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生蘭,汪 菁,許燕榮
(1.青海省第四人民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0;2.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0;3.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中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3)
當下,胃鏡技術不斷發展與完善,胃鏡檢查已經在不斷的發展完善下成為胃部檢查精確而有效的手段。但不斷優化胃鏡性能、提升檢查質量、減輕患者痛苦、提升檢查成功率,始終是醫患共同追求的目標[1]。胃鏡檢查過程中,需對患者注射一定鎮靜劑,使患者在短暫性睡眠中接受各項檢查。人性化護理以患者為核心,最大限度滿足患者身心護理需求。我院對睡眠胃鏡治療患者施以個性化護理,效果可觀,現做出如下報道。
選擇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睡眠胃鏡治療的873例患者做為臨床資料加以研究,其中男607例,女266例,年齡14~80周歲(19歲以下5例,20~29歲47例,30~39歲46例,40~49歲513例,50~59歲191例,60~69歲63例,70~79歲7例,大于80歲1例)。手術類型:食管癌切除術、胃癌切除術、胃潰瘍穿孔切除術、食管裂修補等。入組研究的873例患者均無胃鏡檢查與麻醉禁忌癥。
1.2.1 檢查前健康宣教:胃鏡檢查前,對其心理抗壓能力進行評估,護理人員結合患者文化程度,采用較為專業但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闡述檢查目的、意義與不良反應,告知患者無痛檢查的優越性,對患者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認真傾聽并解答患者疑慮。保持良好態度,提供優質服務,彰顯人文關懷理念,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緒,提升其臨床治療依從性,確保胃鏡檢查有序進行。
1.2.2 檢查前的護理:因為所用鎮靜劑均有可能使患者生理穩態出現擾亂,故此,為了提升鎮靜狀態下睡眠胃鏡檢查的安全性,檢查前醫護人員共同對患者全身狀況以及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進行評估。對患者適應癥與禁忌癥有全面性了解,咨詢患者檢查當天是否進食、服藥,以預防各類術中并發癥。
1.2.3 檢查中的護理:患者進入胃鏡室后,協助患者取左側臥位,建立靜脈通路,注射丙泊酚后置入牙墊,并由護理專人攙扶,以免掉落,然后麻醉師完成靜脈麻醉。采用給氧處理,應用監護儀監測心電、血壓等指標,并密切觀測患者神志、呼吸、體溫,確保不良癥狀發現與處理的時效性,連續給氧,維持呼吸暢通。
1.2.4 檢查后的護理:多數患者在鏡檢以及治療后5min內蘇醒,還有部分患者出現輕度乏困、頭脹頭痛以及步態失調等癥狀。故此,在胃鏡檢查后,需派遣專人對患者進行觀察看管,避免出現墜床等不良事件的產生。對患者心電、血壓以及神志狀態進行嚴格監測,直到各項生命體征指標恢復至檢查前為止,術后2h患者可攝入溫流食。
對患者檢查成功與臨床護理滿意情況進行統計與處理。臨床護理滿意度評估采用我院自行編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級別,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數×100%。
采用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平均年齡、平均檢查時間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百分率(%)表示檢查成功與臨床護理滿意情況。
參與本次研究的873例患者,檢查時間為4~10min,平均(5.1±0.4)min,檢查完成后5~10min清醒,神志無異常。檢查成功873例,成功率為100%。其中非常滿意730例,滿意14例,不滿意3例,臨床護理滿意率為99.7%。
在現代臨床醫學領域中,胃鏡檢查為診斷消化道疾病的“金標準”,其操作過程安全,結果精確可靠,故此得到廣泛應用[2]。但是胃鏡檢查是一類侵入性操作,會使患者出現諸多不適感。現代臨床護理醫學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護理工作不再是一類單純性操作,逐漸發展為以病患為中心的護理服務模式。人性化護理更加重視的是給予服務對象人性化的關懷與照顧,彰顯整體護理的實質內涵,其應用于睡眠胃鏡檢查過程中,能夠協助患者在平靜、無痛狀態下積極配合檢查,規避患者出現心率不齊、血壓升高等各類不良反應。另外,無痛檢查為患者營造了寬松的檢查環境,為醫生診療提供便利條件,有利于提升檢查的成功率,避免因為倉促而造成的誤診或漏診,也不會使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因疼痛難忍而出現不自主動作,避免了機械性損傷。
在對本次研究結果分析后發現個性化護理應用于睡眠胃鏡檢查,能夠提升檢查成功率,優化臨床護理質量,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