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靈芝,關多麗
(1.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人民醫院ICU,新疆 伊犁 835300;2.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人民醫院內一科,新疆 伊犁 835300)
臨床上,冠狀動脈急性持續缺氧缺血導致心肌梗死,情緒突發性波動、重體力勞動刺激等都是外在誘因[1]。急性心?;颊咴卺t院ICU緊急救治后,需要患者在ICU救治期間加強病情觀察和護理干預。為研究心肌梗死急性期ICU加強病情觀察和護理干預的臨床意義,選取本院ICU部分急性心?;颊哌M行以下研究。
2017年6 月-2018年7月,在本院ICU隨機選取已確診為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94例,隨機分為各有47人的A組和B組。其中,A組有男性22例、女性25例,年齡在43歲-77歲,平均年齡55.8±5.9歲;B組有男性21例、女性26例,年齡在45歲-79歲,平均年齡56.1±6.4歲。納入標準: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在本院ICU接受治療監護;無精神類疾病;非嚴重心率失常癥狀;遵從醫囑等。兩組的一般信息無顯著差異(P<0.05),在經過患者及倫理委員會同意,開展研究。
A組及B組患者均接受常規心肌梗死急性期重癥護理,A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針對性強化護理干預。1)常規護理:告知患者及家屬關于心肌梗死急性期的醫學常識和生活注意事項;完成醫囑中救護內容,包括隨時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指標,按醫囑定時給藥等;確保ICU病房環境潔凈、氣流通暢等;2)增加針對性強化護理:隨時與患者及其家屬保持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病情并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檢測患者血壓、脈搏等,收集患者生命體征信息以利于主治醫師判斷能否對患者進行溶栓治療;及時調整患者營養強化結構或飲食結構,指導患者健康恢復;指導并鼓勵患者及家屬及時咨詢問題、反饋看護過程發現的異常問題;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藥史、過敏史等,減少救治過程中的危險因素等。
患者病情好轉后,應該轉至普通病房,統計患者在ICU治療平均時間、在ICU治療期間發生疼痛、死亡等意外事件的比率。
根據統計原則指導,統計指標數據并錄入SPSS 19.0軟件,用t檢驗分析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及評價ICU治療時間;用x2檢驗功能分析患者發生意外事件比率。
增加針對性綜合護理的A組患者,在ICU救治的平均時間為5.1±0.9d,明顯少于僅接受常規心肌梗死急性期護理的B組患者在ICU救治的平均時間7.5±1.6d,兩組差異顯著(t=3.865,P<0.05)。
在ICU救治期間,A組患者有3例發生心肌疼痛、2例死亡情況,總發生率為10.64%;B組患者有8例發生心肌疼痛、6例死亡情況,總發生率為29.79%,A組優于B組,且差異顯著(x2=4.145,P<0.05)。
在患者轉出ICU后,A組對護理過程的評價,非常滿意有21人、滿意有13人、一般有9人、不滿意有3人,總滿意率為93.62%(44/47);B組對護理過程的評價,非常滿意有11人、滿意有13人、一般有8人、不滿意有14人,總滿意率為74.47%(35/47)。A組對護理過程的滿意情況優于B組,且差異顯著(x2=4.462,P<0.05)。
冠狀動脈缺血缺氧導致心肌梗死發作,病情發作在急性期時,有非常高的致死率。在送至醫院ICU緊急救治后,患者仍處在嚴重的生命危險中[2]。需要加強在ICU救治時的病情觀察和護理干預的科學性和有效性。ICU救治的高危情況和高死亡率對患者及家屬產生的精神壓力很大,在進行護理監護和干預時,不僅要按醫囑進行給藥、營養加強、保持患者所處患者潔凈整潔等,還要關注患者及家屬的情緒狀態、及時與家屬溝通、解答疑問、鼓勵治療。另外,由于ICU救護工作量大、工作壓力大,要指導患者及家屬及時反饋異常情況,以防止人為可控意外事件發生。關于加強心肌梗死急性期ICU護理干預,國內米娜瓦爾·吾布力等心肌梗死急性期重癥加強護理病房的病情觀察與護理干預效果中認為在有效技術護理基礎上,增強心理干預和醫患溝通等針對性綜合護理有利于減少意外事件發生、增加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3]。在本研究中,A組患者在ICU救治平均時間少、發生的意外事件的比率低,轉至普通病房時對ICU護理過程滿意度更高。證實在心肌梗死急性期臨床治療過程中,加強ICU的病情觀察與護理干預,能優化治療效果,值得臨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