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玲
【摘要】目的 分析對分娩產婦提供社區產后訪視和社區護理服務的應用價值。方法 對照組產婦在出院后僅采取常規的社區管理,觀察組產婦則在該基礎上開展社區產后訪視同時提供社區護理服務。結果 觀察組產婦分娩后1個月內產婦患病率為2.13%,新生兒患病率為2.13%,母乳喂養成功率為100.00%,與對照組產婦并發癥率6.38%,新生兒患病率8.51%,母乳喂養成功率93.62%對比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對分娩后產婦開展社區產后訪視和護理服務,有助于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并更好的維護母嬰安全。
【關鍵詞】產婦;產后訪視;護理;社區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8..02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不斷優化,社區護理服務也應運而生。通過開展社區護理能夠將護理工作深入至社區和居民,對于產婦來說做好產褥期的護理工作是降低產婦、新生兒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婦的衛生保健及護理質量,通過提供科學的社區護理服務有助于提升產婦產褥期的生活質量,對于維護母嬰安全意義重大[1]。本次研究重點分析對于產婦開展社區產后訪視和護理服務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社區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服務的94例分娩產婦為回顧分析對象,以數字法對入組病人隨機分組,定義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包括產婦47例,年齡21~38歲,平均(27.4±0.2)歲;初產婦31例,經產婦16例。對照組:包括產婦47例,年齡22~37歲,平均(27.2±0.6)歲;初產婦30例,經產婦17例。兩組入組對象的上述資料比較均衡度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在出院后僅采取常規的社區產后管理,主要措施有為產婦完善健康管理檔案并提供常規產后訪視工作;而觀察組產婦則在該基礎上開展社區產后訪視同時提供社區護理服務,具體措施如下:首先需要對產婦的社區訪視日程進行合理安排,可在產婦分娩后7天內進行首次訪視(主要由分娩單位提供),并于出院后7天內進行第一次的入戶訪視,分娩后第28天開展第二次入戶訪視。充分利用入戶訪視時間詳細了解產婦和新生兒的基本情況,同時結合實際情況適當調整社區產后訪視的頻率或者指導產婦進行回醫院就診等。在訪視中需要做好以下內容:首先需要對產婦身心狀態進行密切觀察,同時觀察新生兒的一般情況與精神狀況,對于產婦產后的休養環境進行評估,并對其進行母乳喂養知識指導。認真傾聽產婦的主訴,并耐心解答產婦相關疑問,為其講解產后產褥期的相關衛生保健知識以及母乳喂養知識和情緒宣泄方式。需要對上一次社區訪視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具體解決情況進行評估,并結合評估結果對于訪視內容進行適當調整。產婦分娩后一個月內均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與嬰兒照顧能力,因此產婦照顧者的科學護理知識影響著母嬰健康,在產后訪視中還需將產婦照顧者作為重點干預對象開展健康教育,最后需要對產后入戶訪視的內容詳細記錄,并為其完善健康檔案。平時需要對產后訪視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以提高產后訪視質量。
1.3 評估指標
比較兩組觀察對象的母嬰健康指標,包括產婦分娩后一個月內產后并發癥率、新生兒患病率以及母乳喂養成功率。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的相關數據均以軟件SPSS 17.0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通過(x±s)描述,行t檢驗和x2檢驗,P<0.05代表差異之間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產婦分娩后1個月內產后并發癥率為2.13%(1/47),新生兒患病率為2.13%(1/47),母乳喂養成功率為100.00%(47/47);對照組當中產婦產后并發癥率為6.38%(3/47),新生兒患病率為8.51%(4/47),母乳喂養成功率為93.62%(44/47)。兩組產婦并發癥率、新生兒患病率、母乳喂養成功率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產婦在分娩之后需要經過數周的調試方能使身心功能復原,在該階段內產婦的身心狀態由于分娩而發生一系列變化,因此需要采取科學的護理干預來幫助產婦維持良好的身心平衡狀態[2]-[3]。除此之外,在該階段內還需協助產婦做好新生兒的照護和喂養工作,這也是促進新生兒健康成長和發育的重要措施。通過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通過開展產后社區訪視并給予護理服務,產婦分娩后一個月內產后并發癥率、新生兒患病率以及母乳喂養成功率等據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進一步提示,開展社區產后訪視工作有利于維護母嬰安全。
綜上所述,通過對分娩后產婦開展社區產后訪視和護理服務,有助于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并更好的維護母嬰安全。
參考文獻
[1] 仇慧茹.社區護理產后訪視在母嬰保健中的優越性[J].健康大視野,2018,16(24):8.
[2] 張 黎.社區產后訪視在母嬰保健工作中的總結[J].特別健康,2018,13(23):125.
[3] 馬紅梅.社區產后訪視模式在產婦產后和新生兒保健干預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8,19(47):360.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