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玲玲
【摘要】目的 老年下肢骨折手術病人連續硬膜外麻醉和連續腰麻對循環功能影響進行比較。方法 將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接待的46例老年下肢骨折手術病人視為研究對象,并任意分成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為23例,將實驗組進行連續腰麻處理,將對照組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處理,觀察對比兩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半小時內的BP、BDP和HR值的變化進行檢驗與分析,將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藥物的使用、麻醉的狀態等進行記錄與研究。結果 兩組患者在麻醉后SBP和DBP都有所下降,兩組數據無明顯差異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老年下肢骨折手術病人連續硬膜外麻醉與連續腰麻會影響患者的循環功能,連續硬膜外麻醉略高于連續腰麻的影響,所以建議老年下肢骨折手術患者采用連續腰麻進行治療[1]。
【關鍵詞】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術;循環功能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8..01
在當代的醫學條件下,老年下肢骨折手術患者所采用的是椎管內麻醉,其中CEA、SA、CSEA是比較常見的麻醉方式,CSA為比較少用的麻醉方式[2]。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同時也會出現其他的身體疾病,所以,在醫護人員使用麻醉藥品時應多加注意,以免發其他不良狀況,應用合適的藥量為患者治療。為了探究老年下肢骨折手術病人連續硬膜外麻醉與連續腰麻對循環功能影響,本院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討,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接受治療的46例老年下肢骨折手術病人為研究對象,在家屬的同意下進行研究,ASA分級分為1級21例、2級15例、3級10例;手術治療形式有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股骨內固定手術、脛骨內固定手術;多數患者同時患有心絞痛、高血壓、糖尿病、支氣管、冠心病、高血脂等常見疾病,患者可自愿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3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9例;年齡69~85歲。實驗組男22例,女15例;年齡68~84歲。這兩組老年患者在年齡、性別上并無明顯差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繼續研究。
1.2 方法
在研究麻醉前半小時先將研究對象進行肌注,注射0.5 g的阿托品,病人自己決定注射的部位,讓患者進行側臥,注射的間隙均為L2~3也可以是L3~4。對照組采用繼續硬膜外麻醉的方式進行麻醉,3 cm的頭向置管,之后讓患者進行仰臥,并注射3 mL的2%利多卡因,之后注射0.75%羅哌卡因,用量為3~5 mL;實驗組采用采用連續腰麻的方式進行麻醉,用自制的16G硬穿針、連續腰麻穿刺針、9G腰穿針,蛛網膜下腔需要留2 cm,注射體位不同,則注射的藥物也不同,患側在上的病人注射利多卡因,患側在下的病人應注射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等患者疼痛感減輕后,采取后仰臥位,如果患者麻醉平面不足,則需要額外增加0.5~1.0 mL比例的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麻醉平面應在T10以下,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增加局麻藥物。
1.3 檢測和觀察指標
檢測病人的SBP、DBP、Sp02、ECG及HR,同時標記兩組在病人麻醉前后半小時SBP、BDP及HR的情況;記錄病人在手術時的麻醉時間、藥物用量及輸液狀況;并時刻注意手術結束后的麻醉情況、不良狀況等。
1.4 統計學方法
這次研究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以x±s表示計量資料,并采用t檢驗;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并采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兩組數據存在差異性,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HR、SBP及BDP的變化
DBP和SBP在患者被麻醉后有明顯降低的情況,但SBP對照組明顯高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術中輸液狀況
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在術中輸液的情況沒有明顯的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麻醉情況和不良狀況
病人的麻醉情況沒有明顯的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狀況也沒有太大的差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觀察我院所接收的老年下肢骨手術病人,有很多的病人同時患有其他的疾病,所以在注射麻藥的同時,醫護人員應該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麻藥的用量及麻醉方式[3]。老年下肢骨折手術病人連續硬膜外麻醉和連續腰麻會使患者的循環功能受到影響,但相比之下連續硬膜外麻醉影響比連續腰麻的要大,所以建議老年下肢骨折手術患者采用連續腰麻來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 王叔衡.小劑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與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術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傷殘醫學,2017,25(10):68-70.
[2] 黃 珍,李宇峰.老年下肢骨折手術病人連續腰麻與連續硬膜外麻醉對循環功能的影響比較[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3):95-96.
[3] 胡景維.連續腰麻與連續硬膜外麻醉對老年下肢骨折手術患者循環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2(1):132-13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