服務事項全部納入綜合執法平臺,實現網上咨詢、網上預約、網上辦理等功能,讓群眾和企業能夠“隨心所欲”網上辦事。建設統一服務標準,統一事項名稱、編碼、依據、類型等基本要素,為人民群眾提供更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讓群眾和企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辦事不求人的改革愿望變成現實。
統一開展各項檢查活動。通過綜合執法平臺,開展各項監督檢查工作。實現“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全覆蓋。合并現有的企業信用公示系統和信用中國平臺,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監管平臺,為開展統一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制定統一規范的隨機抽查監管流程,實現市場監管主要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實現市場監管領域相關部門日常監管“雙隨機、一公開”全覆蓋。制定統一的抽查事項清單。依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建立本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明確抽查依據、主體、內容、方式等。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聯合抽查事項清單、標準和實施辦法,統籌建立統一的市場監管領域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制定統一的抽查計劃。統籌制定本轄區年度抽查工作計劃,涵蓋一般檢查事項和重點檢查事項,明確工作任務和參與部門。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針對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不同風險等級、信用水平的檢查對象采取分類監管措施,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頻次和被抽查概率,既保證必要的抽查覆蓋面和監管效果,又防止任意檢查和執法擾民。統一公示抽查檢查結果。按照“誰檢查、誰錄入、誰公開”的原則,將抽查檢查結果通過綜合執法平臺等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統一網上辦理各類行政違法案件。通過綜合執法平臺,開展相關違法案件的辦理工作,統一各類執法文書樣本,統一規范執法審批流程,統一修訂定性處罰的法律法規,實現公正、規范、文明執法。充分利用執法平臺優勢,對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時移送有關司法機關,保證“刑行銜接”的順利進行。充分利用綜合執法平臺優勢和現代化執法設備,實現互聯網+行政執法。推進信用監管,加快推進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實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讓市場主體“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充分利用綜合執法平臺,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監管有效銜接,對抽查發現的違法失信行為依法實施聯合懲戒,實現企業信用信息有效歸集公示,實現互聯網+信用公示。完善信息公示制度。提高年報的公示率和年報信息的準確性。完善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制度,強化企業信息歸集機制。加強信息整合,建立涉企信用信息歸集機制,整合各部門涉企信息資源。依托綜合執法平臺,將企業基礎信息和各類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及其他監管信息,全部歸集到企業名下,為信用監管提供數據支持。健全信用約束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發揮企業信用監管的作用,推動企業誠信經營。完善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制度,實行跨部門信用聯合懲戒,加大對失信企業懲治力度,對具有不良信用記錄的失信市場主體,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
五、改變現有執法體制,適應新的執法方式。
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完善監管機制,優化執法資源,統一執法規則,合理確定綜合執法范圍,制作統一權責清單,統一執法資格和執法標準,提高綜合執法效能,形成統一規范、權責明確、公正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場監管執法體系。科學合理設置內部執法機構,更好地適應國家對市場監管執法的新要求。積極探索局隊合一執法模式或實施基層市場所綜合執法模式,甚至可以取消市場監管所,將所有執法人中集中執法,使整個市場局形成一個拳頭,形成一個合力,可能更加有利各項市場監管方式的順利開展。通過落實國家對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的相關要求,不斷推進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改革實踐向縱深發展。
加強基層基礎建設,適應新形勢下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需要。按照市場監管執法重心下移的要求,推動人財物等資源向基層傾斜,加強基層執法能力建設。充實執法力量,加強業務培訓,優化基層干部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執法隊伍。推行行政執法類類公務員分類改革,完善市場監管人員激勵機制。保證基層執法裝備配備,合理配備執法記錄儀、檢驗檢測設備等先進設備,提高現代科技手段在執法辦案中的應用水平。
(作者單位:鳳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