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林
(上海市嘉定區(qū)精神衛(wèi)生中心,上海 201823)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阿爾茨海默癥是臨床常見的老年病癥,這一病癥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病幾率逐漸增長,目前對這一病癥沒有良好的應對措施,這個臨床醫(yī)學帶來較大壓力。老年阿爾默茨海默癥患者多伴發(fā)有其他病癥,這進一步增加了治療難度,在阿爾默茨海默癥發(fā)展晚期,患者各項基本功能都會受到影響,比如基本的吞咽功能,患者不能有效的攝取營養(yǎng),各個器官的免疫力會逐漸下降,并發(fā)癥的發(fā)病幾率逐漸增加,肺部感染是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在臨床治療中致死率高,阿爾茨海默癥發(fā)展晚期有90%以上的患者是肺部疾病死亡,在臨床比較有效的應對措施是加強護理[1-2]。現(xiàn)就我院的一例阿爾茨海默癥和并肺部感染的護理個案進行分析,詳細內(nèi)容見下。
患者姓名:王彩明,性別:男,年齡:65歲。主訴:患者家屬表述患者2014年11月7日入院,診斷為早發(fā)性阿爾采末氏病性癡呆;記憶減退有10年余;曾患肝炎;高血壓病史10年左右,長期服藥穩(wěn)定血壓,血壓控制狀況良好;胃潰瘍多年,有過一次胃出血,沒有詳細的家中療養(yǎng)。入院檢查,精神狀態(tài)較好,但無基本事物判別能力,比如人物、時間、接觸等,檢查期間無明顯觸動,神情呆滯,無法進行有效溝通,各項認知功能均有障礙;患者在治療期間,多次發(fā)生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等。入院治療中,明顯表現(xiàn)為癡呆晚期,社交功能嚴重障礙,且吞咽大小便功能逐漸退化,進食需要鼻飼,大小便失禁,完全沒有自護能力,需要實時看護。治療期間患者病情逐漸惡化,曾推薦患者家屬轉院治療,家屬放棄治療,影像檢查,患者右肺多發(fā)炎性病變,右上肺不張,兩側胸膜均有增厚,主動脈鈣化,9月15日告知病重,后進行保守持續(xù)治療,其中進行兩次搶救,后病情穩(wěn),但患者在2018年11月10日晚病情急劇加重,搶救無效,于11日0點5分死亡。
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減緩病癥惡化,延緩大腦退化,以此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癥狀的發(fā)展。護理人員與家屬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以此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與此同時給予患者抗焦慮、抗抑郁、抗精神病藥物,一次減緩和改善患者的阿爾茨海默病臨床癥狀。
搶救兩次,采用西地蘭、普羅帕酮治療,搶救有效,病情逐漸穩(wěn)定;最終臨床檢查多項指標持續(xù)下降,營養(yǎng)不足使病情不斷惡化。
治療中期影像學檢查右肺炎性病變,右上肺不張,胸膜增厚,主動脈鈣化,診斷“嚴重肺部感染”;治療后期臨床檢查心電監(jiān)護正常、呼吸急促(36次/min)、無法自主排痰、體溫正常、四肢肌張力增大、肌肉出現(xiàn)萎縮、四肢僵直、全身浮腫。臨床檢驗報告:白細胞12.6*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96.0%↑,淋巴細胞百分比2.4%↓,中性粒細胞12.1*10-9/L↑,嗜酸性粒細胞0.01*10-9/L↓,紅細胞3.01*10-9/L↓,血紅蛋白92g/L↓,血小板71*10-9/L↓,C反應蛋白102.3mg/L↑;生化檢驗報告顯示患者多項指標下降,且多為營養(yǎng)不良所致。
予以索洛爾與普羅帕酮,進行鈉、鉀補充,但無明顯療效,患者蛋白質、總蛋白、白蛋白、HGB等指標持續(xù)下降,
患者病情逐漸穩(wěn)定,但患者兩種病癥的病情發(fā)展均不可逆,主要治療方式為藥物控制,肺部感染主要是通過,搶救,穩(wěn)定病情,給予面罩吸氧,吸痰,補充鉀鈉;阿爾默茨海默病癥主要是通過藥物增強腦部血液循環(huán),減緩腦部衰退,以此改善腦代謝和腦循環(huán),最終患者在2018年11月10日晚病情急劇加重,搶救無效,于11日0點5分死亡。
肺部感染是阿爾茨海默病發(fā)展晚期較常見并發(fā)癥,目前臨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比較常見方式為加強臨床護理,在實際臨床通過加強對呼吸道和胃管的護理,以此來降低肺部感染發(fā)生和促進患者肺部的康復,與此同時,通過藥物服用和食物攝入的改變,促進患者對胃內(nèi)物消化與吸收,避免食物長期停留在胃內(nèi)發(fā)生食管反流,在臨床食管反流是因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通過對食物和胃容物代謝的改善,去除肺部感染因素,降低肺部感染的發(fā)生或者促進肺感染的康復[3-5]。
綜合以上來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肺部感染患者沒有良好的治療措施,比較有效的方式為加強護理,去除病因,逐漸促進患者肺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