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利洪 狄艷麗 張川琳 吳麗柯 吳敏 羅敏 姜薇


【摘要】目的 研究針灸推拿治療小兒腦癱的臨床價值。方法 隨機抽取50例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小兒腦癱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進行針灸推拿聯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各項能力評分(言語能力、應人能力、應物能力、綜合功能)與治療總有效率。結果 治療組患者各項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灸推拿治療小兒腦癱效果顯著。
【關鍵詞】針灸推拿;小兒腦癱;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8..02
小兒腦癱即腦性癱瘓,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所導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者腦發育異常,最終引起中樞性運動障礙[1]。本文作者為探討針灸推拿治療小兒腦癱的臨床價值,對腦癱患兒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期間收治的小兒腦癱患者50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25例,對照組患兒男15例,女10例,年齡1.5~6歲,平均(3.75 0.12)歲;治療組患兒男13例,女12例,年齡1.5~6.5歲,平均(4.00 0.13)歲;兩組患兒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治療,根據患兒具體病情制定合理的訓練量,每周至少訓練5日,每日時間在半小時以上;通過搭積木、捏橡皮泥等方式對其進行作業治療;對患者進行簡單詞語、語句訓練,對其進行理解能力、表達能力、認識能力訓練。
治療組患兒在此基礎上給予針灸推拿:①普通推拿法:通過對患兒印堂、太陽、百會、攢竹、頭維、天柱、四神聰等穴位進行點揉,以改善四肢功能障礙癥狀;使用揉法、滾法對患兒上臂前臂進行放松,并對患兒肩貞、天宗、曲池、手三里等腧穴進行推拿按摩。②脊柱推拿法:根據順督脈走形方向,由上至下對脊柱進行整理,經背部第1~2側線對足太陽膀胱進行按揉,之后由下到上捏脊,最后擦腎俞、命門、八髎穴,對每個經絡的按揉捏拿動作應每次做4次左右,每次4分鐘左右,至溫熱為最佳[2]。③對癥推拿:根據患兒具體偏癱部位選擇適應的脊神經體表投影點,對其進行維持10分鐘的按揉,并結合肢體運動,采用滾法對患側肢進行按揉,來回10次至20次。所有患者推拿每日1次,連續6個月。④針灸治療:根據患兒疾病分期對其進行針灸,其中主穴包括內關、三陰交、腎俞、印堂等;配穴包括廉泉、承漿、聽會、耳門、神門、委中、曲池、足三里等。每三天進行一次針灸,每穴行針13 s左右將其拔出,連續治療3個月以上。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各項能力評分(言語能力、應人能力、應物能力、綜合功能)與治療總有效率。
1.4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總有效率判定標準:治愈:患兒感覺、認識、行為異常和肌張力異常、肌無力等臨床癥狀消失。顯效:患兒感覺、認識、行為異常和肌張力異常、肌無力等臨床癥狀顯著改善。有效:患兒感覺、認識、行為異常和肌張力異常、肌無力等臨床癥狀有一定改善。無效:患兒感覺、認識、行為異常和肌張力異常、肌無力等臨床癥狀無任何變化。
1.5 統計學方法
以軟件SPSS 19.0為根據,對本文數據進行分析,x2檢驗計數資料,x±s表示計量資料,t進行檢驗,P<0.05表示數據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各項能力評分
治療組患者各項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對照組為80.00%,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 論
腦癱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缺氧缺血性腦病、早產、高膽紅素血癥等,患兒臨床表現多種,且較為復雜,為有效治療此種疾病增加一定難度[3]。臨床經驗所得,對于治療小兒腦癱的關鍵點在于康復治療,中醫學上認為:腦癱癥候屬于“五遲”、“痿癥”等,風、痰、火、癇經絡的閉阻都會引起腦癱,根據經絡學說、現代脊柱神經理論相關知識,結合患兒具體情況對其進行脊柱推拿,從而有效刺激患兒感覺神經,在此基礎上進行四肢推拿,可有效改善患肢神經狀態。對患兒患肢進行針灸,可顯著改善免疫、興奮脊柱神經等,對肢體感覺神經進行刺激。
綜上所述,針灸推拿治療小兒腦癱的臨床價值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謝 芳,李 穎.針灸推拿治療小兒腦癱效果觀察[J].陜西中醫,2017,38(01):114-115.
[2] 鄧多喜,謝 輝,陳 英,等.推拿治療小兒腦癱的臨床應用近況[J].中醫藥導報,2017,23(11):86-87.
[3] 陳白云,尚 清.探討中醫針灸配合康復手法治療小兒腦癱的作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115-116.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