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本學
中圖分類號:S7-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1-106-01
摘 要 隨著我國生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有關植被恢復率持續上升,林草面積全面增加,給后續管護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由此,本文將在客觀闡述當前我國林場中森林資源管護遺留的弊端基礎上,探討今后國有林場森林資源妥善性管護的策略。
關鍵詞 國有林場 森林資源 弊端問題 管護策略
做好林場內的森林資源管護工作,有助于充分發揮防風固沙、環境美化、氣候調節等功效。為了進一步改善各地的生態環境質量,帶動我國生態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選擇及時理清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的針對性管理策略,顯得極為關鍵。
一、現階段國有林場中森林資源管護遺留的弊端問題
(一)濫砍濫伐現象未能根除
縱觀各地的國有林場,雖然相關機構管護意識很強,但由于人力和物力的不足,導致森林資源開發和應用的方法不夠科學有效,現場工作人員只把注意力集中投射在經濟效益獲取上,兼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是太強;社會上個別人員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濫砍濫伐現象時有發生,破壞了周邊的生態環境平衡。
(二)林場監管存在漏洞
想要做好國有林場的管護和經營工作,就需要依靠完善化、科學性的監管體制,可現實往往與之相悖,大部分管理人員對本職事務認知不夠深入,上崗工作的激情不高,習慣安于現狀。特別是在森林管護方面,個別地方責任心有待加強,要不不利于增加森林管護工作的成效。
(三)森林資源利用不夠全面
許多國有林場在進行森林資源利用期間,缺乏資金,不利于森林旅游、樹苗培育等領域的普及發展,令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過分受限,側面上造成森林管護工作的開展困難。
二、新時代下國有林場森林資源妥善性管護的策略
(一)健全既有的監管和用人體制
為了令國有林場內的一系列森林資源得到細致性、科學性地開發使用,第一要務就是調整既有的管理體制,保證和林場實際發展需要緊密貼合,注重人員管理方式的規范性。一方面在篩選管理類人才期間,要預先督促其明確自身職責,并定期對其工作狀況進行檢驗認證,發現表現優異時給予適量的物質和精神激勵,否則便予以懲罰并要求其盡快整改;另外一方面做好不同階段的管理人員培訓工作,令他們及時掌握相關的政策法規內容,力求在平常工作中做到依法護林。久而久之,透過思想和行動等層面,全方位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激情和責任意識。
(二)加大對山林的巡護力度
作為一名合格的森林管理職員,有必要每天都深入個人管轄范疇進行細致性巡視,同時做出詳細的記錄并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一旦巡查期間發現有任何的森林資源遭到破壞或是偷砍,務必要及時錄下有關證據并向森林公安報案,協助他們做好對應的調查工作。此外,還要定期在管轄范疇內進行特定法律知識宣傳講解,以加深群眾對森林資源保護的認識。
(三)做好對森林資源的防護事務
在針對國有林場內的森林資源進行保護過程中,還應該兼顧防火管控事務。
第一,加大防火宣傳力度。須知在國有林場區域內,包括平常亦或是防火季節,都應該調用一切可用資源來進行防火宣傳和防火教育。尤其是面對那些偏遠的鄉村,要做到駐村宣傳,真正令森林防火意識深入到村民群眾內心,令他們所有人都形成較強的防火意識,杜絕森林火災的發生。
第二,嚴格控制火源。就是說要求管理人員深入國有林場的各個路徑,同時分別設置檢查點,確保任何時候進入林場的人都未帶入火源,一旦發現有人違規,則務必要嚴格處理。而當林場自身經營需要用到火源時,則要提前上報,經過上級批準過后方可加以使用。
(四)兼顧林業資源的防蟲害工作
如若說森林資源滋生出蟲害問題,一方面會給林業資源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此外,隨著這部分蟲害的肆意傳播,更會威脅到周邊農業的生產和發展。因此,為了推動林業資源的可持續、健康性發展,就務必要處理好防蟲害的工作。
如基于現代化的大數據網絡、云計算等高新技術,來實時性監督和控制森林資源的成長動態,一旦說發現任何問題則及時上報和針對性處理。再就是考慮在林區內部設置適當規模的森林防治站,配備合理數量的專業技術型人才,令這部分防蟲害工作得以更加科學性、系統化地布置拓展。
歸根結底,想要處理好國有林場內森林資源的管護工作,就需要充分發揮一系列機關、單位的協調輔助功效。
畢竟森林資源管護工作涉及面廣闊,離不開各個單位的支持和配合。如作為不同層級政府部門,需要及時將防火、護林的基礎設施建設,融入到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當中,同時將預防和撲救火災等經費納入到地方財政預算內;而作為氣象部門,應為森林防火提供優質服務,做好火險天氣、火險等級預報;至于森林公安機關則負責嚴把毀林案、火災案查處關口,加大對犯罪分子的懲戒力度。另外,在進行木材運輸環節中,務必要嚴格審查對應運輸車輛的證件,樹立起憑證領取木材的機制,一旦發現有運輸車輛沒有證件,則堅決扣留并將相關信息及時上報給公安機關處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經過社會的持續改革發展,社會大眾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度持續增加?;诖耍嘘P機構要齊心協力,持續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避免發生森林火災、亂砍亂伐等消極狀況。久而久之,依靠豐富性、優質化的森林資源來創造更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順勢帶動國有林場的可持續運營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