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中圖分類號:G40-05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1-170-02
摘 要 行業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的關鍵是在行業背景高職院校建設中營造文化氛圍,實現實訓基地建設、教育教學、學生管理等環節的對接,從而實現文化育人的使命。本文以渤海學院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行業辦學背景高職院校,在傳承行業優秀文化的途徑,研究了渤化學院在傳承行業優秀文化工作的實踐與效果。
關鍵詞 行業背景高職 行業文化 傳承途徑
渤海學院把石化工行業業文化融入到校園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為契機,突出文化建設為核心,推動學院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學院堅持把校園文化建設貫穿于改革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秉承“立足化工、面向社會、服務經濟”的辦學宗旨,形成了“認賬不服輸,攻堅不畏難”的學院精神和“校園綠色生態、服務輔射明顯、專業產業融合、師資團隊一流、校企合作發展”的學院愿景,通過傳承行業優秀文化,打造了獨特的文化品牌。
一、承行業優秀文化的重要意義
行業優秀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文化是行業背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充足的養料, 是行業背景高職院校特色之源, 將行業優秀文化融合于人文教育,增強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對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對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提升行業人力資源素養,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有利于促進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有利于更好的完成職業教育肩負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幾個關鍵詞的研究
(一)行業文化
文化作為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內涵分部蘊含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反映在行業中即是行業文化。行業文化是一個行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提煉而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行為規范。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一個具有凝聚力的行業文化,不僅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驅動力,也是行業管理的核心和靈魂。
石化行業優秀文化——“永久黃”文化和四大信條 “永久黃”是永利公司、久大公司和黃?;瘜W工業研究社的統稱,是由著名愛國實業家范旭東先生,著名科學家、化工專家侯德榜博士和化工巨子、鹽堿大王李燭塵先生先后創辦的,在當時是國內影響力較大的企業集團?!坝谰命S”文化經過幾代化工人的傳承和發揚,形成了渤化集團特色文化,是化工行業的寶貴精神財富。“四大信條”是范旭東先生攜“永久黃”團體在長期艱苦創業、矢志救國的實踐中精心提煉而成。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激發了職員、工友們奮進向上的熱情。
(二)高職院校與行業文化關系
行業優秀文化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行業背景的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特別重視傳承弘揚行業優秀文化。傳承行業優秀文化有利于提高行業背景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傳承意識,讓行業精神入腦入心,為行業企業培養具有行業榮譽感的高技能人才。
三、渤海學院在傳承優秀行業文化工作的實踐做法和成效
一直以來,渤海職院堅持把校園文化建設同化工企業文化緊 密地結合起來,把享譽國內外的中國“永久黃”渤海化工文化和范旭東先生提出的“四大信條”作為渤化集團文化引入校園,打造了化工職教文化硬品牌。
(一)堅持依托產業優勢,校企合作辦專業,打造了專業文化品牌
技術技能教育,文化先行。學院注重了專業文化的凝練與實踐。專業理念是形成專業發展的思想觀念,是專業文化的核心。通過模擬崗位情景,建立仿真實訓室,使行業文化融合在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方案中,在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培養學生行業認同感,提高學生從業能力與職業水平。例如,在安全生產中心,設立模擬化工總控室,模擬企業總控崗位情景,可以對各個實訓場景進行監控,還可以同時仿真控制系統進行指令傳達,模擬銀行場景設置了柜臺,設有會計、出納、大堂經理等崗位,利用聲光電等信號演練行業生產全過程,讓學生切實感受實際崗位的工作流程及其職責要求。
學院還主編出版《百年化工、鑄就輝煌》、《化工職業道德》、《現代化工發展》等系列叢書,納入教育教學,特別是按照中國產業文化史教育研究課題組要求,分階段在全校開設石油和化工產業文化史課程,用化工企業文化和學院校園文化的軟實力教育和影響學生。
(二)堅持依托行業技術優勢,校企合作建基地,打造了實訓文化品牌
學院與行業企業共同制定實訓項目、共同編寫實訓教材,并共同研發了DOP仿真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參加操作過程的體驗,使學生模擬DOP操作流程,促進了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化工安全生產實習基地,形成了課堂既是工廠的模式,上課既是上崗,學習既是工作的新穎模式注重先進企業管理文化和企業安全文化的傳承,做到化工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實訓。,從安全帽的佩戴到進入實訓場地的安全規范都進行了細致要求,把現代石化企業“5S”管理文化和安全文化納入教育教學中,編寫出版了實訓教材《現場管理與5S活動實訓》用于學生實訓教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工作素養。
(三)堅持依托行業人才優勢,校企合作建團隊,打造了團隊文化品牌
圍繞教育教學中心,建立一支作風優良、業務精湛的管理和服務隊伍。學院在打造優秀團隊的同時,將愛國主義教育、形勢與政策教育、主題教育和思想文化建設相結合,形成了教育教學、思想政治工作和“進口出口”四大工作體系的團隊文化。教育教學中,提出了“三個一切”的工作出發點,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思想政治工作圍繞“三德”這一主線,即:“政德、師德、品德”打造軟環境。招生工作提出了以“三千精神”即:“千言萬語、千辛萬苦、千方百計”打破常規工作。就業推薦工作提出了以“三心”為導向的原則,即:“愛心、耐心、關心”。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和滿意度,為推動學院發展提供了輿論支持和精神動力。
(四)堅持依托行業文化優勢,強化文化史教育,打造了育人文化品牌
第一,注重化工文化的傳承。將“四大信條”和“紅三角”品牌文化作引入校園,讓師生深刻感受中國近代百年化工的深厚歷史積淀和深遠歷史意義。學院建設了化工文化園,建成了中國“永久黃”文化石、“校企合作”小品雕塑、“四大信條”文化石,還建設了學院化工文化長廊、“渤化杯”學生職業技能大賽展覽室以及校史館,達到對高職學生行業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交叉滲透,提高高職學生對石化行業文化的認知和認同,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完成學生的養成教育。對校園內道路命名突出化工行業特色,例如渤海路,海文路等,都是具有濃厚的行業文化背景。陶冶學生道德文化情操,以文化人,促進環境養成。第二,注重安全文化的傳承。在化工安全生產實訓基地,建立安全知識文化長廊,通過創意卡通形式宣傳安全知識和安全法。開展安全疏散演練、緊急救護演練、安全生產法解讀,企業安全手冊學習等活動,將安全文化與教育教學融為一體,提高學生的安全修養和安全意識;第三,注重搭建校園文化平臺。學院每年都組織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校園體育節、大學生優秀社團展示周等活動。每年的全國職教周期間,學院對社會開放一大批化工實訓室,提供一批化工技能體驗項目和百年化工文化展示活動。
(五)堅持依托行業品牌優勢,校企合作辦大賽,打造了大賽文化品牌
學院是全國技能大賽承辦地、是天津市職工分析工永久承辦地,學院以技能大賽作為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為抓手,通過大賽的承辦提高了檢驗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水平,是學院不斷提升內涵發展的強勁引擎,2007年“渤化杯”全國石化類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在學院舉行,這是學院首次承辦國家級賽項,為學院今后開展大賽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2012年6月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水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和工業分析檢驗2個賽項在學院進行比賽。2013、2015、2016、2017、2018、2019年學院繼續承辦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高)職組工業分析檢驗賽項。學院多次化學檢驗工賽項、化工總控工賽項、化工儀表自動化賽項、環境監測技術賽項等全國學生技能大賽的團體一等獎。收獲了“永爭第一”的競賽文化精神,用競賽文化、競賽精神對全院師生進行啟發和教育,學院建設了“渤化杯”職業技能大賽展覽室,建設了職業技能大賽主視覺“騰飛”小品雕塑,開展了“傳承大師品質,弘揚競賽精神,熱愛化學工業事業”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化工的情感。
(六)堅持服務產業“一帶一路”,校企攜手走出去,塑造了魯班工坊品牌
學院在泰國大城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的“魯班工坊”,從魯班工坊logo的設計理念到泰國魯班工坊場景設計都蘊含著中國文化元素,助推了中國文化走出國門。例如,logo中采用了天方地圓理念和祥云元素,文字采用篆體書寫,在裝飾風格上采用中國紅的主色調,繪以中國古建筑花紋。編輯出版了《魯班工坊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新支點》專著一部。
★基金項目:天津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17年課題《高職院校優秀行業文化傳承核心內容與建設途徑研究》(編號:XVII4147)課題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席東梅.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渤海經驗”[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No.587(07):6-16.
[2]蔣慶哲.融通行業優秀文化提升行業特色大學文化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2(2):23-25.
[3]李莉莉,高建軍.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內涵與途徑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11):265-266.
[4]于蘭平,王蕾.建設世界先進水平高職學院樹立特色強校品牌戰略的思考與實踐[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8(11):3-8.
[5]那菊華,張麗萍.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校企文化融合途徑探索[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8,31(1):10-12,31.