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1+N”新型學徒制模式中“1”指學校這個主體,“N”則有三種含義,分別是:N多的大師,N多的企業,N多的師傅。學校治學理念以核心素養養成為基礎,以東陽木雕大師引領,大師創辦的企業為主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產教研結合,中高職銜接并舉的方式,培養核心素養高、實踐能力強、身心健康,具有與本專業領域相適應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藝術修養的從事木雕設計、木雕制作等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大師 1+N 新型學徒制度 校企合作
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從七個方面提出了二十條措施,大幅提升職業教育的現代化水平,推動辦學模式向新型學徒制模式、產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類型教育轉變。人社部、財政部共同印發了《關于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方案》。
一、緣起與內涵——以新型為契機,促進專業建設
企業新型學徒制旨在引導企業建立技能型人才工作新機制,通過在企業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組織企業新招用人員和新轉崗人員參加新型學徒培訓,可建立長期、穩固的企校合作模式,探索企業職工培訓新方式,完善培訓政策措施和培訓服務體系,加快企業青年技能人才的培養。
東陽木雕,自唐興起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位列“中國四大木雕”之首。東陽市做為世界木雕之都人才薈萃,有亞太大師3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9人,省級大師49人,這些大師為校企合作提供了保障。
東陽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是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木雕專業是省示范專業、省特色專業,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是筆者學校重點建設專業之一,根據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和相關要求,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創建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探索以校企合作為主體,以大師為引領,企業為主導,深入推進“1+N”新型學徒制模式的探究。
二、追求與目標——以大師為引領,深入校企合作
1.總體目標
項目建設總體目標是,通過大師引領,企業主導,深入推進“1+N”新型學徒制模式、培養核心素養高,實踐能力強、身心健康,具有與本專業領域相適應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藝術修養的,掌握木雕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具有在木雕行業及相關領域工作的職業能力,從事木雕設計、木雕制作、木雕產品營銷與管理等一線崗位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建立并完善“1+N”模式?!?”代表學校這個主體,“N”有三種含義,分別為:東陽眾多的木雕大師、眾多木雕企業、眾多木雕師傅。其中大師以國家級大師、省級大師為主體。采取階段性遞進的“一日體驗、一周見習、一月實踐、一年頂崗”的方法,判定工學交替、實崗輪訓課程體系,實現頂崗實習課程化設置。通過構建校企通網絡信息平臺,建立和完善教育質量標準化體系和質量監督評價體系,實現木雕專業新型學徒制培養信息化、項目化、多元化的考核評價。為東陽市發展紅木家具、木雕經濟、培養所需的技能型、新型人才作出積極貢獻。
2.具體目標
(1)校企共建,招生招工。學校與東陽市工藝美術家協會、東陽市紅木家具行業協會會合作,建立學校、行業協會、木雕企業合作共同體,“1+N”把行業協會及其N家優秀木雕企業納入共同體,采取多方聯合招生培養,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模式,實現從招生→教學→考核→招聘的全程深度合作。
(2)制定方案,培養人才。通過下企業調研和分析,明確專業的主要職業面向、崗位能力、典型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木雕企業用人需求,以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文化藝術修養,掌握木雕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具有在木雕行業及相關領域工作的職業能力,從事木雕設計、木雕制作、木雕產品營銷與管理等一線崗位高素質的中、高級新型人才為目標。
(3)課程開發,雙師共導。以校企“雙元”導師為建設主體,共同設計和建設以教學計劃,課程標準、崗位標準、質量監控標準,學分制管理辦法、校內實訓基地教學實踐計劃、企業輪訓崗位實習計劃為內容的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課程與教材。建立“公共課程+核心課程+限定選修+自選課程”課程體系結構,突出綜合素質培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4)共同組織,教育教學。校企共同制定學生實踐內容,共同組織教育教學。發揮企業師傅主導作用:白天由師傅在企業車間手把手傳授技藝,現場學習東陽木雕的操作技藝;晚上由學校教師傳授木雕理論等美術基礎知識。
(5)互聘共用,專兼結合。建立高效靈活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把企業師傅引進到學校進行日常教學,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教風嚴謹、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互聘共用,專兼結合。
(6)多元考核,評價立體。建立由行業專家、企業管理人員、企業師傅和學校教師組成的木雕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研究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展第三方評價分析研討工作。以能力為依據,將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師傅評價、企業評價、社會評價相結合,建立定期檢查、反饋等形式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對新型學徒制綜合評價合格的學生發給相應的證書。
三、做法與創新——行新型學徒制,匠心傳承技藝
1.組建團隊,深入調研
組建項目團隊,以校長為項目組長、分管副校長、生產實習處主任、專業負責人、班主任、企業師傅等組建團隊,任務逐層落實。對東陽木雕狀況進行全面調研,主要內容有五個方面:了解木雕行業的發展現狀;了解用人單位對中職畢業生的需求及錄用畢業生的相關要求;了解用人單位對中職畢業生的崗位分布、崗位能力要求;了解木雕工藝與設計專業就業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能力和素質要求,對筆者學校畢業生的評價;了解在校生對本專業的認識與評價,專業教師對木雕工藝與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途徑的評價和建議。
2.細化目標,制定方案
為了進一步鞏固木雕班學生的專業基礎雕刻知識,應提高專業意識及技能操作,加深學生對木雕企業、木雕崗位的感性認識。明確學習木雕目的,正確對待各門專業課。不斷提升專業素質,理論結合實際,為今后的實習、就業做準備,努力做一個合格的、高技能的木雕人才,將每項技能標準進行分解,細化到技術的最后一毫米。
了解木雕工藝品從選料到成品的整個木雕工藝流程;了解木雕企業的生產環境、木雕企業的文化氛圍,欣賞木雕企業優秀木雕作品的樣式,學習木雕企業優秀師傅的打坯技能,學習木雕企業優秀師傅的修光技藝,在師傅的指導下完成木雕作品,了解木雕企業目前所采用的新工藝、新技術特點,參與企業工藝品制作。
在經過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木雕專業組經過多次討論研究,制定了深入推進新型學徒制,培養木雕傳承人為主題的新型學徒制下企業實踐的方案。
3.嚴格遴選,校企合作
通過大量的市場調研、考察,最終確定了浙江新東陽木雕有限公司、東陽市云良木雕工藝品有限公司等N家新型學徒制企業實踐校企合作企業,名單如下表。
4.簽訂協議,保障同行
為了保障新型學徒制下企業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學校和校企合作企業重新簽訂了新型學徒制校企合作協議。為推動木雕專業學生下企業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實施校企合作,培養具有較高專業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學校與木雕企業本著協作、互助、共贏的原則,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經雙方協商,簽訂了合作協議,在法律上有了基本的保障。
5.拜師學藝,尊師重道
東陽木雕是傳統手工行業,適于采用拜師學藝的方法來傳承和發展的。新型學徒制下企業實踐活動,采用了傳統的拜師儀式,即一個師傅帶4個徒弟,學生(學徒)單膝下跪向師傅敬茶,行三鞠躬拜師禮,敬獻具有代表性的向日葵花。拜師是為了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在師傅和學徒心里有一種責任感,使學徒學有所成。
6.技藝傳承,精益求精
校企合作的木雕企業、師傅都是企業的骨干力量,其中有4位師傅是廠長,分別是何勇大師工作室的黃舒華師傅、樓衛東大師工作室的樓君珂師傅、陳一中大師工作室的金國華師傅、陳國華工作室的賈峰師傅。師傅都是大師精挑細選出來的,木雕技術一流,德藝雙馨。
經過一個月的企業實踐,學生們在企業師傅的細心指導下,每個人都完成了一件以上作品,陳雅寧、吳巧萍等學徒學習認真,犧牲休息時間,周末加班加點,完成了兩件作品,值得表揚。
7.細化考核,輸送人才
新型學徒制的評價以能力為依據,改革以往學校自主考評的評價模式,制定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標準,將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師傅評價、企業評價、社會評價相結合,逐步建立第三方評價機制,由行業、企業和中介機構對實習生崗位技能進行達標考核。理論考核與操作考核相結合,要求實習生所有實習崗位須達到初級工水平,其中每人至少有一門核心崗位技能達到中級工以上水平,實現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學生只有崗位技能過關,才能從學徒轉為準員工,準員工通過企業考核才能轉為正式員工。
四、收獲與輻射——建設成果顯著、彰顯辦學品質
通過“1+N”新型學徒制模式的實施,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帶徒師傅、學校、企業都收獲很大,真正達到了共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提高了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
新型學徒制的教學是一種情境教學,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學習,這種學習情境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習的效果和學習的意愿達到最強。師傅在第一時間和空間里對學徒做出指導和建議,正是這種及時溝通和反饋,促進了學徒的學習進程,使學徒的學習疑問及時得到解決,提高了學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2.技能水平提升快,學生培養見成效
學生到企業拜師學藝,全面了解木雕工藝品的生產流程,熟悉了木雕企業的環境和作息時間,提高了繪畫設計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的意識,制作大量優秀的木雕作品,同時開闊了視野,核心素養得到全面提升,雕刻技藝突飛猛進,掌握了打坯技藝、修光技藝。呂云波同學通過8月份的選拔賽,進入11月份全國木雕總決賽,獲得“全國青年工匠之星”榮譽稱號。
通過新型學徒制的培養,學生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率達到100%,中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獲取率達87.4%,實習滿意率達91.3%。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達到了學生受益,家長滿意,企業歡迎,學校發展的目標。
3.教育教學理念新,師資隊伍力量強
木雕專業教師由學校教室深入到企業車間,在耳濡目染之中,進一步熟悉了木雕工藝品生產的各種工藝,慣性教育思維和教學方法得到了改變,促成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鄧玉榮老師被金華市人民政府授予“金華市工藝美術大師”。
4.校企合作模式穩,就業前景更光明
通過新型學徒制,“1+N”模式的實施,緊緊抓住新型學徒制的特點,企校雙制、工學一體、轉換身份、校企共同育人、多崗位輪訓、“零距離上崗”、形成了木雕專業的特色。與浙江新東陽木雕有限公司,東陽市云良木雕工藝品有限公司等N家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有了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這種模式使得學生、學校、企業三方共贏。學徒制畢業的學生素養好,能吃苦耐勞,對企業的文化認同度高,師徒關系好,人際關系好,熟悉企業生產流程和工藝,技能強,畢業后即能上崗,成為生產骨干和后備干部。
5.發展模式引學習,輻射全國推廣忙
木雕專業以1+N新型學徒制為切入點,為東陽木雕傳統手工的傳承和發展做出較大貢獻。木雕工藝與設計專業的教學計劃被江蘇南通工貿技師學院、河北廊坊大城職教中心、溫州瑞安職業中專等學校采用,使用了《東陽手工木雕技藝》《數控木雕》等校本教材。在浙江省特色專業年會上,校長在多次大會上進行了木雕專業建設經驗介紹,通過成果展示、經驗介紹、推廣,向兄弟學校展示了課改的策略、方法與成果,對木雕專業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鮮花盛開,蝴蝶飛來,西藏林芝的四位教師慕名來到學校,進行木雕技藝學習。四川省理縣三位學生千里迢迢來到學校,學習木雕技藝,為期三年。
五、體會與思考——政府企業扶持,拓寬專業領域
新型學徒制實施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尤其需要政府的機關部門出臺對學校和企業的扶持政策,設立專項經費。同時也需要木雕企業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政策,要有“雙贏”“長遠”發展觀,主動作為。學校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實踐,爭取以點帶面,促進學校其他專業的優勢特色專業建設的開展。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與反思,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全面提升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能力和水平。
新型學徒制下企業實踐的重點都是圍繞校企合作的木雕企業進行的。木雕企業都是大師創立,每個大師都有不同的風格特點,學生在這個大師這里實習,學習了這個大師的風格特點,很有可能不適應其他大師的風格。因此,如何在新型學徒制下企業實踐的培養過程中,在強化技能培養的同時,進一步夯實基礎技能,拓寬專業領域視野,實現人才培養針對性與職業發展適應性的和諧統一,是實施新型學徒制下企業實踐培養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謝培璇.對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職學?!半p主體”合作育人模式的探究[J].職業,2019(19).
[2]張炎惠.“1+1+N”現代學徒制模式培養探索研究——以紹興市中等專業學校個案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7(7).
[3]袁樹喜.企校雙制,共育技能型人才[J]職業, 2019(24).
[4]唐弢.浙江: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J]職業, 2019(17).
[5]韓萍,郭正.新型學徒制培養技能人才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意義[J]職業,2019(25).
(作者單位:東陽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