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熙 攝影/徐博英
循跡于《西虹市首富》里文成城堡的恢宏與神秘,驚嘆無軸摩天輪“渤海之眼”破紀錄的震撼設計。比肩漁船坐擁沙灘、看養馬島海水的清澈見底,遺憾風大輪渡停航、外地車禁行與長島失之交臂
上汽通用雪佛蘭沃蘭多煙臺蓬萊之旅
這是一個沒有諧音不算文案的年代,原本計劃好的長島縣之旅,無奈因為大風天氣輪渡停航、外加2018年12月之后外地車輛禁止上島的政策被迫擱淺。于是,沿著山東渤海的海岸線尋覓更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點,就成為了我們此次出游的新主題,也就有了內陸(魯)漂流瓶這個題目的想法。
正因為留有美好的遺憾才會讓人流連忘返,我們渴望去留住金秋時節的美景,就像心中憧憬著高光時刻的愛情。摩天輪下的求婚,甜蜜到讓有情人終成眷屬。太陽升起前去趕海,就能撿到大螃蟹和扇貝。拿城堡酒店當宿舍,錢就能越花越多。這些在抖音、電視劇、電影中出現的橋段,大多都是刻意營造出來的完美,然而卻又是那樣地不真實。
七月的風、八月的雨、九月的落葉染黃了秋季,躁動的旅人總喜歡在十一黃金周留下旅途的印記。你在養馬島上畫龍,不一會就會有人在長島縣上畫彩虹。電視劇、電影和網紅把那些還未被大部分世人熟知的景點,變成了如今的旅游打卡勝地。遺憾的是,我們并不習慣聚光燈下的人聲鼎沸,于是就有了這次淡季山東海岸線自駕的遠行派對。
派對的組織者名叫沃蘭多,是一位最多能同時帶給7個人歡樂的帥小伙。從它那目露兇光的眼神中我們感受到了從容與安穩,身披的海牙灰色外套被賦予了黑紅亮條點綴,這些則全部出自于潮牌Redline之手。45L容積的胃口需要92#飲料為它補充能量,5+2排列的肚囊也是我們丈量海岸線風光的空間保障。
給你一個月的時間,花光十個億,而且不能送人、不能剩余、不能做慈善、雇傭人員薪酬不得超過市場最高定價......每一分錢還必須得花在自己身上!這個橋段就出現在沈騰主演的喜劇電影《西虹市首富》中。我相信不少人都暢想過學著沈騰的模樣,在文成城堡里面裝個X。用錢砸死見人下菜碟的高傲管家,出巨資買下股神巴菲特的午餐,請王力宏為自己心愛的人開一次專屬的演唱會,以一個月2000萬的價格把富麗堂皇的城堡當宿舍,誰會想到這樣的電影取景地就在我們的身邊。
沒錯,電影中出現的這座城堡就位于山東省的煙臺蓬萊市向東20km處。這座以巴洛克風格為主,由歐洲建筑元素所組合而成的文成城堡,就坐落于G206國道煙燦線北側。詭異卻又華麗的城堡莊園與周圍一片荒蕪的農田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文成城堡是加拿大華僑李文成投資六個億人民幣修建的,城堡于2008年起開始興建,項目占地面積100余畝,現已建成歐式古典建筑3棟,1棟為狄奧尼索斯酒神宮殿,1棟為維也納城堡大酒店,1棟為城堡文化展覽館。宮殿兩側為葡萄園,可以說是電影帶動了這里旅游業的發展,旺季的參觀門票甚至達到了160元/人,就連淡季也需要80元/人。其實最理想的是在這里住上一晚,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豪華海景房的價格并不算太貴,在400元左右。提供早餐,可以借機體驗一下皇帝般的住宿條件。
面朝大海,所見的未必是春暖花開,有可能是輪渡被迫停航的無奈。未能去成的長島縣成為了此行最大的遺憾。不僅是蓬長航線因大風天氣停航,還因為從2018年12月起,(除煙臺魯F、魯Y)所有的外地車輛禁止乘輪渡上島。也就意味著即便天氣具備通航條件,外地游客也只能把車停在港口,個人坐輪渡上島。
有著中國十大最美島嶼之稱的長島縣,位于膠東和遼東半島之間,同時也地處渤海與黃海交匯處。長島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由32個島嶼組成,境內主要旅游景點包括九丈崖、半月灣國家地質公園等,是一個需要全程坐船游覽的海島縣。由于四面環海,217種的貝類、藻類、魚類海產品,讓它成為了刺參、皺紋盤鮑、櫛孔扇貝、光棘球海膽等海珍品的原產地。
1 電影《西虹市首富》中的文成城堡實際上是一個400元入住一晚的海景酒店
2 趕上蓬長航線因風大停航,除長島縣外的車牌也上不了輪渡
3 被狂風勁吹的輪渡港口,車輛就是從這里上船的
生活就是這樣,原本計劃好的路線,會因為天氣和政策條件的原因逼迫你另辟蹊徑。原計劃的長島之旅沒有了,不妨就去蓬萊當地最有名的蓬萊閣去轉轉。名勝古跡類的景點,一般都有自己的歷史故事。這座始建于北宋嘉佑6年的古建筑群,與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樓”。
1 圖中的振揚門是蓬萊閣景區的南大門
2 依靠百度CarLife讓手機與中控屏相連,十分智能方便
3 相比GL6還多一個座位的沃蘭多,相當適合家庭出游
4 雄居于丹崖之頂的蓬萊閣留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美麗傳說
通過上圖中沃蘭多后方的振揚門進入蓬萊閣景區,首先必須經過蓬萊(古登州)水城。水城沿丹崖絕壁銜海向南筑起,南北成矩形,由南小海、城墻、炮臺、空心臺、碼頭、燈塔等部分組成,結構嚴密,氣勢雄偉,不僅是國內保存完好的著名古海軍基地之一,也是我古代海上運輸的樞紐和對外交通的重要口岸。
放眼望去遠處的黃海,有許多貨船、漁船從這里的碼頭進進出出。站在蓬萊水城小海仙橋上,翹首北望,主體建筑蓬萊閣雄居于丹崖之頂,處在眾星拱月的位置上。所謂蓬萊閣并非只有一閣,而是一個古建筑群,主要有呂祖殿、三清殿、蓬萊閣、天后閣、彌陀寺等六個建筑單位。“眼前滄海難為水,身到蓬萊即是仙”,蓬萊還素有人間仙境之稱。相傳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荷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萊閣醉酒后,憑借各自的寶器,凌波踏浪、飄洋渡海而去,留下“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美麗傳說。
寒潮凜冽的海風穿過山間、掠過水面,掃去心塞的陰霾與不快,盡情傾訴在波光粼粼的大海。這是一場看似孤寂的旅行,空蕩的7座沃蘭多上,坐著三個為美景的照片和視頻趕路的男人。然而在他們的潛意識里,家人的陪伴似乎才是自駕游最理想的模樣。用熟悉的手機CarLife導航去未知的地方,無私地分享著安吉星熱點那每年100G的流量。仰望繁星閃爍的夜空落戶于全景天窗,驚嘆于低油耗帶來的遠行欲望。
氣溫的驟降讓我們倍加珍惜深秋與初冬時節的暖陽,坐在副駕與第二排的同事正在盡情享受不用坐辦公室的舒爽。此刻,并沒有人注意那臺一路上盡職盡責的三缸。要知道通用的這臺1.3T的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絕對算得上是網紅機型。它蟬聯了2018、2019兩個年度的中國心十佳發動機榮譽稱號。
雖然和科魯澤、英朗都是一樣的1.3T搭配了6AT,并且最大功率和扭矩參數也一樣。但在調校上,沃蘭多的升擋時機還是比轎車靠后,不論你怎樣柔和地踩油門加速,變速器都會在2500rpm之后才進行升擋動作。正因為沃蘭多的整備質量比普通三廂轎車大,所以適當地提高轉速也能給予車輛更充沛的低扭加速表現。雖然這次并不用進行節油挑戰,但出于平時養成的良好駕駛習慣,我還是用右腳緩踩油門踏板,盡量將車速維持在87-94km/h之間。畢竟對于6AT的沃蘭多來說,這個速度區間會讓發動機維持在1850rpm,也就是剛剛升入6擋之后最經濟的轉速。不過與上次單人單車的GL6內蒙之行不同的是,這次是三個人,并且氣溫也要比上次更低。從北京到煙臺蓬萊的車程為670km,中間還有G2因省界收費站道路拆除作業而引起的堵車。為了趕時間,高速跑120km/h,發動機轉速維持在2500rpm的情況也保持了很久。最終6.7L/100rpm的油耗表現也算是個滿意的成績。
5 內陸通往養馬島的跨海大橋
6 漁民們正在養馬島的西岸處理剛剛打撈上來的扇貝
7 北岸的走廊柱子上都精心雕刻著駿馬形狀的石雕
由于車輛開不上長島,因此位于煙臺牟山區的養馬島就作為了這次出行臨時加入的景點。此前的養馬島也是黃海上的一座13.82平方公里的孤島,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大帝御駕東征,經過煙臺的芝罘以后,繼續沿海東進,看見海中有一座小島,島上水草豐美,駿馬呈祥,故御封這里為“皇宮養馬島”,并下令各地選馬派員,進島養馬訓馬,專供御用,養馬島由此得名。
得益于跨海大橋的修建,讓養馬島成為了今日山東著名的旅游度假區。這里五一到十一期間人氣火爆,熱度并不比北戴河、東戴河差,同時也是抖音上網紅的打卡圣地。轄區內的8個行政村擁有常住居民7千余人。各種漁家大院等農家樂民宿等設施,在這里遍地都是。
養馬島由一條橫貫東西,地形狹長的山脈組成。適宜多種海洋生物棲息與繁殖的養馬島,自身擁有一島三灘的奇觀。跨海大橋正對著的就是天馬廣場,以這里為界,養馬島南岸的東部是平緩細膩的金沙灘。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里,蔚藍的海水平靜如鏡,遠山秀色倒映其中,宛若一幅清新的山水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每年盛夏未到,就有無數的游客來這里戲水游泳、揚帆碧波。
為了能把車開到海邊,我們特意選擇了養馬島的北岸(后海),這邊就是水域遼闊、驚濤拍岸、礁石叢生的礁石灘。有礁石混在沙子之中,也就給輪胎提升了抓地力。沃蘭多擁有15°的接近角和21°的離去角,所以下沙灘時必須十分小心。不過粗壯的塑料輪眉和180mm的離地間隙還是為它保留了一定的通過性。我們沿著養馬島北岸的一條小路將車開到了海邊,上坡輔助和電子手剎的配置為輪胎上下坡打滑時提供了安全保障。遠處幾匹奔騰的青銅駿馬就是養馬島北岸的地標性建筑,從沙石灘上那個兩側帶輪的鐵架子和停放著的拖拉機就能看出這里也是漁民出海的小港口。正說著,船舷上印有魯牟漁養番號的漁船,載著剛捕撈上來的海鮮從這里被拖拉機拖上了岸。
正因為留有美好的遺憾才會讓人流連忘返我們渴望去留住金秋時節的美景就像心中憧憬著高光時刻的愛情
其實在南岸的西面海灘停泊著眾多的拖拉機和漁船,雖然和東面海水浴場相隔不遠,但每當潮水退落,一片烏油油的黑泥灘就會展露出來。我們來到此地,剛好趕上漁民們正在處理剛剛打撈上來的扇貝,排排坐忙碌的場景十分壯觀。倘若趕上風平浪靜的好天氣,游客還可以和漁民們一起化身捕魚達人乘船出海。當然,挖沙子和泥的樂趣是每一個內陸生活的人從小都在渴望的。5點起床去趕海、用吸筒抽皮皮蝦、挖蛤蜊、撿寄居蟹,享受親近大海帶來的快樂。
仔細想想山東的特產想必還是海鮮與農產品居多,而在回京的路上,我們卻陰錯陽差地找到了一個頗有意思的地標性建筑——“渤海之眼”。它就坐落在風箏之都山東濰坊濱海區的白浪河入海口之上,同樣是跨河大橋,同樣兩側是公路,同樣是摩天輪。乍一看,這怎么和天津之眼沒什么兩樣,但仔細研究你就會發現,渤海之眼沒有軸!2018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創下了世界上最大的無軸式摩天輪、世界上首例編織網格形式摩天輪,還有世界上首次無軸式輪橋合一摩天輪三個吉尼斯世界紀錄。
它的設計靈感就像一條首尾相接的巨龍,這只高度達到了145米的渤海之眼上,一共設計有36個轎廂,每個轎廂能夠乘坐8到10人。與有軸的摩天輪不同,渤海之眼是骨架不動,外圍的滑軌帶動轎廂轉動。乘坐在上面轉上一圈大約需要30分鐘,由于是2018年投入使用,所以轎廂里面備有USB充電口,空調和免費WiFi,密封性和乘坐體驗感也很出色。相比白天那只被涂上網格狀巧克力的碩大號甜甜圈,我更愿意欣賞渤海之眼在夜色下的燈光舞,紅色的激情、藍色的憂郁、綠色的活力、紫色的浪漫,炫麗的光影點亮了夜空,反射在五彩斑斕的河面盡情地舞動。
在蓬長航線的港口漠視停航封路,在蓬萊閣的山頂聽一場風的傾訴。在養馬島的海底看一眼貝殼的尸骨,在渤海之眼的光影里描繪生命的藍圖。不要讓淡季與封路成為你足不出戶的因素,三缸的七人車也能擁有更精彩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