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莉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1-135-01
摘 要 根據財稅〔2016〕22號文件來看,增值稅預繳業務大致有三種情形,而本文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就企業預繳增值稅的財稅處理辦法進行具體分析,以為相關企業在處理具體事宜時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 增值稅 預繳 財稅處理
一、增值稅四種預繳情形
根據財稅〔2016〕36號附件2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4號、16號、17號、18號等相關稅收法規,目前,預繳增值稅主要存在以下四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一般納稅人銷售其取得的不動產,應按照規定的方法在預繳稅款后,向不動產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第二種情形:一般納稅人出租其取得的與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區)的不動產,應按照規定的方法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第三種情形:如果一般納稅人所提供的建筑服務是跨縣(市、區)的,那么應在建筑服務發生地進行增值稅的預繳工作。
第四種情形: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時采用的是預收款方式,那么在收到預收款后應按照3%的預征率預繳增值稅。
二、預繳稅額計算方法
由于增值稅納稅人的資格、計稅方式不同,預繳增值稅預繳稅額的計算方法不盡相同,現將三種類型的預繳增值稅計算方法歸納如下:
三、一般納稅人一般計稅預繳增值稅
適用范圍:采用一般計稅方法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核算科目:應交稅費—預繳增值稅。
賬務處理:實際預繳時,根據取得的完稅憑證等,計入“應交稅費—預繳增值稅”,核算預繳增值稅額;已預繳的增值稅,在納稅申報時,可以抵減其當期應納稅額,抵減不完的,結轉下期繼續抵減;采用一般計稅方法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先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明細核算增值稅。月末,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科目結轉至“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當應納稅額大于留抵稅額時,預繳稅額結轉額以當期應納稅額為限,通過“應交稅費—預繳增值稅”結轉至“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未結轉的預繳稅款仍在“應交稅費—預繳增值稅”科目核算,期末,重分類至“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資產”;當應納稅額小于留抵稅額時,預繳稅額不結轉,預繳稅款仍在“應交稅費—預繳增值稅”科目核算,期末,重分類至“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資產”。
四、一般納稅人簡易計稅預繳增值稅
適用范圍:采用簡易計稅方法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核算科目: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賬務處理:實際預繳時,根據取得的完稅憑證等,計入“應交稅費—簡易計稅”核算預繳增值稅;采用簡易計稅方式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通過“應交稅費-簡易計稅”科目明細核算。
五、一般納稅人不同計稅方法預繳稅款與應納稅額的抵減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預繳稅款不區分一般計稅和簡易計稅。因此,需要重點關注,不同計稅方法下的預繳稅款可以與應納稅額進行綜合抵減。
1、簡易計稅預繳稅款抵減一般計稅應納稅額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2、一般計稅預繳稅款抵減簡易計稅應納稅額
借: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貸:應交稅費—預繳增值稅
六、小規模納稅人預繳增值稅
適用范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核算科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賬務處理:實際預繳時,根據取得的完稅憑證等,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核算預繳增值稅;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只能采用簡易計稅,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明細核算。
七、結語
我國對企業預交增值稅的財稅處理規定較為簡單,但企業在實際操作中面臨的特殊情況較多,為此企業在具體業務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以稅法相關文件為依據,作出科學合理的財稅處理。
參考文獻:
[1]楊云.房地產開發企業預繳增值稅會計處理簡析[J].財會學習,2019(9).
[2]秦文嬌.案例解析預交增值稅的會計處理[J].稅收征納,2017(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