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利 尚士祁 余麗黎

摘 要:本針對中職電子專業課堂普遍面臨的“理和實”比例易失勻、“理和實”內容易失趣、“理實一體”教學流程易失味、教學載體易失當四個問題,進行了基于“磁性電子積木”教學法的實踐和研究,為深化中職電子專業改革和踐行選擇性課改提供了有益的實踐經驗。
關鍵詞:中職電子專業 磁性電子積木 教學法
電子積木教學法是一套適合中職電子專業學生、以磁性電子積木為載體、以理實一體為特點,開發學生潛能、提升學生專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
一、中職電子專業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下,中職電子專業課堂教學取得不錯的成績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理”和“實”比例易失調,出現兩種“分化”,即“重技能、輕理論”或“重理論、輕技能”;“理”和“實”內容易失趣,只教教材,而不挖掘專業和生活之間的聯系;“理實一體”教學流程易失味,目前基于建構主義理論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適用于教學,但課堂中簡單而重復,易讓學生產生倦怠感;“理實一體”教學載體易失當,目前開展智慧實訓室建設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學條件,但較少涉及教具、學具的開發。
二、電子積木教學法的主要特征
1.關注生活,尋找規律
電子積木教學是依據科學性、趣味性、人文性、有序性四個特點,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一定處理,使內容與課程指導方案、與學生認知能力、與專業技術發展、與生活應用保持同步,讓學生主動尋找規律。
2.自己動手,掌握規律
電子積木教學以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為主,通過操作學習,更好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關系和內在規律。
3.主動探究,分析規律
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疑問和積木式學習任務書進行獨立或團隊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引導學生尋找規律,盡可能通過最佳途徑解決問題。
4.重視遷移,運用規律
學會知識的運用和遷移是教學的關鍵和難點,要有意識地鍛煉學生遷移知識,使學生學會利用經驗解決問題;及時引導學生進行遷移活動,并在“探秘”環節過程中設計不同難度的任務,讓學生敢于不斷嘗試。
三、電子積木教學法的主要流程
1.示秘階段——聯系生活,設置懸念
所謂“示秘”,就是通過“設置懸念”的形式開展課堂導入。老師上課設置一些啟發性的疑問,讓學生自己去尋求。一般做法是,先真實或仿真演示某個電子產品的神奇效果,再順勢提出疑問并進入課題。
“示秘”的目的主要有三點:一是激發興趣,二是啟動思維,三是緊扣新課。“秘密”的設置要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內容選取要恰如其分,要與接下來的新課內容緊緊相扣,與科技前沿技術、日常生活電子產品等相聯系。
2.探秘——有效建構,搭拆積木
“探秘”主要有三個動作:“搭”“拆”“變”。“搭”就是“以零湊整”,是運用“積木”——多個元器件組成功能電路的過程。“拆”就是“化整為零”,主要適用于研究“積木”本身的特點和作用,讓學生在“拆”的過程中,體驗到被拆積木的重要性。“變”,即改變某個“積木”的參數或種類,從而引發學生思考。
“搭”可以從四個問題入手。其一,用什么搭(設置問題),要求對功能電路的組成元件種類、數量和電路布局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其二,怎么搭(解決問題),要求對功能電路的構成過程有一個成功的體驗,可采用個人實踐或團隊,也可以通過探究性搭或驗證型搭的流程;其三,為什么搭(分析問題),要求對功能電路的工作原理、流程、特征進行全面的、系統的掌握;其四,搭的效果怎么樣(總結問題),是體驗電路效果和成功喜悅的過程。
“拆”可以從三個問題入手。一是拆哪些(設置問題),一般是教師引導,學生操作實踐,通過該操作讓學生對電路結構和元器件所處位置有清晰認識;二是拆了效果怎么樣(發現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記錄觀察效果,并積極思考,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解決問題的方法;三是為什么拆(分析問題),學生積極口答各種猜想,教師點撥小結。
“變”可以從四個問題入手:一是變哪些(設置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嘗試操作,提高創新意識,開闊專業思維;二是變了效果怎么樣(發現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記錄觀察效果,并積極思考,固化解決問題的方法;三是為什么(分析問題),學生頭腦風暴,教師引導總結;四是還可以怎么變(再設問題),教師再次設置問題,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實踐。
3.揭秘——拓展延伸,應用實際
“揭秘”是課堂導入部分“示秘”的呼應,是本堂課的點睛之處,也是讓學習內容聯系生產、生活的環節。“揭秘”環節讓學生明確了學習所學內容在生產生活的應用情況和學習內容的重要性,并梳理、鞏固學習內容。每個課堂“揭秘”的主體可以不同,可以是上課學生、授課教師,也可以是企業行家等特邀人員,但同時要注意各種神秘現象的出現是真實、可信的,電子專業要強調學科的科學性、專業性。
4.設秘——總結生成,研學留疑
所謂“設秘”就是采用懸念留白,是指在課堂快結束的時候,有意播放或演示一段神奇特效的片段,類似于電視劇的預告片,讓學生對下節課的學習內容充滿期待,通過設疑、制造懸念,以奇特的形式結束課堂。
四、電子積木教學法實施條件
若想發揮“電子積木教學法”的最佳效果,在使用前還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點準備工作。
1.積木式教學內容的重構
按“示秘—探秘—揭秘—設秘”四個流程開展教學活動,學習內容要讓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對接,可以從三個方面拓展:教學內容生活化,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精心篩選內容,設置懸念;教學內容積木化,就是做好教學內容的分散與重組,總體上保證項目和項目、任務與任務之間可獨立又可疊加;教學內容趣味化,適合學生特點。教師可邀請學生參與“教材內容重構”,使教學內容轉化成為學生知識結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