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華
【摘要】目的 分析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在危重癥病人應用中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7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危重癥患者中選取68例危重癥病人進行研究,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采用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背景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以及相關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其并發癥發生率較低,患者心率逐漸恢復正常,血鉀及血鈉指標相對較低,體溫正常,各項差異對比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采用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危重癥病人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具有積極意義,不僅能改善患者的生命指標,還能夠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危重癥病人;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8..02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由于患者的腎臟功能喪失,造成腎衰竭病癥,導致體內代謝毒素不能被有效排出體外。當毒素沉積過多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癥,使患者出現皮膚瘙癢、水腫、惡心、嘔吐、貧血等臨床癥狀。作為血液凈化治療的方法之一,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又被稱為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其工作原理主要是模仿腎小球的代謝特征,通過透析裝置將患者血液引入過濾器,然后模擬腎臟工作,將血漿內多余的水分、毒素,以及中小分子進行清除,并將已凈化的血液輸入人體。由于部分患者在進行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時候,會發生較為強烈的不適感,因此,在開展治療的同時,還需要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1]。現就我院采用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68例危重癥病人進行研究,并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9年1月我院采用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68例危重癥病人作為研究主體。
排除標準:排除精神異常和患有腫瘤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心臟病的患者;排除病歷資料不全的患者;排除不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排除患有其他血液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傳染病的患者;排除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
納入標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為危重癥患者,且采用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所有研究對象及家屬對此次研究均已知情,且愿意配合研究,已提供了相關的治療數據,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研究主體共68例,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4例,男19例,女15例,急性腎衰竭15例,慢性腎衰竭13例,重度感染6例,年齡40~72歲,平均(53.7±7.3)歲;對照組34例,男18例,女16例,急性腎衰竭16例,慢性腎衰竭13例,重度感染5例,年齡41~73歲,平均(54.7±6.9)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沒有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院方倫理委員會對此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對比有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內容有:嚴格按照護理流程,進行藥物護理、病房安排、定時查房、病情檢查,創造舒適的病房環境,除了衛生清潔以外,還需要注意對室溫及濕度進行調節,室溫一般控制在24度左右。
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方法,主要內容:①方案制定:以護士長為組長,新進護士和在院護士為組員,研究患者的病情,依據患者病情制定護理計劃和護理實施方案;②心理護理:患者在患病后首先會出現心理變化,尤其是一些心理敏感性比較強的患者,護理人員開展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的疏通患者的心理障礙,使患者保持較好的心態,促進患者的康復;③體位護理:由于病情嚴重,大部分患者不能自行活動,護理人員需與患者進行溝通,幫助患者尋找較為舒適的體位,既能夠提升患者舒適度,又能幫助患者維持積極的心理狀態;④健康教育:患者家屬對重癥患者的日?;咀o理大多缺乏準確性和專業性,護理人員需要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家屬對患者的護理內容進行掌握,在日常護理中給予患者良好的護理,使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更舒適,并且保持愉悅的心情;⑤并發癥護理:依據患者的病情發展狀況,醫護人員需要在護理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對出現的可疑癥狀,一定要告知醫生,及時進行排除檢查與診斷,早發現早治療,促使患者縮短康復時間,盡早出院[2]。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體溫、心率、血鉀、血鈉等數據的變化。常見并發癥類型有:腎性貧血、高鉀血癥、腎性高血壓、尿毒癥性心肌病,體溫和心率以基本查體數據為準,血鉀和血鈉以我院檢驗科出具的檢查結果為準。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Excel表進行收集,數據統計分析以SPSS 22.0進行,并發癥發生率以n(%)表示,行x2檢驗;體溫、心率、血鉀、血鈉以(x±s)表示,t檢驗。有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參照P<0.05。
2 結 果
2.1 兩組體溫、心率、血鉀、血鈉的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體溫為(37.8±0.6)℃,對照組的體溫為(38.5±0.7)℃,t=4.4271,P=0.0000,觀察組的心率為(113.4±10.5)次/min,對照組的心率為(133.7±11.4)次/min,t=7.6373,P=0.0000;觀察組的血鉀為(4.4±0.5)mmol/L,對照組的血鉀為(5.4±0.9)mmol/L,t=5.6635,P=0.0000;觀察組的血鈉為(138.4±2.1)mmol/L,對照組的血鈉為(142.7±4.0)mmol/L,t=5.5499,P=0.0000;觀察組體溫、心率、血鉀、血鈉指標更穩定,各項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的對比
觀察組腎性貧血發生1例,其它并發癥未發生;對照組腎性貧血4例,高鉀血癥1例,腎性高血壓1例,尿毒癥性心肌病未發生。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94%,對照組為17.65%,X2=3.9813,P=0.0460。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是比較常見的腎衰竭治療方式之一,同時也是對血液型疾病治療效果較好的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實際中應用較多,但不能否認的是,大部分患者由于機體不適,會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較為強烈的不良反應。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在危重癥病人應用中的護理干預有較好的護理效果,具體體現在患者的體溫、心率、血鉀、血鈉、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會受到影響,具體原因是:在進行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時,由于患者機體出現較為強烈的反應,導致強烈不適感的發生,提升了患者的護理需求,因此,開展護理干預對于危重癥病人具有顯著的效果。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以小組形式研究患者病情,制定護理計劃,開展護理工作,既提升了護理有效性,又對患者進行了心理護理、體位護理,以及健康教育等預防護理,不僅為患者創造了較為舒適的康復環境,還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促使患者順利康復,具有重要的護理意義[3]。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在臨床實際中的應用具有較高的價值,應該被廣泛推廣。
綜合護理干預在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危重癥病人中應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不僅能改善患者的生命指標,還能夠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葉愛元,周菊.針對性護理干預在行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23):90-92.
[2] 程金娟,戴慧至,胡文秀.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在危重癥病人應用中的護理[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8,43(09):1248-1251.
[3] 張月娥.護理干預對實施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17,23(04):673-674+678.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