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霞
(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婦幼保健院,山東 淄博 256400)
分娩護理是產科質量管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質量直接影響母嬰分娩結局,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為提高產科護理質量,本院引入了全程責任制助產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實施了導樂陪伴分娩,成效顯著。現將相關研究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本院接收的臨產妊娠婦女468例進行臨床研究,入選者均符合研究要求即初產,單胎、頭位、意識清晰、未合并嚴重疾病、自愿參與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者分入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34例,對比兩組各項一般資料未見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臨床對照研究。
1.2.1 對照組實施全程責任制助產
由責任助產士進行一對一助產護理操作,具體如下:觀察產婦宮口開指情況,胎兒娩出情況,同時監測胎心,留意羊水量及性狀變化,避免危險發生;待宮口全開后,指導產婦正確用力,盡快將胎兒娩出。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導樂陪伴分娩
待產婦宮口開至2-3cm后,由導樂師和責任助產士協同進行助產護理工作。具體如下:(1)加快產程。參考產婦體重、身高選用規格適宜的分娩球,協助產婦坐于分娩球上,借助床欄保持身體平衡;自然分開兩腿,反復扭動髖關節或上下活動腰部,促使胎兒順延產道下降,以加快產程。另外,協助產婦通過散步、改變體位(跪位、弓步側臥位、蹲坐位等)、輕晃身體等促使胎兒盡快入盆。(2)疼痛緩解。指導產婦按照宮縮節律呼吸,當子宮收縮時自動放松,教予產婦正確應用拉瑪澤減痛呼吸法,以減輕疼痛刺激;按照宮縮節律為產婦按壓合谷穴、三陰交穴,刺激內啡肽分泌[1]。按壓時保持30秒再松開,而后停留30秒再反復;將手掌根部抵住產婦腰部,實施畫圈式按摩,以緩解骶髂關節酸脹感;運用熱水袋、熱毛巾等為產婦腰背、大腿內外側等局部皮膚實施熱敷,以改善血流,松解緊繃的肌肉。(3)心理疏導。安撫產婦情緒,主動詢問產婦感受和要求,做家屬與產婦間的信息傳遞者,充分表達家屬對產婦的關愛,客觀講述產婦身心狀態,避免雙方過于焦慮;準備新鮮檸檬、柑橘或其他香薰制品,防止在產婦身側,使其在芳香中放松身心。(4)產后管理。待產婦成功分娩后,及時表揚產婦并協助新生兒與產婦進行肌膚接觸,以刺激乳汁分泌;待產婦體力恢復后,指導產婦喂養胎兒,使胎兒小嘴充分含住乳頭和部分乳暈,通過吸吮刺激乳汁分泌;產后,為產婦準備熱水泡腳、擦拭身體,做好保暖工作。同時,給予產婦生活幫助如小便、進食等。
統計并對比兩組自然分娩(會陰側切、總產程)及剖宮產(剖宮產率、護理滿意度)相關指標以及母嬰產后并發癥(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
研究組會陰側切者3 2例,占比1 3.6 8%,總產程為(372±23)min,對照組會陰側切者42例,占比17.95%,總產程為(455±26)min,兩組各指標對比差異顯著(P<0.05)。
研究組陰道試產失敗改行剖宮術者23例,占比9.83%,護理滿意度為97.50%,對照組行剖宮術者35例,占比14.96%,護理滿意度為93.75%,兩組各指標對比差異顯著(P<0.05)。
研究組產婦產后出血量平均為(208.5±31.8)ml,新生兒窒息者4例,占比1.71%,對照組產婦產后出血量平均為(252.6±43.4)ml,新生兒窒息者9例,占比3.85%,兩組各指標對比差異顯著(P<0.05)。
全程責任制助產模式在產科的應用較為普遍,責任助產士能夠運用醫療專業知識把控分娩安全并記錄、處理接生工作。但是,責任助產士往往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感支持、心理疏導、生理狀態改善等工作中,需要專職人員開展一系列護理干預措施改善產婦身心狀態,促使自然分娩。導樂陪伴分娩是由專職導樂師全程參與分娩過程,從生理、心理、情感上給予產婦支持、保護,并全力協助助產士接生工作[2]。在本次研究中,導樂師于產前收集產婦相關信息,結合產婦實際制定護理計劃,在產時充分運用導樂設備糾正胎位并促使胎兒盡快入盆,實施按摩、穴位按壓、熱敷、香薰療法等緩解產婦疼痛感,指導產婦正確呼吸,并在分娩全程照護產婦小便、進食、飲水等,大大提升了護理效果[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會陰側切率、剖宮產率、新生兒窒息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總產程明顯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各指標對比差異顯著(P<0.05),充分說明了導樂分娩聯合全程責任制助產對提升產科質量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產科質量管控中實施全程責任制助產并加用導樂陪伴分娩能夠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母嬰產后并發癥發生風險,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應用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