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榮
(湖南航天醫院,湖南 長沙 410205)
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質量也逐漸提升,特別是小兒內科護理。兒科屬于醫療糾紛的高發科室,為了減少臨床護理中所發生的質量問題和矛盾糾紛,需要在小兒內科護理中加強護理管理,調動護士的護理積極性,提升家屬的護理滿意度[1]。本文分析了人性化管理模式應用在小兒內科病房護理管理中所發揮的價值,為臨床護理工作發展提供參考,總結如下。
本次研究選擇我院兒科在2015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患兒90例進行護理管理分析,患兒疾病類型如下:肺炎29例,高熱32例,新生兒黃疸15例,手足口病14例;患兒家屬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配合度良好;依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5例,研究組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為(5.27±1.09)歲,對照組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為(5.61±1.16)歲,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等數據可比。
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臨床護理管理模式,護士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基礎護理、健康教育、作息指導、飲食指導和出院指導等,醫院對護士進行常規工作管理。
研究組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護士要針對患兒的年齡、性格和疾病特點等給予人性化護理服務,以患兒為中心。護士要耐心安撫家屬情緒,減輕其焦慮情緒,使其協助護士的護理公祖。當患兒有哭鬧、不配合護理的情況時要保持足夠的耐心,態度溫和,不得有煩躁情緒,要根據患兒的哭鬧原因進行護理,并轉移患兒對于治療恐懼的注意力。溫馨布置病房患兒,放置適當的玩具、鮮花等,減少患兒對病房的恐懼心理。與家屬建立和諧的溝通關系,認真聽取家屬的意見并改正,盡可能滿足家屬的護理要求。醫院采用人性化管理對護士進行工作管理,健全激勵制度,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規范護士行為,明確每一名護士的責任,合理排班,不得讓護士有超負荷工作的情況。除了科室常規激勵外還可采用物質獎勵、精神激勵等方式來激發護士的護理積極性,讓護士更好的為患兒提供護理服務。
統計兩組患兒家屬對本次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主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制定護士滿意度評分表來分析護士對醫院管理的滿意程度,分值高表示滿意度好。
研究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21.0對護理管理所涉及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x2檢驗差異,計量資料用(n,±s)表示,t檢驗數據差異,若數據有統計學意義則P<0.05.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數據如下:非常滿意16例,滿意26例,不滿意3例,總滿意率93.33%,對照組中非常滿意11例,滿意17例,不滿意17例,總滿意率為62.22%,X2=13.7,P<0.05;研究組護士工作滿意度評分(86.4±0.3)分,對照組評分為(56.8±0.7)分,t=22.1,P<0.05,組間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小兒內科病房護理帶有特殊性,屬于醫患糾紛的高發科室。隨著臨床護理意識的不斷加強,人性化護理理念逐漸應用在臨床護理中,其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醫院也要采取人性化管理對護士的護理工作進行管理,提升護士的護理積極性。
本文分析了人性化管理模式應用在小兒內科病房管理中所發揮的價值,結合數據分析可見,研究組進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后家屬護理滿意度高,護士工作滿意度高,證實了人性化管理模式發揮了積極的護理管理價值,值得推廣和應用。在小兒內科病房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護士為患兒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將人性化護理理念應用在患兒家屬溝通、病房環境等護理中有助于健康和諧的護患關系,減少糾紛發生。醫院在進行護士工作管理時應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從管理制度、排班等均滲入人性化管理理念,合理安排護士的工作時間和任務,避免護士超負荷工作,健全激勵獎懲制度,給護士更多的晉升機會,并在科室中營造輕松、和諧的工作氛圍,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提升護理質量。護士要不斷學習,增強自身護理能力和溝通技巧,減輕患兒的治療痛苦,理解家屬的焦慮情緒,積極溝通,不得因為缺少溝通而導致矛盾。醫院要設立良性競爭制度,讓護士更好的完善自我,進而為患兒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綜上,在小兒內科病房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夠提升科室管理和護理水平,護士進行人性化護理可以改善患兒癥狀,家屬護理滿意度高;科室進行人性化管理能夠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為患兒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